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经典?

图片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之一罗尔斯(上图),在康德面前,谦逊得像个小学生。
什么是经典?哲学家、知识分子、大学教师通常告诉我们的答案是,经典就是那些伟大思想家留下的伟大作品,是我们一生都无法绕过,也不可错过的人类思想遗产的精华。所以,经典著作常常被大学教师列入必读书目。几年前,Quartz网站发布了美国顶尖大学必读书目排行榜。必读书目的前十名分别是:1.柏拉图《理想国》;2.霍布斯《利维坦》;3.马基雅维利《君主论》;4.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5.斯特伦克《风格的要素》;6.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7.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8.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9.马克思《共产党宣言》;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除了排名第五的英文写作工具书《风格的要素》外,其他九本都是人文社科经典著作。
可是,一般人的印象却是,经典就是那些必读却又不想读,就算读了也白读的天书。为什么呢?一是经典不好读。这些书大多年代久远,跟我们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而我们对那些遥远的过去又没有充分的背景知识,所以我们常常难以进入其文本语境与时代语境。我们不一定清楚作者要回答什么问题,作者要回答的问题到底有多重要。正是如此,我们会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太低了,居然连这都读不懂。二是经典读不懂。就算我们平心静气下大功夫去阅读这些经典,也可能入宝山却空手而归。这些书通常晦涩难懂,一句话可能就有多重解释空间,而学者之间又难以给出确切无疑的定论,因此初学者常常不得其门而入。三是经典不实用。即便我们读懂了,我们也觉得这些天书没什么用,读不读一个样,纯属浪费时间。我们当然可以自我安慰说,我们是在不懈追求“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可是,我们凡夫俗子的灵魂却常常安顿在柴米油盐之上,我们不得不问:读这些书可以帮我找到工作吗?可以帮我解决一日三餐吗?可以帮我还贷款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那些无法触碰心灵的经典呢?
阅读经典的态度应该是谦逊的,而不是傲慢的。我们不能因为读不懂经典,就假定经典是歪理邪说,是胡说八道。我们且来看看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是如何阅读经典的:“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所研究的思想家要比我聪明得多。要不然,我为什么要浪费我和学生的时间去研究他们?如果我在他们的论证中看到了某个错误,我就假定这些思想家本人也看到了,而且必定已经处理了这个错误。但是在哪里呢?我要寻找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我本人的。有时候他们的思路是历史性的:在他们的时代,这个问题无需提出,或尚未提出,因此无法在那时得到充分的讨论。抑或,我忽略了或者还没有读到文本的某个部分。我假定他们从来不会犯下明显的错误,至少不是重大错误。”(John Rawls, “Afterword: A Reminiscence,” in Juliet Floyd and Sanford Shieh (eds.), Future Pas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427.)
大约十年前,我在哈佛大学访学的时候,曾经查阅了哈佛大学的罗尔斯档案,其中收录了罗尔斯生前的藏书。罗尔斯收藏了4本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一本是德文本,另外三本是英文本,而且是一模一样的三本。他为什么购买了三本一模一样的书?因为另外两本已经被他读散架了,他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里面做了大量旁批。当我看到这几本书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我难以想象他到底读了多少遍才能把书读成这样。要知道,罗尔斯可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而在康德面前,他谦逊得像个小学生,毕恭毕敬地聆听康德的教诲,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他是以学习的心态认真对待前辈的思想遗产的。
我的朋友周保松教授以研究罗尔斯著称中文学术界,他曾经讲述过他的一个类似经历。他在学生时代曾经在牛津大学旁听过柯亨(G. A. Cohen)的一门课,他说:“第一天上课,我坐在柯亨旁边,见到他的桌上放了一本《正义论》,是初版牛津本,书面残破不堪。他小心翼翼将书打开,我赫然见到六百页的书全散了,书不成书,每一页均密密麻麻写着笔记。那一刻我简直呆了,从此知道书要这样读。我当时想,连柯亨这个当代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哲学大家,也要以这样的态度研读《正义论》,我如何可以不用功?!”(见《自由人的平等政治》第二版,北京三联书店,2017,第302—303页。)
