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金山这里被称为明代四大名卫之一

明代四大名卫之一所在
金山卫镇
图片
古城新镇——金山卫镇
金山卫,地处上海市金山区南部,濒临东海,现为金山卫镇所在地。卫,保护防守之意。早在五代吴越时,古金山港口就有兵丁戍守。南宋时,这里又驻有金山水军,拱卫京都临安。南宋淳熙年间,古金山沦海,杭州湾大喇叭口形成,海港移至筱馆镇(又称小官镇)旁的青龙港。金山岛、筱馆镇、青龙江成为京师及太湖东南重要的海运港口和军事要冲。金山沿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加之来自倭寇的不断骚扰,朝廷在华亭县的盐业集镇筱馆镇设卫筑城,因与海中金山相望,故名“金山卫”,筱馆镇也因此称为“金山卫城”。
金山卫与镇海卫、威海卫、天津卫,并称明代四大名卫。其中,金山卫筑城最早,筑城面积最大。明樊莹作七律 《登金山卫城楼》曰:"孤城周匝倚江干,大海微茫人望宽。蜃气丰收初霁日,潮声渐细已迥澜…" 金山卫城仿佛一头镇海神兽,守护着当地百姓。卫城西达乍浦,守杭州湾咽喉,绵亘几百万米的沿海地带,堡墩林立,"兵防严整,屹然为东南一雄障"。金山卫城初为土城,明永乐年间改砖结构,明成化三年(1467)又改石砌结构,较一般府县城坚实很多,人们曾赞其为"石头城下第一城"。金山卫城,以十字街为中心,东、南、西、北砖桥各连四方城门。为防倭寇,卫城四面城门楼日夜有门官领兵守备,沿海有巡海船40艘驻卫。风汛时节,由金山卫出哨,往返海中放哨,宵夜不绝。故城中万户人家方能"晏然生养兹土,不复知有海患者"。
图片
金山卫四方城古图(摘自《金山县志》
金山卫城养精蓄锐,商舶云集,逐渐成为该地区规模最大的城镇。百姓休养生息,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然而,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偷袭登陆,给这座老城乃至全上海带来了劫难。新中国成立后,金山卫迎来了新的生机。
图片
20世纪70年代,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金山卫海边兴建,带动全镇经济飞速发展。1997年金山撤县建区,区署设于金山卫镇,这里进一步成为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金山卫镇注意发挥区位优势,招商引资,发展稳健,古老的金山卫正焕发青春。
图片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