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集体沉默的高能采访!为什么这段乌克兰战地纪录片不断被删除?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ID:guanchacn)、观察者网客户端、微博@法兰西那点事儿
让西方媒体一度沉默的高能采访又来了。
一名法国战地女记者在节目中,揭露乌克兰多年来向自己的人民开炮,导致上万民众丧生。她在2015年采访拍摄的乌克兰纪录片也因含此类画面,遭人权组织反复删除。
“很抱歉让观众们感到震惊
但事实是乌克兰军队
轰炸了他们自己的人民”‍‍‍‍‍‍‍‍
‍‍‍‍‍‍‍‍‍‍‍当地时间3月1日,法国电视台CNews在俄乌冲突特别节目中连线了一位常驻顿巴斯地区的战地记者博内尔,想通过她了解一下当地的最新情况。
结果博内尔称顿巴斯地区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是乌军,这场战争从2014年就开始了,在“乌克兰当局的轰炸”下,乌东地区有“13000名民众因此丧生”,并称自己拍下了一些乌军的罪证,之后会公开。
法国CNews是一家提供24小时法国国内和全球新闻报道的电视台,在法国收视率排第二,比此前被乌克兰嘉宾整懵的法国LCI新闻台受众更多。欧洲新闻电视台网站的一篇报道曾评价CNews有着右翼立场,与美国福克斯新闻台可以相提并论。
当地时间3月1日,法国电视台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公布了一段采访视频,援引驻顿巴斯地区记者博内尔的话:“今天,在我所处的一侧(顿巴斯地区),轰炸来自乌克兰当局。”
图片
视频显示,CNews追踪俄乌局势的特别报道中,屏幕下方的字幕引人瞩目——“已经有超过5万名难民”。
而电视台连线的博内尔,却为演播室的主持人和嘉宾们带来了一场颠覆认知的报道。
博内尔称,乌克兰空军从2014年起多次轰炸顿巴斯地区,8年来已经“有13000名乌克兰人因此丧生”,她将此定义为“屠杀”,“这些都是泯灭人性的罪行”,并称这种情况从未停止,甚至她前两天所在的戈尔洛夫卡的村庄也成了轰炸目标。
博内尔继续补充称,自己2015年就开始拍摄当地情况,此次冲突升级后,自己每天都在用镜头记录,有照片,有视频,可以公开,“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
此外,她解释称,顿巴斯地区的人民对于欧洲社会这次的反应感到震惊,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尤其是讲俄语的地区的人民,从2014年起轰炸就是日常了,每次有袭击,这些平民只能躲在地窖里。
她的这番阐述显然吓到了法国演播室的主持人,他打断博内尔,表示目前很多人不太了解俄乌边境的实际情况,他本人听到这样的描述也很震惊,并再次向博内尔确认,“你意思是乌军(在轰炸顿巴斯地区)?”
博内尔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图片
作为战地记者和摄影记者,博内尔一直在社交软件上同步她在顿巴斯地区的所见所闻。
图片
图片
“两侧都有轰炸。”
图片
“双方都有受害者。”
Cnews的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后,17小时内播放量已经超过34万次。不少国外网民留言力挺博内尔的说法。
“乌克兰当局从2014年起就在轰炸他们的人民!这就是欧盟想要支持的吗?为什么媒体2014年以来什么都不报道?”
“自2014年以来,有13000名乌克兰人‘因说俄语’而被乌克兰当局杀害。当然,普京不是好人,但泽连斯基只会更糟。等于我们再一次在瘟疫和霍乱之前做选择。我选择和平。”
“感谢你们的采访和分享。如果不把这场战争的各方面因素都纳入考虑,无法恢复乌克兰的和平。”
“信息总是片面的,一直是这样,谢谢CNews让我们知道这些,向这位记者致敬。”
但有国外网民对此持不同意见,称乌当局在处理顿巴斯地区问题上的做法是合理的。
“但同时,这是一个持不同政见的地区,如果科西嘉岛和布列塔尼半岛要与法国分裂,法国政府会作何反应?”
