“24K金箔”真的能吃吗?专家:以此为“噱头”纯属误导!|法治新闻眼

图片
图片
金箔牛排、金箔刺身、金箔巧克力……
现如今有不少餐厅
以“食用金箔”为噱头吸引消费者,
推出“贵气”菜单。
但是“金箔”可以作为食品配料吗?
若不是“真金”,商家如此宣传是否涉嫌虚假宣传?
消费者若食用后损害健康该如何维权?
记者采访了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任超
“食用金箔”用途是装饰
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任超表示,所谓的“食用金箔”本身不可食用,其用途应为装饰。也有相关产品在瓶身直接注明“装饰用不可食用”的文字。2022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联合印发了《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国市监食生发〔2022〕18号)(以下简称《通知》),“严厉禁止食品生产者、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生产加工、采购销售、制作售卖金银箔粉类食品。”
图片
他进一步指出,《通知》明确提出金银箔粉类物质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此前,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目录》的“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及相关标准”一栏,也未含有“金箔”或者“金”相关项目。
“由此可知,金银箔粉类物质食品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行为则明确违反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据此对经营者作出行政处罚。情形严重者,公安机关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拘留。
图片
以此为“噱头”误导消费者
要担责!
此外,任超还指出,由于金箔用途本为装饰,广告或菜单标明“食用金箔”、“可食用”等字样属于虚假宣传。而经营者以“金箔”为噱头,吸引消费者注意以谋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对“金箔”的可食用性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认为该物质可被食用。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依照《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
图片
“人体并无法吸收‘黄金’,该元素也非人体所必需,甚至消费者食用三无产品或过多摄入‘金箔’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任超表示,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违法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并造成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违法生产经营者和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等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时,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违法行为,向商家积极维权。”
整理 | 王菁
编辑 | 刘家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