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制裁俄罗斯,iPhone一夜变板砖?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七天。
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挥舞着制裁的大棒,对俄罗斯的经济、金融、科技和社交媒体等进行全方位的围剿。
图片
苹果加入制裁队伍
2月25日,乌克兰副总理米哈伊洛·费多罗夫,在推特上传了一封乌克兰政府给苹果CEO库克的信。
乌克兰政府在信中呼吁:苹果应该停止向俄罗斯联邦提供服务和产品,包括阻止该国访问Apple Store。
图片
结果这个喊话,还真的得到了苹果的回应。
就在3月2日,苹果正式宣布,已暂停在俄罗斯的所有产品销售。
目前,在俄罗斯的苹果官网中下单,购买界面会直接显示“无法配送”。
除此以外,苹果还将限制当地的Apple Pay使用。
有消息称,目前在俄罗斯,Apple Pay和Google Pay都无法正常使用。
俄罗斯人民就连坐个地铁都受到了影响,只能摸索兜里的现金,在地铁门口排起长队。
图片
不仅如此,目前在苹果App Store,已经搜索不到俄罗斯官方媒体RT News(今日俄罗斯)Sputnik News(俄罗斯卫星通信社)这两家媒体的官方App。
而封杀这两家俄罗斯官媒的,还有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
可以说,在这些舆论场上,俄罗斯几乎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不得不说,会玩还是美帝会玩。你以为的互联网舆论战,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拿出各方的证据和观点各抒己见。
可是现实中,把控着互联网舆论场的那一方,连说话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图片
苹果这一出手,对俄罗斯用户的影响也不小。
首先,从多家机构的分析数据来看,苹果在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占比在10%到11%之间。
但如果是按照销售额来算,苹果则几乎占据了俄罗斯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图片
但苹果此举让中国消费者不由得产生怀疑,未来是否会对中国也使用同样的手段。
图片
图片
美国对俄芯片供应下手
正如同当年的华为,美国对俄罗斯制裁必然会触及半导体领域。
2月25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以削弱俄罗斯经济。
根据制裁的细节,美国政府要求禁止对向俄罗斯出售芯片、电信设备、激光、传感器等产品,尤其是针对军工和航天领域。
受制于美国制裁规定的号召,目前在上游产业链中,台积电、AMD 和英特尔等芯片巨头,已经暂停向俄罗斯交付产品。
而在下游产品端,据NEXTA报道,目前联想、戴尔等公司也已经停止向俄罗斯供货。
图片
然而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据彭博社报道,一位美国官员表示,任何使用美国产品、技术的企业都受到对俄禁令的约束,包括中国半导体和电子企业。
华盛顿这边认为,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子产品供应国,占其半导体进口量的三分之一,及一半以上的计算机和智能手机。
美国需要中国公司加入制裁,来削弱俄罗斯购买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能力。
图片
彭博社报道截图
最关键的是,报道中还特意点名了三家企业:中芯国际、联想和小米
在美国的禁令中,因“长臂管辖”,任何使用某些美国投入生产的产品,包括美国软件和设计,都受到禁令的约束,即使它们是在海外制造的。
尽管在面对小米、华为等中国企业是否会对俄制裁的问题时,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并不支持用制裁的手段解决问题。
图片
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或许会和当年对待华为一般,继续扩大规则的适用范围。
而这一次,也让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支付体系才能避免处处受制于人。
图片
结语
如今的俄乌冲突,已经从政治和军事,升级到了经济、科技、体育甚至教育的领域。
这些天我们看到,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对俄罗斯球队做出禁赛决定。
接着,国际奥委会发表声明,建议全球组织和赛事不允许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参赛。
再然后,迪士尼宣布暂停在俄罗斯上映电影;有欧洲大学,因俄乌冲突开除俄罗斯国籍的学生;甚至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还蔓延到了猫的头上……
图片
而美国这些制裁行径,无异于将矛头对准普通民众。
90年代,美国对伊拉克进行了民生制裁。严格控制日常药物和疫苗的进口,间接导致伊拉克50万儿童死亡。
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却认为:“这是个很艰难的选择,但是值得。”
图片
如今几十年过去,美国一如既往地操着“人权”的口吻,使用类似手段制裁平民。
曾经我们都天真地以为,科技无国界、体育无国界、艺术无国界、平台无国界,但事实证明,一切不过都是幻想。
在现代战争的舆论场上,弱势方连发声的机会都没有,是时候放弃幻想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