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车谷江大的“女足铁军”是怎么炼成的?

图片
记者王伟、特约记者马万勇报道在中国女足亚洲杯冠军团队中,王霜、姚伟、朱钰、马君和刘艳秋等5名球员来自同一支球队——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她们累积上场时间总和在所有输送单位中排名第一,进球数和扑救险球数也居第一。此外,本届亚洲杯MVP王珊珊和决赛中上演绝杀的肖裕仪也曾效力过该队。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号称“铁军”,那么,她们是怎样炼成的?
武汉,位处古之楚地,亦常以荆楚自称。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女足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上连续闯入决赛,武汉这片有着深厚足球基础的土地也感受到了女足的热潮。
1999年的那个夏天,在武汉东西湖的一台小电视机前,一位小姑娘死死盯着屏幕,画面中炫目的奖牌和鲜艳的礼花令她神迷。
她叫岳敏,当时刚刚小学毕业,从未踢过球,但在那一刻,她下了决心,“电视里的那些大姐姐们太美了,我以后也一定像她们一样,穿上印有五星红旗的战袍,站上世界杯的舞台。”
小女孩的心思,总是很简单,而对于当时42岁的江汉大学体育系副主任曾桂生来说,他想利用“体教融合”的理念与优势,在大学校园内集合一批高水平的女足球员,成立一支可以“延续梦想”的女足。
1999年9月,刚刚开学,一支由女生组成的足球队在老江大北院诞生,曾桂生兼任第一任主教练。
图片
“我记得很清楚,一共是16个女生,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眼中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她们既是江大女足的球员,也是通过高考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大学生。”曾桂生说。
体教融合,是现在教育部和体育总局积极倡导的,而在20多年前,江汉大学女足已率先迈出了这一步。
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原江汉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四校合并组建新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武汉经开区。
79岁的罗友松是新江汉大学的第一任党委书记,“2000年10月,市委正式任命我出任新江大书记,负责筹备合并及建设、搬迁等一应事宜。当时,我的办公地点设在汉口的老江大里,刚去几天,老江大的魏震祥副校长就跑来告诉说,学校有一支女足,还要办吗?”罗友松曾任武汉市教委主任多年,很清楚武汉、足球、校园三者的关系。“武汉人喜欢足球,校园足球发展蓬勃,‘武汉晚报杯’中小学生足球赛那时候也办得红红火火。堤角小学、新合村小学、十二中,还有吴家山女足,我都调研过,很清楚校园足球走出来的孩子,除了成为职业球员,缺乏更宽广的上升通道。”
图片
罗友松告诉魏震祥,不仅要把这支女足球队办下去,而且要当做新江大未来的特色来办,他同时提出,积极寻求武汉市体育部门的帮助与社会企业的支持,突破校园足球藩篱,争取走向全国女足运动的最高舞台。
“此前,相比男足职业化改革,女足长期处于‘冷门’状态,女足运动队一旦结束全运会或城运会任务便随之解散,除极少数优秀运动员可以留在体委工作外,更多的‘足球女孩’进入社会,自谋生路。”现任武汉市体育局局长王沈顺说。2001年初,他曾担任江汉大学体育系党总支书记,下半年调任武汉市体育局副局长,亲历了武汉女足俱乐部筹建的全过程。
“一张大学文凭,对她们来说意味着未来的生活有了着落和保障,可以安心踢球。”王沈顺说。在积极创新、志存高远的指导思想下,江汉大学作为大股东,携手武汉证券和武汉市足协,在2001年9月正式成立了武汉江大女足俱乐部,武汉女足历史翻开了新篇章。
作为行业指导部门,武汉市体育局领导下的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在俱乐部成立之时给球队派来了首任主教练,曾在1992年率武汉男足首度冲击甲B成功的武汉足球名宿易敏走马上任,2002年,她们参加了女足联赛,在当年的参赛球队中,武汉江大女足是唯一一支由高校创办且具有联赛资格的大学生女足球队。
图片
2006年,18岁的岳敏代表中国女青连续夺得亚青赛和世青赛冠军,她也披上了中国女足国家队的战袍,实现了童年梦想。
