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4S店保养后,杭州电动车车主傻眼:这种做法已成行业潜规则?

“为什么我的车送去4S店保养维修之后,续航里程下降的这么厉害?”
这几天,小时新闻接到了很多威马车主的疑问和投诉:原本实际续航能力200公里,送到4S店检查后只能跑120公里了;车子显示充电60度,但实际只充进去47度电。
4S店到底对车作了什么手脚?小时新闻记者进行了调查。
实际充电量与车机数据相差13度
充电打了“折上折”
王先生的威马是2020年1月在杭州城北威马店(该店目前已经关闭)买的,是一辆首发创始人版EX6 PLUS,该车的官方续航为505公里,锂电池组的容量为69kWh。
购车初期,王先生并没有发现问题,或者说因为购车随车赠送有一张8888度的充电卡,前期不用自己承担充电费用,所以没有在意充电以及续航的问题。
真正发现问题是在2022年1月,当时送的充电卡消耗完了,王先生发现付费充电的度数和车机标的度数总是不太一样,比如车机显示本次充电60度,但他实际只付了50度左右的电费。
3月1日上午,记者和王先生来到云栖小镇龙轩大厦特来充电站,实地进行了充电尝试。当时车辆显示还有11%的电,花了48分钟充到99%,充电桩显示本次充电总度数为47.685度;但车机显示本次充电量60kWh,整整亏了近13kWh的电量。
图片
图片
王先生表示,自己的车子2020年5月送到4S店进行了售后维修,从维修工单上看售后对车辆做了BMS升级(电池管理升级),怀疑车子就是那时发生了改变。升级后发现续航里程明显缩短,原来可以行驶续航是打7折的情况,可以开到300多公里的样子,如今充满电300公里已经跑不到了,车况还是只有两年4万公里的新车,冬天的续航缩水更加夸张,只能跑到220公里左右,续航缩水50%之多,着实让人有点郁闷。
不仅这一次,几乎每一次的充电都有类似充电数据不符的情况,就拿2021年12月27日为例,这一次充电是几乎开到没电的情况下进行充电的,车机显示充电量是67kWh,实际付款的度数是55.68kWh,两者相差有12度之多,这还不包括充电过程中的线损,以及充电的加热包的用电亏损(每小时在1-3度左右)。
图片
续航里程从200公里下降到120公里
保养回来续航里程打了6折
宁波车主姜先生的威马EX5更加让人揪心,本身买的是威马EX5 400公里的续航,正常行驶的折扣续航是200公里,已经打了5折。
“车辆保养维修检查回来以后,续航里程明显下降了。”姜先生表示,在此次保养后,车辆的满电电压从原来的408V降至400V以下。“综合工况为400公里的车型,现在基本上只有120公里左右的续航,这不是7折已经是3折了。”姜先生现在来回上下班的路程是20多公里,一周要充电两次才能满足5天的正常上下班续航。从使用上来看,这绝对是车主先生所始料不及的。
有的车主更是出现在充电过程中,车机显示直接跳电的情况,1秒钟充电5%,这样看来续航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车主们的使用体验。国家电网与车机数据不符,续航开不满,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网上持续发酵
未经车主同意,人为降低电池容量
我们从相关渠道了解到,许多车主对威马汽车都提出了“锁电”的质疑,事件正在持续发酵,官方选择不回应引发了车主的众怒。
记者从车质网的投诉平台上查询到,关于威马汽车的投诉,几乎都是这样的字眼:威马EX5续航里程缩短影响正常使用、威马EX5升级后车辆无法充满电导致续航下降、威马EX5车机系统升级后续航下降强制锁电。
图片
相关车主之间经过沟通和交流,认为威马汽车在进行“车辆检查”的时候,未经车主同意,人为地将电池容量降低,造成原本350公里的续航能力,只能跑到300公里甚至更低。车主甚至提供了车辆充电99%状态时,“全面检查”前后截然不同电压差的车辆信息显示图片以作为“锁电”证据——升级后限制了单体电池最高电压,导致电池无法充满,就是所谓“锁电”。
这样的“锁电”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威马的EX6、W6这几个在销的热门车型上。
销售表示不知情
续航缩减问题一直存在
图片
记者来到了拱墅区石祥路威马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从销售口中得知,他们目前并不了解“锁电”这样的情况,新能源车的续航打折情况,一直以来都存在,续航里程的缩减基本都在70%左右。按照销售的固有的口径来看,威马相关热销车型,续航里程的缩减也都是正常的情况。
至于为什么会通过升级来进行“锁电”,威马方面并未做出回应。困惑的车主也只能暗自着急。但有分析指出,威马此举或与电池安全有关。据悉,去年九月和十月,威马EX5发生了四起车辆自燃的事故,如此频发的电池自燃,以及这莫名其妙的锁电,难道就是为了牺牲电池的续航,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
400多名车主联合维权
多方“踢皮球”问题一直不给解决
作为车主之一的米周已经联合了众多存在这样问题的车主联合起来一起维权,米周告诉记者:目前,群内维权的车主有418名,都是出现了这样“锁电”,续航不满的情况。
图片
维权车主透露,在维权事件发生后,威马仅通过经销商电话要求用户进店检测,但由于“进店检测流程和结果不透明不公开”,检测后门店单方面得出车辆“一切正常”的结论。
对此,维权用户并不买账。目前,在黑猫投诉网上,已有超200名车主参与集体投诉,认为威马汽车“未经车主同意,擅自通过升级BMS软件,设定充放电上下阈值以降低电池缺陷隐患,导致车辆续航里程严重缩水”,电池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大批威马用户(目前已600人)投诉7个月以来威马迟迟不回应。1月10日发送律师函以后,包括投诉12315以来,威马公司至今没有开展任何直接对接,没有提供任何有效的解决方案。
“锁电”已是行业潜规则?
小时记者帮持续关注
按照行业习惯,“锁电”是指车企通过改写电动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对SOC(电池荷电状态)进行锁定,进而影响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性能。
为保护电池、延长使用寿命,在电动车市场上,“锁电”已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但其中隐含的问题是,大部分电动车企并未向车主公开“锁电”比例,宣传参数上仍以电池原本容量为标注。也由此,外界担心,部分车企会通过调高锁电比例,来掩盖由技术甚至质量问题导致的电池安全隐患。
“锁电”带来的最直观影响,是车辆续航里程的下降。而在电动车消费市场,续航里程是核心卖点,里程焦虑则是用户尤为关注的消费痛点。续航下降,直接牵动着消费者的情绪。
如果深扒威马“锁电”的原因,大家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威马欲盖弥彰的方式。正所谓“无利不起早”,那么威马汽车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对于车主的维权也一直漠视不管,小时新闻记者帮将为您持续关注。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临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FM93浙江交通之声、北高峰App、钱江都市频道、钱江视频、黑猫投诉等媒体平台再次集结,召开第九届中国(浙江)汽车大会,为广大消费者解忧。
大事小事,难事烦事
有事我来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