“那些人知道,但他们拒绝进一步思考,我觉得他们知道自己内心深处认为泽连斯基对顿巴斯的行动是合理的。”
不过,这样的言论又遭到了其他网民的驳斥:你们既然认同乌当局轰炸,就不要指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先生你要知道,为恶行辩护的人,没理由谴责由此恶行产生的结果。”
资料显示,顿巴斯地区位于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边境,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以俄语为母语者占当地人口多数,俄罗斯族人也约占40%。顿巴斯地区是乌克兰最大的煤炭基地,也是工业重镇。此前普京宣布承认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均属于该地区。
2013年11月底,乌克兰反对派通过“颜色革命”暴力夺权,“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解除职务,导致危机爆发。
2014年3月,克里米亚地区经公投宣布并入俄罗斯联邦。同年4月,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民间武装同乌克兰政府军发生流血冲突。5月11日,上述两州举行公投,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
经国际社会斡旋,冲突双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根据协议,乌克兰承认顿巴斯地区的特殊性,并承诺给予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定的自治地位。
此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但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至今已导致1.4万人死亡,约200万人逃离顿巴斯地区。
图片
2月24日前“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范围(红色部分)
2月24日,普京宣布对乌克兰采取军事行动,顿巴斯地区成为战火前线。据新华社3月1日报道,自2月18日以来,从顿巴斯地区越过边境撤离到俄罗斯的居民人数已经超过12.7万。
而那些没有离开的顿巴斯居民,仍在饱受着战火的摧残。
图片
在战争伤亡的顿巴斯人民 截图自博内尔的帖子
顿巴斯地区人民的声音
博内尔在法国电视台CNews上的一番话,让网民们了解了顿巴斯战争的真相。与此同时,博内尔2015年拍摄的一部关于顿巴斯地区的纪录片也开始引发关注。
这部名为《顿巴斯》的纪录片拍摄于2015年,时长54分钟。博内尔用平实的镜头地记录了战后满目疮痍的顿巴斯,满是弹坑的公路、轰炸后伤亡的平民、失去孩子的母亲、躲在地窖里长达7个月的老人孩子、年轻人的坟墓……
图片
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法国地区流行趋势话题
图片
法国网民推荐博内尔的纪录片《顿巴斯》
纪录片是以时任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一番气势汹汹的喊话开始的,“我们会有工作,而他们没有!我们会有退休金,而他们没有!我们的退休工人和孩子会有补贴,而他们没有!我们的孩子去学校、幼儿园,而他们的孩子只能躲在地窖里!”
波罗申科2014年这番对乌东地区人民的喊话,让博内尔决定启程前往顿巴斯地区,倾听那里人民的声音。
图片
《顿巴斯》纪录片截图
顿涅茨克地区天气阴沉压抑,远处炮声隆隆,公路上满是弹坑。人们在轰炸中带着行李撤离公寓楼,靠着树走,以防被炮弹炸伤。轰炸后一地狼藉,有人躺在泥泞中生死不知,有人趴在地上喝水压惊,有人强忍疼痛无助等待,“救护车哪去了?”画外音中,还有人在不断哀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看到的我的女儿脸上有一个大窟窿,她再也无法呼吸了。”一位妈妈一边哭诉,一边来回摇着转椅。这是她临时改装的婴儿车,里面有她仅存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的手上,缠着厚厚的绷带。乌克兰政府军的炮火直接炸碎了孩子的婴儿车,她的右手也被严重炸伤,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图片