一年后,女足世界杯在中国举行,武汉承办了中国女足全部4场比赛中的3场,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场”。也是那一年,12岁的王霜“跳级”入选国少,10岁的姚伟作为护旗手踏上了世界杯赛场。那时候,“岳敏姐姐”是每一个武汉女足小球员的榜样,而江大女足则是她们放飞梦想的第一站。
2008年,武汉体育中心加入,江大女足的年运营经费达到了100多万。
“那时候,国内很多女足球队踢着踢着就消失了,不少水平不错的球员,要么不踢了,要么四处‘流浪’找队。相比之下,我们武汉女足始终在坚持。”回忆当时,岳敏颇多感慨。
图片
2014年,中国足协出台计划,将在2015年对女足联赛进行全面改制,推出女超、女甲分级赛事。当年的12月8日,武汉市体育局牵头对江大女足俱乐部进行改组,武汉市足管中心(出资200万)、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出资200万)和江汉大学(出资100万)组成了“铁三角”,武汉车都江大女子职业足球俱乐部问世(后更名为武汉车谷江大女足),这标志着武汉女足经历了校园与职业相结合的过渡阶段后,正式迈入职业化。
2017年初,在武汉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湖北省体育局推动下,武汉市体育局提出了全面挺进中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的战略目标。彼时,刚刚担任市体育局副局长、分管竞技体育的杨建学,调研后决定将武汉女足确定为武汉足球“提档升级”的突破口——武汉足球的上一个“五年计划”拉开序幕。
今天的武汉,已从2017年时男女足均徘徊在二级联赛的尴尬境地,变成拥有武汉车谷江大女足、武汉队和三镇队的“一城三超”新格局。
2017赛季,“铁三角”运营经费首次达到了1000万,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在女甲赛场上奋勇争先。当年的10月8日,她们4比0横扫浙江女足后提前一轮“冲超”成功,历史上第一次站上了中国顶级职业女足联赛的舞台,而她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女超冠军。
2018赛季,武汉女足引进了女足国家队队长吴海燕和当时还很年轻的门将朱钰;2019赛季,肖裕仪加盟,王霜在女足世界杯结束后回归;2020年初,王珊珊、韩鹏、刘杉杉等一批实力派国脚加盟,同时引进了巴西国家队主力中锋比亚、马拉维国家队尖刀特姆瓦,在女超历练两个赛季后,武汉女足向冠军发起了冲击。
图片
既然是争冠,就必须挑战王者。
2020赛季,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三战”江苏女足的故事,至今仍令人热血沸腾。
当年的8月29日,两队在女超第一阶段“常规赛”遭遇,面对上赛季横扫中国女足足坛的“四冠王”,武汉女足以3比0拿下;9月28日第二阶段“争冠组”二度交锋,凭借王霜开场不久的闪电进球,她们第二次获胜;10月11日,在女超冠军决赛中,武汉以4比0横扫对手,登顶女超,为武汉夺得建国后的首个全国足球冠军。
2021赛季,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再度“提档升级”,主帅位置,她们请来了曾任中国女足国家队助教并在武汉、广州等几个俱乐部任教的常卫魏;球员方面则继续补强,马君、古雅沙等国脚级球员加盟,前女超金靴塔比莎来投,武汉女足向着新目标“重装上阵”。
卫冕历来难于争冠,但在2021赛季,武汉女足却创下了赛季不败的神话,决赛中,她们再度遭遇江苏女足,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王霜挺身而出连进两球,武汉女足再次捧起女超了冠军奖杯。如果说一年前的问鼎还不足以令女超诸强信服的话,那么这次卫冕,则证明了武汉女足的崛起绝非偶然。
图片
“地方足球发展,最终是为了报效国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017年开始主抓武汉女足的杨建学介绍说。
武汉市体育局对武汉女足的管理,始终站在“报效国家”的高度上,他们把理想、信念视为核心力量,将“为国拼搏”的精神作风当做队魂塑造。
武汉女足专门制定了“国脚奖优罚懒”制度。在和球员签订合同时,会对国脚薪酬进行动态管理。对入选国家队的球员提高薪酬,对未能继续入选的降低薪酬。同时,俱乐部还会对在奥运会、世界杯、亚洲杯等重大国际赛事中“为国拼搏”的国脚进行奖励,对“出工不出力”者严厉处罚,不仅大幅下调收入,严重的还会取消联赛资格。
将球员在国家队的表现作为奖惩机制并写入和俱乐部签订的工作合同中,看似“多管闲事”,甚至不近人情,但铁腕治军的背后,却是俱乐部及三个投资方共同搭建的保障平台。杨建学说:“我们在对球员提出要求的同时,也要给那些为国拼搏的球员们做好保障,不能让她们‘流血又流泪’!”