没有激活的经典就不是经典。经典难读是因为我们没有激活经典。如果经典没有被激活,那么经典就不是我们的经典,而是别人的经典,对我们来说就等于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纸。那么,如何激活经典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还原作者所在时代的语境来激活。如果我们要真正读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要求我们去了解《理想国》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柏拉图何许人?他的成长背景、性格特征是怎样的?柏拉图为什么要以戏剧的方式来写作?《理想国》是在什么时代创作的?柏拉图创作《理想国》的时候,希腊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理想国》中的人物是否真有其人,那些人的生活背景是怎样的,跟剧中人的性格特征是否有出入?我们读不懂《理想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缺乏这些背景知识。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读懂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种是用读者的问题意识来激活经典。读者不是盲目地为了读经典而经典,而是带着问题去阅读经典,这样的阅读感受完全不一样。你心中有困惑,有思考,有想法,希望从经典阅读中解答心中的困惑,回应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当作者所讨论的问题和读者所思考的问题相遇的时候,两者就会碰撞出火花。如果你特别关心教育公平问题,你会思考柏拉图所倡导的教育方法是否促进了教育公平。如果你特别关心女性的地位,你会担忧女性在《理想国》中的处境。你用你的问题意识激活了《理想国》的问题意识。
激活经典后,我们还需要重要的二手文献来辅助我们阅读,这是经典入门的最佳方式。许多学者花了一辈子的心血细致研读了一两部经典,他们所写的解读作品无疑是我们走进经典世界的最佳向导。如果读不懂阿里斯托芬的《云》,不妨试试阅读Rhetoric, Comedy, and the Violence of Language in Aristophanes’ Clouds(中译本:《雅典谐剧与逻各斯:〈云〉中的修辞、谐剧性与语言暴力》),这本书按照《云》的文本顺序对这篇戏剧的整个结构进行了梳理与解释,非常方便我们把握《云》的文本脉络。西方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基本上都有类似的导读作品,例如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系列。阅读柏拉图的《理想国》可以配上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Plato and the Republic,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可以配上Philosophy Guidebook to Aristotle on Ethics,洛克的《政府论》可以配上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Locke on government,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可以配上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Rousseau and The Social Contract。这套书的特点也是按照文本的顺序来逐步梳理经典的逻辑结构。独自摸索阅读,到头来可能事倍功半;而这类工具书辅助阅读,则可能事半功倍。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不妨组织读书会一起阅读经典。我个人建议读书会不要采取提前阅读+现场讨论的方式。按照我以往组织读书会的经验,这种读书会模式通常难以为继。一开始大家还会用心阅读,读了几次后,不少人就干脆不读了,直接来现场听,最后甚至就不来了。我推荐的读书会模式是,现场轮流逐字逐句阅读,然后梳理文本结构,并讨论疑难问题。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大家可以无负担地前来参加读书会。提前阅读,来现场后可能就遗忘了许多重要内容。现场阅读,所有感受都是鲜活的,不会出现遗忘的问题。而且,读书会的参加者最好都是水平差不多的同龄人。如果有一个在知识上足以碾压其他人的老师或者专门研究者在场,最后的结果是读书会变成讲座。他讲,其他人听,根本没有平等讨论的机会。没有讨论等于没有参加。
如果穷尽了以上方法还是读不懂那些经典,还是对那些天书没有感觉,那就放弃吧。没有什么书是非读不可的。曾经有人问我,死活读不懂经典,应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如果读不懂,可以先不读。书与人,也是讲究缘分的。有些书虽然经典,但是这些书所研究的问题并不是你所关心的问题,你不一定能够进入这些书的内在理路。等到未来你的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你的问题意识跟这些书的问题意识有了一定的重合,或许你就豁然开朗了。坦白说,我几年前也读过《启蒙辩证法》,我不懂德文,所以我先读的英文本,完全不知所云。接着,我又找了中文本对照,还是不知所云。后来,我就直接束之高阁了。我想过几年完成我手上的研究,开始真正研究启蒙问题的时候,我重新去读。再比如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我也是不明所以。许多经典著作跟我无缘。我一开始沮丧,后来就想通了。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三四部经典,这三四部经典,你是要反复阅读,烂熟于心的。日后,你每次思考问题,都能从这三四部经典中获得启发与灵感。所以,你要找的就是这三四部经典。这三四部经典,你一看之下,就有相见恨晚之感,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其中的许多观点都击中了你的心灵。你会在心里想,这就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就是我的困惑所在。至于其他经典,未必是你的菜,且待来日。不怕你笑话,至今我也没有翻过康德的三大批判。因为他所研究的问题,并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但是,哪一天我的问题跟他的问题勾连起来了,我一定会迫不及待地翻开他的著作。这是我的想法。”
马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