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

再次拨通作家李兰妮的电话,已是 14 年后。
2008 年,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出版之际,记者曾与李兰妮进行过一次深谈,她面对我时体现的知性理智与她所描述抑郁症发作时的疯狂痛苦,其强烈反差对我触动极大。从那以后,我会不知不觉以正常的、自然的心态理解精神疾病患者。
图片
▲李兰妮,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
没想到,《旷野无人》是李兰妮以精神疾病为题材进行写作的开始。在这片文学很难触及的坚硬陌生领域,李兰妮以患者、作家、乃至半个专家的身份在书写。2012 年,她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2021 年,出版《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同年入选深圳读书月 " 年度十大好书 ",由此构成 " 旷野三部曲 ";其独特的表现力与强烈的人文关怀让这三部作品具备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因身体原因,李兰妮极少面对媒体。春季的 3 月、4 月又是抑郁症高发期,感谢李兰妮答应了专访,我们从 " 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 聊起。
当你笑着合上书,可能对作者有点心疼
《野地灵光》有引人注目的副标题—— " 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精神病院的世界很少向人们平时所熟悉的世界外溢,常让人带有恐惧和偏见。
图片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 年 8 月出版
李兰妮笔下的精神病院并不可怕,里面装载的是那个沉默而边缘群体的忧欢苦乐,还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样貌,其中尤其几个青少年的角色如荣荣、莫有爱、小蘑菇、高儿等让人若有所思。此外,还有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酗酒问题以及李兰妮对自己和母亲关系的解剖。这本关于精神疾病的专著、题材独特的书,超出了读者以往的任何阅读经验。她的文字是轻松的、幽默的、乃至是愉快的,却带来新鲜而疼痛的阅读感受。
李兰妮告诉记者,她写《旷野无人》是一次自说自话,追溯自己为何患上抑郁症。" 那时觉得自己没两年就要挂了,所以,总结得毫无保留,很苦。一个读者曾给我留言,说买了《旷野无人》后,只翻了后面的几页,没敢从头开始看,因为害怕。"
" 我写完《野地灵光》,比较愿意送给别人。因为我心里有读者了,我不是写黑暗,不是写野地,而是写照进爱里的光。我不能写得那么沉重,我要用简单轻快的歌唱出来,尽量有一种幽默的、反差的表达。读者笑了,把书合上了,偶尔走在路上,突然想起作者李兰妮,可能会有那么一点心疼。"
图片
▲李兰妮住院时拍摄的照片
《野地灵光》是建立在李兰妮个人亲历和个人体验基础上的纪实文学,也是她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的特别日志。李兰妮选择住进精神病院,为治疗抑郁症,也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真实状态,先后辗转南北两所业界著名的精神病院——广州惠爱医院和北大六院住院治疗。
书中,她一方面描述了自己的求医住院经历,如何与世俗观念、疾病作斗争,通过求医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变化,展现一个心理疾病患者饱受折磨又不甘放弃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又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同时住院的病友,以及亲人和医护的生存和现况,以求更深层地探究每一个个体发病的原因,介绍当前心理治疗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实施更加科学有效心理治疗的希冀。
李兰妮阅读、参考了中西方大量相关书籍,在书中回顾了中国建立精神病院的百年历史,提示种种有关精神疾病治疗的曲折路径及发展理念。尤其由 " 半个专家 " 李兰妮精心挑选出来的医学知识选摘,能够解决一些大家感到害怕的东西,解决一些惶惑。现代人的情绪问题、心理隐患,都可以在其中折射出某种影子。
写作曾让我崩溃,但读者给了我认知治疗
如今的李兰妮与 2008 年出版《旷野无人》时,最大的变化是,她有了感受爱、接受爱、传递爱的能力,写《野地灵光》时心里装了读者。
向前追溯,李兰妮 1988 年罹患癌症,后经历多次手术与化疗。2003 年初,确诊抑郁症,让李兰妮感受到了活着比死去更加艰难。2003-2005 年,她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接受任何人的关心或同情,对一切的看法都很悲伤,没有色彩。写《旷野无人》时她将自己和盘托出,痛苦到几度写不下去,写到害怕看到电脑,曾钻到沙发的底下,钻到衣柜里头,钻到一切可以钻的里面逃避。
图片
▲《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年 6 月出版
《旷野无人》之后,她慢慢接触到许多读者。有的读者,还通过各种方式找到她的电话,不愿意透露身份,只是悄悄询问抑郁症治疗的方式,最多的问题就是:" 不看医生不吃药,有什么治疗方法?" 在网上,还有读者问:" 李兰妮老师还活着吗?李老师怎么样了?"
图片
▲李兰妮参加《旷野无人》新书分享活动
抑郁症患者都是特别敏感的,读者的关注告诉她,你活下来是有意义的。李兰妮也发现自己的情况没有变得更糟糕,于是,她慢慢受到启发,第二本书写了陪伴自己的狗医生,讲述她和宠物狗周乐乐为了跨越彼此之间的巨大鸿沟所做出的努力。
图片
▲《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年 1 月出版
写到第三本书《野地灵光》时,虽然仍然有极其困难的时刻,但李兰妮知道,她必须写完这本书,她的写作可能就是有温度的科普。" 写作叠加抑郁症发作会让我崩溃,但读者的关注和支持,给了我一种心理学上认知治疗的作用。我原来总觉得活得很没意义,怕自己活成一种负数,读者的反馈,让我感到写这个是有意义的,能够帮助突然被抑郁症吓得懵住的那些患者——就像最初的我一样,不知道去哪求助,旷野无人。"
从讳莫如深到共情能力,人们的爱变丰富了
李兰妮的 " 旷野三部曲 " 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潘凯雄、臧永清前后两任社长,还有她的责编刘稚,都一直把她保护得很好。" 人文社是有文学正能量的地方,那里的人纯净明亮,给我提供了很多营养。我能这么勇敢地写,没有顾忌和担心,也是因为人文社,他们是我的后盾。"
2021 年 9 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野地灵光》线上新闻发布会,有近 20 万人在线观看。半个月后的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评价:" 在我记忆所及,我还没有看到过这样以非虚构的方式来处理精神病院或者精神病人这个群体的作品。关于精神疾病的这样的书写、这样的认识是特别重要、特别珍贵的。在这个领域里,李兰妮做了重要的开拓,她是用生命在为一个群体发声。"
图片
▲李兰妮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
李兰妮表示,如此多的读者关注,说明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三四十年前,人们想的是温饱问题。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几乎是一张白纸,讳莫如深,更别说如何自救、救人。而今,社会上的人们思想境界、文明程度都提高了,对别人的爱也更丰富了,有对精神疾病领域的理解和关心,有了共情的能力。
采访的最后,记者问李兰妮有无新的写作计划。她连连说:" 划句号,坚决不写了。‘旷野三部曲’出版了,存在了,也许就是我的价值。"
作家简介
李兰妮,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
1956 年生,黑龙江宾县人。
1983 年调入深圳。1984 年任深圳作协副主席。1985 年任深圳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
文学作品代表作:长篇纪实文学《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旷野无人》于 2009 年入选中国新闻出版总署 " 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 文学名著系列。被翻译为法文版、英文版,分别在巴黎、伦敦等地出版发行。《野地灵光》入选 2021 年深圳读书月 " 年度十大好书 "。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