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周汉民:实现“双碳”目标还需建立健全法规体系

本报记者 刘颂辉 上海报道
3月4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协委员们将围绕中心工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民生话题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向两会提交《践行双碳战略要加快构建法规体系》的提案。
图片
迈入新时代,气候变局成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已经向世界宣布了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长期目标和愿景,并将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碳排放降幅。
周汉民认为,既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持续增长,又严格控制碳排放,则必须认真考虑背景条件,积极稳妥推进,立法就是其中的关键一招。
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OECD国家的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需要的下降空间仍然较大。周汉民指出,实现“双碳”目标,法治是重要保障,然而目前尚没有国家层面的立法。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从宏观层面进行全面部署,不过全国人大尚未就此进行立法,“双碳”战略的法律地位需要进一步明晰。
除此之外,周汉民提到,国内现有相关法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可再生能源法》《森林法》等虽然涉及“双碳”内容,但较为分散,缺乏对“双碳”愿景的统筹考虑,法律针对性、内容完整性和制度精准性有待提升。
“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就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下决心,在借鉴的基础上下决心,在比较的基础上下决心,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对此,周汉民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对标对表,围绕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进行全面分析和学习。例如,欧盟最先制定长期减排目标,已有11个成员国提出碳中和目标年,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多个成员国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政治目标,西班牙等制定了相关法律草案,欧盟推动“碳关税”议案,2023年起将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关税;美国则承诺要在2035年前实现无碳发电,在2050年前达到碳净零排放,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要求国会立法和建立执行机制。建议对此类国家的经验和做法认真学习、一一梳理、加以借鉴。
二是加强立法,围绕“双碳”战略,尽快研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双碳”战略在中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发展目标,既覆盖经济发展方式,又涉及社会生活观念,其法治保障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工程,包括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碳排放权交易等诸多方面,仅设立一部综合法,目前而言很难穷尽且针对性、操作性不强。
在立法思路上,可借鉴《民法典》立法经验。建议“双碳”立法可选择一些比较成熟、紧迫性强、可操作的专门行业领域着手,率先设立专门法律法规。例如,加快绿色金融立法,将“禁塑令”上升为“禁塑法”等,循序渐进,时机合适时,再考虑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集成,形成综合性法规。在完善国家层面立法的同时,可鼓励各地先行探索出台地方性法规,既体现地方特色,又为国家整体立法积累经验。
三是完善保障,围绕重点领域,加强司法配套。“双碳”涉及众多市场主体和个人的利益,相关诉讼如何定性、权利如何保障,有关纠纷能否纳入现行诉讼如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民事侵权诉讼的受案范围,尚无统一标准,且缺乏相应的解决机制和法律依据。
建议对可能引起较多争议的领域,明确不同主体的相应责任,司法部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公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让“双碳”理念深入人心。
(编辑:石英婧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