图片
与“国脚奖优罚懒”制度同时出台的,还有“国脚伤病全保”制度。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总经理赵磊说,对于为国征战受伤的国脚,俱乐部除了进行嘉奖,还会安排她们到国际顶级运动康复医院进行治疗。此前,俱乐部就曾多次安排姚伟、薛娇等人到徳国柏林运动康复理疗学院、汉堡运动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切实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当然,一支“铁军”的打造,不能只保障那些现役球员。对于青年女足球员,江汉大学通过优录的方式,已先后招收了24人入校读书,包括这次亚洲杯冠军球队中的朱钰、姚伟和刘艳秋;对于退役运动员,同样为其提供好的岗位,岳敏2013年退役后转为武汉市足管中心教练,队内核心球员吴海燕经过俱乐部协调,已确定退役后进入武汉体院工作。
据了解,历年来,武汉女足已帮助60多名退役运动员解决了就业安置问题。杨建学说:“踢球的女孩子都是很可爱的,当你实实在在为她们着想,解除她们的后顾之忧,她们在训练、比赛中的拼劲和表现令人难以估量。”
这次亚洲杯决赛,王霜脚踝骨裂,姚伟食指根骨骨折,但她们一个缠紧绷带,一个用纸板固定,吃了止疼药上场,为中国女足夺冠作出了贡献。
图片
“训练中躲避、避让等消极行为,队规里有明确的金额处罚,如果这样的行为出现在比赛中,处罚翻10倍。”队伍纪律是常卫魏最看重的,武汉女足有一份长达3000多字的队规——生活守则、训练守则、比赛守则,事无巨细均有明确要求和相应处罚,小至几百元罚款,大至勒令离队。
比如一日三餐,必须提前5分钟到餐厅,迟到就会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第二次处罚翻倍,第三次再翻倍,以此类推。
此外,科学训练也十分重要,但要求同样严格。比如吃早餐,只能吃球队准备的麦片、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食物,严禁偷偷吃热干面、牛肉粉这些食物,不允许叫外卖,发现也会处罚。
常卫魏说:“对运动员来说,吃饭不是小事。难吃的要吃,吃不下去的要吞。”对于一些17、18岁正在长身体的球员,常卫魏甚至安排教练组成员与她们同坐一桌,盯着她们吃,“流眼泪也要吃完。”
图片
2月4日,中国女足在落后的情况下两度追平,最终凭借来自武汉女足的守门员朱钰在“点球大战”上的两次神扑,击败卫冕冠军日本,挺进决赛。赛后,王霜在自己社媒上发布了一条“金句”: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女足!