走进逼仄拥挤的地下避难所,一大群老人、妇女和孩子生活在这里。为了躲避乌克兰政府军的炮火,他们被迫在这里躲避了长达7个月之久。孩子们从夏天一直躲到深冬,一直都见不到太阳。
图片
图片
“看看这些孩子,他们是恐怖分子吗?”一位当地妇女把孩子推到镜头前,愤怒控诉,“为什么总统要对同一个国家的孩子区别对待?这些孩子没有罪!波罗申科说‘西边的孩子们去学校,东边的孩子们只能呆在地窖里’。”
“当有十二个人被杀害时,全世界都起来抗议。但当我们有几千个人去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我妈妈在防空洞里死了。”另一位妇女哭诉道。
全世界漠视顿巴斯人民的灾难,他们对此感到愤怒。当博内尔扛着摄像机走进这个地窖里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倾诉或者谴责,而是怀疑,“他们真的会把这一切发出去吗?”得到再三保证后,他们才开始倾诉起遭受的苦难。
图片
除了残酷的战火外,给当地居民带来痛苦的还有乌军的暴行。他们踹翻顿巴斯地区居民做饭的火炉,不允许“分离主义者”吃饭;他们追到平民避难的地窖里,当着孩子们的面威胁,“我们朝你们扔一个手雷,就能把你们全炸死”;他们还拿枪抵着当地妇女的太阳穴,逼迫她们上床……
图片
图片
一位女士讲述道,一位叫“Nikita”的年轻人和起义的人有短暂来往,乌军就对他严刑拷打,最后把他割了耳朵扔进了矿井里。在那座矿井里,当地居民还发现了被斩首的孕妇和许多被绑住双手、塞住嘴巴的尸体。
一位曾在政府军服役的顿涅茨克年轻人讲述了他参与平乱的2014年的“敖德萨血腥事件”。他说在那场冲突中,反对乌克兰俄语禁令的抗议人群遭到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的迫害。当时,说俄语的人已经被迫躲进建筑物里,亲乌人士竟然直接放火烧楼。这场冲突造成46人死亡,但没有人受到惩罚。“基辅传来的命令,没有人被逮捕,好像没有人做任何事,事情就这么发生了。”他说道。
顿巴斯战争爆发后,他拒绝把枪口对准家乡的兄弟姐妹,逃离乌军。“我宁愿和我的家人死在一起,也不愿屠杀他们。”
图片
在卢甘斯克州,同样也是满目疮痍。当地医生介绍,乌军不光向住宅开火,还攻击医院。医院里除了被炮火伤及的病人外,还有许多人是心理创伤,梗死、中风。“没有人去批判他们,也没有人谴责他们。”医生说道,欧洲的无国界医生看到当地废墟后都惊呼,“无法想象欧洲发生这样的灾难。”
战争直接摧毁了顿巴斯人的生活,他们喝水要拉着水桶去有水泵的地方去打水,一家小小的餐厅每天要供应三四百人吃饭,他们的房子被炮火摧毁,生活物资紧缺,艰难度日……
图片
路边燃烧的汽车
‍‍‍‍‍‍‍‍‍‍‍‍‍‍‍‍‍‍‍‍‍‍‍‍‍‍‍‍‍‍‍‍‍
图片
‍‍‍‍‍‍‍‍‍‍‍‍‍‍‍‍‍‍‍‍‍‍‍‍‍‍‍‍‍‍‍‍‍
被炮击的学校
图片
当地居民捡拾弹壳
图片
“这里的每一座房子都经历了所有的战斗,我就住在那个街角,他们从车站射击,我的房子被击中了,我的房子都炸毁了……许多人死在了轰炸中, 我活了下来,现在我要试着活下去。”一位老人说道。
图片
“他们在圣诞节的时候,用各类武器朝我们开火,甚至是可燃武器,含磷炸弹。一个炸弹就落在这里,把我们家全烧了。”站在废墟上,一对老夫妇说道。
图片
“人们抛弃了一切,最大的错误就是相信俄罗斯人发动了这里的战争……”一对夫妇坐在墓园的椅子上说道,他们18岁的儿子死在了2月14日情人节那天。
遭受如此巨大的苦难,顿巴斯人民心中祈求的唯有和平。“我希望未来的一代不会经历战争,尤其是亲兄弟间的战争,乌克兰人自相残杀,俄罗斯人自相残杀,真的难以想象,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太糟糕了。”那位在炮火中失去房子的老人说道。
图片
遗憾的是,顿巴斯人民遭受的苦难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博内尔拍摄的这部纪录片,也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溅起声浪。
在美国最大的评分网站“IMDb”上,这部纪录片在3月4日的评论只有6.6分,且无人评论。但在7日,这部纪录片的评分已达8.6分,且终于有3条评论。
图片
截图自“IMDb”网站
有用户写道:“看看这个,你会理解那些被你假设为‘疯狂发动战争’的人做出的决定。俄罗斯的领导人(不能写下姓名,否则你的账户会被封,这就是为了所谓的言论自由)冒着一切风险进攻(乌克兰),然而,也许是他太痛苦了,因为看到自己的民族仅仅因为说俄语就被系统性地屠杀。所以我对乌克兰说F,那里的大多数人可能是无辜的,但政府是纳粹。”
图片
“法国电视台拒绝站在我这边
国际特赦(人权组织)在选中后
又删除了我的影片......”
