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中国庆卧轨改成了赶超,用意何在?只是为了突出主题

图片
《人世间》里,肖国庆与孙赶超两个人物,实在有一些混淆,也有一些模糊。
这两个人物是秉昆在木材加工厂时的工友,小说里介绍国庆个子矮一点,赶超则人高马大。
在小说里,国庆患了尿毒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卧轨自杀,十分悲惨。
国庆的妻子吴倩,两个人结婚之后,生了一个女儿。
图片
而孙赶超的妻子于虹过去从事手工艺品制作,比粗壮的赶超还多一点艺术细胞,于虹能嫁给赶超,赶超很满意。
所以,小说里赶超与于虹的恩爱程度,要高于国庆与吴倩之间的感情。
而赶超与于虹的媒人,是吴倩。
图片
国庆的最大不幸,是因为家里的矛盾,导致老父亲出走,在严寒的冬日,不得不到散发着余热的煤灰堆里取暖,试图熬过零下几十度的夜寒,死在外面,酿成了一场人被冻死的惨剧。
小说里的国庆接踵而来的不幸,是他患上了尿毒症,因为没有钱做透析,更无钱换肾,于是,他选择了卧轨自杀,减轻家庭的负担,期望从铁道部门的补偿上,获得一些回报。
而在电视剧中,国庆卧轨自杀的情节,被置换到了赶超身上,而且换的毫无违和感。
图片
这也反映出国庆与赶超两个人的角色地位,比较近似,拉不开距离,他们的命运走向,被置换一下,依然不会干预剧情的总体走向。
而电视剧把卧轨自杀的情节,移到赶超身上,还有一个深谋远虑的考虑。
这就是电视剧在剧终处表现旧城区拆迁戏份时,有一个关键性的剧情,就是郑娟把她自己家的老屋,让渡给赶超。
图片
在小说里,郑娟把房子给了赶超,是一个轻描淡写的事情,但电视剧却围绕此,表现出秉昆与郑娟在面对利益与友情之间作出取舍时的激烈的思想斗争与内心冲突,戏剧张力得到了强化,而这场家庭冲突,还将儿子周聪也卷入其中,最后是周聪的一锤定影,才坚定了秉昆与郑娟决定把房子让渡给赶超一家的最终打算,秉昆一家三口人的思想品格,在这一段戏份中得到了淋漓的展现。
图片
在电视剧的拆迁房段落里,原来小说里的情节线非常薄弱,大多是断片式的事件介绍,但到了电视剧里,转化为两条线索,一条是郑娟把房子让给了赶超家,另一条是春燕企图多占多捞,两个矢向完全不同方向的线索,交织在一起,使得拆迁房段落里的故事冲突,变得集中而紧凑,故事性与情节性都足以挑起观众的追索求解的兴趣。
图片
图片
在最后的一段拆迁房段落里,秉昆一家与春燕一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也让两家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友谊的小船,差一点翻舟沉没,而事实上,小说里恰恰是这样设置的。春燕一家自此以后与秉昆他们的朋友圈形同陌路,再也没有交集。
图片
这样的设置,实际上反映了梁晓声贯穿整个小说里的“阶层”现象的存在。是阶层的平等,在青年时代,融洽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大家处于平等的阶层情境中,没有差距,所以,友谊之间不存在利益输送,只需要提供互助的励志与相互的帮扶,就可以维持住这份友情。
图片
而到了拆迁房阶段,昔日的朋友,走过了青春,步入了黄昏,一生的积累,使他们处于阶层差异的各自一端,那么,必然的,阶层的因素,拉大了他们之间的隔阂,电视剧中,春燕一家试图利用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输送”来为自己牟取利益,但由于秉义的阻止而失算,从而影响到了与秉昆之间的友情。
图片
因此,电视剧编织了多重线索交叉并进的方式,附着在拆迁改造的大背景之下,阐述了友情面临着新的阶层差距的考验,而在这一份考验面前,也突出了郑娟秉承人性的善意,在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与儿子的最后一棒接力支撑后,温润着依然处于更为艰难的社会底层的角落里。
而这份善意施予的对象就是赶超一家,这时,电视剧的改编者,把赶超处理成去世,才能更为强烈地突出郑娟的善意的可贵性质,咬合紧了前后情节的逻辑链条。
图片
赶超的卧轨自杀,更像是一个铺垫,一个伏笔,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剧中最后一场戏中郑娟送房选择中的内心圣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剧的改编,把小说里恬淡的情节,描亮描粗,推进了人物刻画的持续攀升,让电视剧结尾有了一个高亢的主旋。
图片
这个结尾的高亮部分,一个是秉义改造旧城区的大爱担当,一个是秉昆一家持续地输出他们的一如既往的友情暖意,从而汇成了周家两个男人在“大爱”空间里的大处立足与“小爱”空间里的小处着眼的双重汇合与交响,应和了时代大趋势与个人温情揉捏在一起才能推动着社会进步的前行,才能巩固着人际之间的心灵满足与扶持需要。
图片
小小卧轨自杀当事人的改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照应着《人世间》在最后一个大拆迁环节里陈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