武汉是一座英雄城市,疫情和洪水都没有让坚韧不屈的武汉人低头认输。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近5年的有益探索和精心布局,武汉女足成为“国之栋梁”、城市骄傲。
王霜的成长是武汉女足非常好的例子,体现了武汉女足始终站在“报效国家”的高度上。2016年,身处女甲的武汉女足毫不保守,为王霜开“绿灯”,送她前往女超冠军球队大连历练;2018年,王霜回归后,首次打女超的武汉女足获得联赛半程亚军,但当巴黎圣日耳曼提出引进王霜后,武汉女足再度放行,让她到欧洲高水平联赛征战后为国效力。
亚洲杯决赛后,中国女足队长王珊珊当选MVP,她能获得这一奖项,根本原因在于能攻善守。
图片
本届亚洲杯,王珊珊前三场都打前锋,而在中日半决赛和中韩决赛中,水庆霞改变战术,让王珊珊与王晓雪搭档中卫。王珊珊踢中卫在俱乐部早有先例,2020赛季,她加盟武汉女足,面对弱旅时,王珊珊打前锋摧城拔寨,遇到劲敌,王珊珊打中卫保防守。
王珊珊曾说,武汉特别有足球氛围,“在武汉女足效力的时候,我们住在塔子湖基地,每天都能看到各个年龄的球员训练,周末的时候更是热闹,无论刮风下雨,都能看到一群群的家长在场边守候。”
今年将是吴海燕在武汉女足的第5个赛季,这位浙江姑娘2014年就成了中国女足队长,2018年来到武汉后,她被这里的足球氛围深深吸引。
“女孩子踢球,比男生要困难得多,但在武汉,我们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很暖心,也很安心。”吴海燕说。
朱钰也是2018赛季加盟武汉女足的,由于之前训练不系统,球队教练给了她很多帮助,一再鼓励她,告诉她会成为球队中的重要一员。
图片
“我能感觉得到,教练在给我机会,一开始我并不是主力,但慢慢场次多了起来,2018赛季过半的时候,我已经是球队的主力门将了。”亚洲杯后,朱钰加盟上海女足,对于武汉的培养,她十分感恩。“在武汉女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的提高,2020年,我和队友们一起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顶级联赛冠军,从此我就是冠军队门将了,也要以冠军队门将来要求自己,训练中更努力。2021赛季,我们成功卫冕女超,再次证明了自己。这些经历,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
冠军团队,需要有明星,需要有“救世主”,需要有“秘密武器”,同样也需要姚伟这样埋头苦干的球员。
本届亚洲杯,有一名球员是水庆霞几乎从未调整过的,就是左后卫姚伟。从首战3比0击败中国台北迎来“开门红”到决赛3比2绝杀韩国夺冠,姚伟始终如一,尽责职责,没有缺席1分钟。本届亚洲杯,只有姚伟和王晓雪打了全部比赛,由此可见姚伟在水庆霞心中的重要性。
事实上,在名将如云的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中,戴着队长袖标的就是姚伟,即便是吴海燕、王珊珊这些国家队老大姐,对这位1997年出生的武汉妹子也是很信服,因为姚伟性格坚韧且尽职尽责。
图片
其实,姚伟最擅长的位置是后腰,但在联赛中,她常常为被教练安排踢中卫,目的是为了加强防守,而在本次女足亚洲杯中,水庆霞让她改打左后卫,姚伟也是尽心尽力,打好新角色。
“这次冠军是所有人一起努力的结果。面对困难,我们没有低头,没有放弃,做了我们该做的一切。”姚伟说,“服从教练的安排,努力适应新位置。不仅仅是我,其实很多人都在默默地为团队做着贡献。”
亚洲杯决赛替补登场绝杀的肖裕仪同样曾在武汉磨砺成长,2019和2020赛季,她在这里受益良多。
这次亚洲杯决赛,“武汉制造”成色十足,第93分钟时,朱钰奇迹般扑出韩国小禁区内的抽射,中国队随即反攻,王珊珊送出身后球,肖裕仪高速插上抽射破门。
以制度激励运动员为国征战的积极性,武汉成为女足国脚主要输送地,从2018年至2022年,武汉女足共有33人次入选国家队,征战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亚洲杯等国际顶级赛事,贡献了27粒进球,入选人数、上场人次、出场时间等均为全国之首。
在武汉女足历练过的姑娘们,在为国征战的历程中始终秉承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城市精神,一次次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与光芒。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