3月5日,博内尔在社交软件上发布视频,解释她2015年拍摄的《顿巴斯》纪录片为何在今年才得以传播开来。博内尔在视频内提到了法国国内媒体以及西方人权组织对影片的审查, 以及影片“在网上不断被删除”的情况并愤怒地称,“我知道地缘政治很重要,但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啊。”
图片
根据帖文,博内尔5日发布的视频其实拍摄于3月3日。当时她正在顿巴斯地区,身后是一幅战争场景,背景音中可清晰听到炮火的声响。“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受难者,炮火连天,”博内尔写道。
除了介绍战争情况,博内尔也在视频中提到自己的作品早年无人问津一事。据博内尔表示,该影片没有得到传播的一个原因是,法国国内媒体以及西方人权组织对影片的有意“过滤”:“法国电视台拒绝站在我这边,没有人想传播出去,国际特赦(人权组织)在选中后又删除了我的影片。那一个月我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后来又无人问津,没有一个人想去对外传播这部影片。”
博内尔说,除了法国电视台,她也去找了德法电视台还有法国电视六台等媒体。她寄过信,也发过邮件,来到顿巴斯之前,她一直想方设法传播这部影片。然而,“所有方法我都试过了......没有人回复我!没有人!”
除了这样“过滤”影片外,据博内尔称,影片还不断地在网上被删除。“这部影片不断地在网上被删除,我没有怪罪任何人,我知道地缘政治很重要。但我的影片不是诗情画意,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啊。”
“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只能在俄罗斯看到这部片子,因为有人在不断地删除它,”博内尔愤慨地称。
值得注意的是,博内尔在视频中还就外界批她“亲俄”作出回应。她表示,自己没有站队,所做的努力只是想让影片得到播出。“有些人说我为俄罗斯站队,我一点都不亲俄。我就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播放我的纪录片,仅此而已啊!”
此前,博内尔在法国电视台CNews3月1日的节目上称乌克兰当局轰炸顿巴斯地区平民,在法国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有人力挺博内尔,也有人批评她。据法国《南方快报》3日称,博内尔主要被批评“有偏向”,如法国《世界报》驻俄罗斯记者贝努瓦·维特金就在海外媒体社交平台发文,批她只支持“亲俄分裂分子”。
因此,在5日发布的视频中,博内尔还一度颇为气愤地冲法国媒体,尤其是“过滤”她的影片的电视台喊话,让他们找出纪录片有问题的地方,或者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是一味的“封杀”她的影片。“去问问法国电视台谁干的,我让他们去仔细分析我的影片,去看看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证据完全对的上,没有任何的剪辑,没有任何的伪造,经得起任何人的推敲。有本事你们就来!来啊!”
图片
图片
制图:河南科技大学 张新凯
编  辑丨罗逸荷
校  对丨陈佳璇
校  审丨贾文程
值班编委丨刘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