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点评|2022年“稳增长”实现开门红——1-2月经济数据点评

图片
在“稳增长”政策的有力推动下,2022年1-2月国民经济恢复显著好于预期,为全年经济的平稳运行开了个好头。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工业平稳增长,投资大幅回升,消费明显反弹。具体来看,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两年平均增速比2021年加快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比2021年加快7.3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8.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6.7%,比2021年12月份加快5.0个百分点,比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尽管如此,世界局势动荡,国内疫情反弹,经济能否持续复苏仍待观察,“稳增长”政策还需加快步伐落到实处。
01
工业生产保持较强韧性
2022年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环比增长.34%,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加快,且与2月制造业PMI走势一致。工业生产自2021年9月探底以来平稳回升的态势进一步明确。三个因素推动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是1-2月基建投资发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二是外需持续回暖对我国出口商品制造和生产有较大支撑;三是在疫情中我国工业生产率先恢复至常态化运行水平,具有较强韧性。此外,芯片短缺继续改善带动汽车生产增速进一步扩大亦对工业生产有所提振。
图片
在稳增长基调下,环保限产政策亦有所放松,使得中上游耗能较高的行业增长加快,但部分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增速有所放缓。从主要行业增加值来看,除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2.9%之外,其余行业均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7.8%,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从主要产品的产量来看,粗钢、生铁、钢材、水泥和焦炭分别同比下降10.0%、10.8%、6.0%、17.8%和7.6%。燃油轿车和SUV的同比增速分别进一步加快至10.6%和21.2%,有利提振了汽车生产。新能源领域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新能源车、核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同比增长150.5%、9.6%和6.5%。
2022年前2个月,工业生产的结构性调整继续有序推进。一是中高端制造业发展继续保持较快步伐。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4.4%和9.6%,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9和2.1个百分点。从具体产品看,工业机器人和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9.6%和26.4%。二是私营企业增速继续快于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和境外资本企业。
2022年一季度至上半年,在稳增长政策有效支持、基建投资快速推进和制造业投资强势之下,工业生产依然有望保持稳定的需求和较高的景气度。
02
消费持续反弹面临挑战
2022年前二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低位反弹。6.7%的增速创下自2021年8月以来的新高。多重因素推动消费明显反弹。一是春节假期带动商品类和服务消费提升效果显著。二是冬奥引发消费热潮。三是俄乌冲突推升石油制品类消费大涨。四是汽车销售回暖。
从1-2月的具体销售商品来看,春节冬奥相关消费活跃,升级商品表现出色,汽车消费进一步改善。其中春节假期带动餐饮、饮料类和烟酒类分别增长10.1%、11.4%和13.6%,带动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8%,结束了长达半年负增长的局面;冬奥热掀起吉祥物和冰雪运动装备类等奥运周边商品的网购热潮,助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12.3%;升级可选商品中,与春节关系密切的金银珠宝类增长19.5%,与收看收听冬奥比赛关系密切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7%,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1.1%,日用品类增长10.7%;俄乌军事冲突导致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大涨,推升石油及制品类大增25.6%;受芯片改善和需求回暖,汽车类增长3.9%,时隔7个首度正增长,拉动整个消费1.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家具类成为唯一拖累消费的商品,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具体表现之一。
图片
展望一季度,消费持续快速恢复仍存在较大挑战。一是3月全国疫情反弹较1-2月更为严重,部分重点消费省份和城市的封锁措施较为严格,对服务性消费冲击较大;二是疫情反弹对就业影响较大,导致居民对未来的收入预期较为谨慎,短期内防御性储蓄或将重新上升,消费动力不足;三是房地产市场疲软继续拖累相关消费。稳增长基调下,扩内需政策还应落到实处。
03
两大投资成为稳增长的关键推手
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成为今年稳增长的两大推手。1-2月,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回升。从三大投资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1%,制造业投资增长20.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7%。此外投资结构继续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34.4%,仍然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2.7%和16.0%。
基建投资如期反弹。一是财政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今年前两个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累计发行8775亿元,去年同期没有新增专项债发行。二是项目建设速度加快。1月以来,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公布2022年重大项目的投资计划总额超过30万亿元,项目清单发布时间比以往年份早了2个月左右的同时开工也早于往年。三是部分传统基建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有所加强。1-2月,水利管理业、信息传输业方面的投资分别增长22.5%和15.2%。社会民生领域的教育和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9.8%和29.3%。随着专项债和项目建设继续加足马力地推进,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地方隐性债务监管也将起到一定制约作用。
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势扩张步伐。一是外需持续旺盛,对中国出口有较大支撑。二是减税降费政策效果显著,民企经营状况持续改善推动投资热情高涨。三是政府层面对制造业贷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贷款便利度进一步加强。不过成本压力或将在一定程度制约制造业投资的上行空间。
尽管房地产投资回到了正增长区间,但短期内房地产投资将保持弱势,离全面回暖尚有距离。
图片
展望一季度,当前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仍然加大。国内多地疫情大幅反弹,受俄乌局势影响,部分企业成本上升的压力犹存,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仍比较突出。同时针对上述问题,稳增长政策需要对症下药并加快落地。
作者简介
罗奂劼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首席动态|连平首席接受央视直播采访谈宏观经济数据和下半年中国经济
2021-07-23
图片
百舸争流 奋楫前行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20-2021)
2021-07-22
图片
首席动态 | 连平: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进一步高水平改革开放
2021-07-21
图片
通胀不堪承受:美国可能放松对华关税?
2021-07-20
图片
“碳关税”要来了!中国“碳交易”市场有望提速
2021-07-19
图片
每周流动性数据观测 2021年7月12日-7月18日
2021-07-19
图片
合作事宜请联系
dzc014652@xinhucaifu.com 邓老师
免责申明: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植信投资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院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相关资产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出现波动。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研究院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研究院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研究院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为研究院对经济和金融形势做出的主观判断,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研究院或研究院员工无法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务必注意,其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研究院或研究院员工无关。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作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报告版权仅为植信投资研究院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研究院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植信投资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若研究院以外的机构(以下简称“该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应自行联系该机构以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或进而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各类资产。本报告不构成研究院向该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研究院及研究院员工亦不为该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所载内容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