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抗原筛查与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最近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新增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且可以买来自测。
图片
一、什么是新冠抗原检测呢?
与核酸检测是查新冠特定的基因片段不同,抗原检测主要是查基因的产物,特定的蛋白质。
这些蛋白质会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通常需要针对不同的变体进行重新设计抗原检测试剂。
它采集标本的方法同样是捅鼻子(也就是鼻拭子)
二、和核酸检测相比的优劣势
1、它有自己的优点:
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士参与,非常快就能出结果(一般10来分钟);由于是检测蛋白质,因此也不会受到疫苗接种状态的影响。
蛋白质比核酸稳定,采集样本这一点更不怕失误。
2、它也有自己的缺点:
结果不如核酸检测准确、早期。
核酸检测时会经过专门的仪器对患者的样本进行复制、增多,因此哪怕只有少量的病毒核酸也能被发现,有助于早期发现,可以在刚刚开始感染就检测出来;
但是抗原检测没有这个扩增的步骤,必须要样本里本身就含有大量抗原,所以是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进行检测,这样既保证大量病毒在复制产生蛋白质,也避免了被自身免疫力清除掉了。
假阴性率就比较高了,阴性也不能排除感染;但阳性基本可以确定被感染,再做核酸,一是为了满足金标准,二也是为了确定是否仍在排出病毒。
3、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
一是核酸检测只能在医院或者专门的核酸点做,还需要等结果;但是抗原检测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做或者自己做,15分钟就能出结果,可以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发现疫情的能力,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疫情的苗头。
二是如前面所说蛋白质更稳定,因为有些人可能因为采集样本的时候核酸被分解了出现核酸假阴性,但是抗原可以阳性,对于防控人群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让某些核酸假阴性的患者更早被发现。
以上两点都是抗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的有力补充的点,有助于提高早发现疫情的能力。
三、这个政策意味着什么?
抗原检测在国内首批是在2020年11月,不过当时抗原检测准确率很差,大概30%,国内直接没让做,厂家全部转战海外市场了[1],还有通过欧盟认证的。
图片
然后在21年2月,有人提出可以考虑使用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测试[2]。
图片
现在国外也用了很久的抗原检测了,一款在捷克共和国测试的中国抗原检测产品,经过试验发现总体敏感性为76.2%,特异性为97.3%;
在抗原检测“漏诊”的 39 名患者中,有 36 名不含活病毒。对此进行调整后,敏感性增至 97.7%。[3]
图片
这个数据就已经非常好了,被采纳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们再看看文件:
适合人群:
(一)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第一条代表基层医疗可以接发热患者了,并且具有开展检测的能力。这么多次疫情反弹,基层失守不止一次了。增加基层的检疫和发现能力,无疑是对目前疫情形势来说是有利的。
第三条自测也是能让更多人及时被发现。
对于「动态防疫」进入了新阶段。
我们再看处置措施:
1.针对抗原检测阳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立即向辖区疾控部门报告,由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抗原阳性人员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2.针对抗原检测阴性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予以对症治疗、嘱其居家观察,自就诊当日起连续5天每天进行一次抗原检测,避免社交活动,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抗原结果一直阴性、直至症状消失的,可不采取其他干预措施。抗原结果一旦阳性,阳性人员需立即向所在社区(村镇)报告,由社区(村镇)联系急救中心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将其转运至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使用后的采样拭子、采样管、检测卡等装入密封袋一并转运至医疗机构作为医疗废物处置。
其实这一点上和现在并没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