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古今中外的植树节丨富弼:“走后门”的书信要“阅后即焚”

新知社
古今中外植树节
图片
“从君种杨柳,夹水意如何。准拟三年后,青丝拂绿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种柳三咏》,道出了中国自古插柳植树的传统。又有一句民间俗语“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说的是清明时节春雨纷纷,正是苗木萌发抽芽的好时机;加上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教民稼穑,民间“戴柳插柳”的氛围助推——在我国,清明植树的习俗很早就已形成。
而要追溯习俗的起源,通常要把植树第一人的“勋章”颁发给西魏、北周时的名将韦孝宽。相传韦孝宽在担任雍州刺史期间,发现辖区内官道上的土台,常常经不起雨水冲刷坍塌。这些土台本是为了标记路程、每隔一华里就花劳力垒起,却因为坍塌流失,要耗费更多的劳力维护。于是他下令改造雍州境内所有官道,原本设置标记和计程的地点上,用种植槐树代替土台。树木不仅能起到土台原本的作用,还能防止水土流失,甚至为过往行人遮蔽烈日。
近代植树节的提倡者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为解决内布拉斯加州沙尘灾害的问题,莫尔顿于1827年提议,要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他的提议被采纳后,对内布拉斯加州的环境改善成效显著。1885年州议会正式确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即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
我国法定意义上的植树节日期设定于3月12日。这个日期的设定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孙中山先生生前曾倡议以每年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植树节,全国各级政府、学校举办植树典礼并参与种植劳动。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三周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把他逝世的纪念日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2月,我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决议,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法定植树节。
野草堂
晒嫁妆
图片
母亲那个年代流行晒嫁妆。她告诉我,结婚时姥姥给她准备的十套被褥嫁妆,一度震惊了十里八村来看热闹的人。
那些被褥是姥姥准备了一年的成果,从被面花色的选择到棉絮柔软程度的把控,姥姥都做到了极致。那个年代,有几家人嫁女儿能陪送这么多被褥啊,而且都是绸缎面的被褥,绣着龙凤呈祥、百年好合、喜上梅梢、幸福美满的图案,红黄蓝绿,阳光一照,美不胜收,像极了出嫁那天母亲羞涩的面容,带着掩不住的喜气。
婚礼后的第二天,母亲就骄傲地把那些被褥晒在院子里,占据了院子里的半壁江山。来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看着那细密的针脚、光滑的绸缎面,赞美声不绝于耳:“看这针脚,真细密!”“看,这花色也漂亮。”“摸起来好舒服啊!”“等我女儿出嫁,我也要按照十套被褥的标准准备嫁妆。”母亲听着这些赞美声,眼睛都笑得眯成一条线。
即使过了晒嫁妆的日子,仍有人家专程来看母亲的嫁妆。对那些亮丽的颜色、柔软的触感爱不释手。多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持着在阳光晴好的日子翻晒嫁妆的习惯。那些棉被里的棉絮经过岁月的洗礼,早已有了沉甸甸的痕迹,但那绸缎被面还是鲜亮得耀眼,阳光一照,那百合、喜鹊都像活了一样,能把母亲再次带回当年的婚礼现场。
我结婚那年,母亲也曾想要按照十六套被褥的规格准备嫁妆,可我是远嫁,邮寄这么多被褥不太现实,再加上我的一直坚持,母亲最后不得不妥协,只给我准备了六套被褥作陪嫁。但她依旧按老规矩做足了准备:绸缎要买最好的,花色不能重复;棉花都是自己亲手种的,挑颜色纯白的弹成棉絮;做被褥的丝线一定要买够五种颜色,寓意着五福临门、福气无边……
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几次搬家,这些被褥嫁妆一路作伴。阳光晴好的日子里,我也会和母亲一样把它们搬到阳台上去晾晒。远远望去,五颜六色,漂亮极了,那些被面上的花、鸟,在阳光下也像活了一样,让每一个平凡的烟火日子充满了鸟语花香。
十日谈
烧枕木
图片
坐在高铁上,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不禁感叹着中国速度,从心底为我们的人民铁路叫好。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那时铁轨上的路枕都是木头做的,所以叫枕木。
木质枕木虽然是用沥青浸泡过的,但依然比较容易损坏,需要定期更换。有时候我们也会向工务的师傅们要上一两根破损的旧枕木,用来做引火的木柴。唐山大地震后,车站所有职工都分到了几根较完整的枕木,用来搭防震棚儿。
那时,我在塞外工作,冬天很冷。一进十月份,家家户户就要劈柴生火取暖。因为枕木是用沥青浸泡过的松木制成,如果劈得细一些,用一点儿纸就能很快引燃。这对于有孩子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可谓是神助手。为了节省时间,我还去农机站花15元买了一台小型的电动鼓风机。
一天,我回去晚了,就想只用枕木柴煮方便面一定会很快。那个方便面虽然只是大红门出的简装面,可绝对是当年的奢侈品。面下好了,看着孩子们有点儿等不及,我就打开了鼓风机。只听呼呼的声响中,伴随着红红的火苗儿蹿起,一串串一片片黑色的烟灰腾空而起,然后又飘飘洒洒地落下。一时间,我们娘儿仨身上、头上、脸上全是烟灰,锅里、面上也是厚厚的一层。我先是一惊,然后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未落,只听七岁的儿子哇的一声哭了:“妈妈,你还笑。面条上全是黑沫沫儿,这还能吃吗?我都快迟到了。”只能怨我心太急,弄巧成拙,忽视了沥青枕木柴的“强大”。
如今轨枕已换成了坚固耐用的水泥枕,枕木也成了记忆中的前尘往事。但想想过去的苦中作乐,更觉今日甜。
挖历史
“阅后即焚”的请托
图片
富弼是北宋时的著名宰相,被范仲淹誉为“王佐才也”,以为官清廉著称。《宋史》称赞他公忠直亮、临事果断,“有大臣之风”。然而,富弼的一封书信真迹,揭示了“一代名相”的另一面。
信是富弼亲笔所写,内容不长,收信人的姓名、职务等已不可知:“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城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从信的内容来看,无非是请收信人“关照”自己的儿子。至于“关照”什么,信中没有说,大概也不便说,但后面特别强调的一句话似乎揭示了缘由:“此亦乞丙去。”用现在人们常用的话说,就是“阅后即焚”。
显然,这封信所托的大概是一件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事情。之所以特别强调要“丙去”,是因为富弼书信的内容涉及当时法律上的一个行为:请托。
请托是以打招呼、拉关系等方式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即人们常说的“走后门”。它与一般的行贿有所不同:行贿是“有事之人以财行求”,请托则仅仅是“从主司求曲法之事”。由于二者的手段不同,因此处理也不同。
《宋刑统》沿袭《唐律》,专门规定了“请求公事”一门,明令“诸有所请求者,笞五十,主司许者与同罪;已施行者,各杖一百”。
富弼再三要求收信人阅后烧毁信件,显然是担心落下请托的罪证。
河南手机报综合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等(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