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顺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北京城破之际,崇祯皇帝带着太监王承恩逃到了北京附近的景山。崇祯皇帝从景山眺望北京城,北京城内已经乱做一团,文武百官正在欢迎李自成。崇祯皇帝眼见无法扭转败局,也不愿意逃到南方,于是找了一颗歪脖子树,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随着崇祯皇帝上吊自尽,明王朝正式成为历史。
崇祯皇帝去世之后,明朝并没有像北宋那样,保住南方的半壁江山。崇祯皇帝去世之后,明朝彻底灭亡,历史上的“南明”始终没有到来。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南明这个朝代,明朝的“尾巴”依然延续了十几年。
崇祯皇帝去世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在南方扶植明朝王爷建立多个政权。比较著名的有朱由崧的弘光政权、隆武政权、鲁监国政权、永历政权等四个政权。这些政权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也没有直接承继关系。这些政权最后都先后被清军攻灭。历史上将这些政权合称为南明。南明并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多个政权的合称。与其说南明是一个朝代,不如说南明是一个时代。
明朝灭亡之后,天下分成三股势力,分别为农民军、清朝、南明。南明四个政权的整体实力并不弱,至少要强过清军。南明四个政权不仅占据了南方经济区,江南依然有几十万军队,而且后期还有农民军支持。但是南明的四个政权并没有通力合作,而是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攻讦。由于南明四个政权不能精诚合作,白白消耗了力量,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从1644年到1662年,南明各个政权共存在了18年时间。
南明四个政权在18年的时间里共出现了4位皇帝,2位监国。南明的4位皇帝分别为朱由崧、朱聿键、朱聿鐭、朱由榔,2位监国分别为朱常淓和监国鲁王朱以海。这4位皇帝和2位监国最终的命运如何呢?
朱由崧是南明的第一位皇帝,也是南明最具有正统地位的皇帝。如果朱由崧有足够的才华和手腕,极有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真正南明政权。朱由崧称帝南京,继承了明朝的正统,国号依然为明。朱由崧建立南明之后,南方各省、政治力量基本上以朱由崧为正统。朱由崧称帝之时,得到江南几十万大军的支持。此时的环境虽然非常复杂,如果朱由崧励精图治,极有可能振兴明朝。但是朱由崧登基之后,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却彻底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朱由崧在位8个多月的时间里,只顾自己吃喝玩乐,将朝廷大事抛之脑后。朱由崧对内不能改变朝臣相互倾轧的局面,对外不能抵挡清军的进攻。朱由崧将朝政大权授权给马士英、阮大铖等人,自己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马士英、阮大铖利用手中的权力卖官鬻爵,使得弘光小朝廷腐败不堪。
1645年,清军接连攻陷南方重镇,弘光政权的领土不断被压缩。1645年5月15,清军攻陷南京,朱由崧逃走。5月22,朱由崧的随从将其劫持,献给了清军。此后,朱由崧被押解到了北京。1646年5月23日,朱由崧等17位明朝宗室被清军斩首。朱由崧本来可以当一个太平王爷,结果却遇到了农民起义。朱由崧本来没有帝王之才,却被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无才又无德朱由崧自然难堪大任,最后只能兵败身亡。1657年,永历皇帝追谥朱由崧为安宗简皇帝。
朱由崧被俘虏之后,邹太后命令朱常淓监国。朱常淓并没有监国之才,也只是一个酒囊饭袋。1645年7月6日,朱常淓投降清军。朱常淓投降之后与朱由崧等人一起被押解到北京,并于1646年5月23日被斩首。
弘光政权覆灭之后,宗室朱聿键于福州正式称帝,改元为隆武,暂时定都在福州。朱聿键建立的政权被称为隆武政权。朱聿键在南明的4位皇帝中算是最有志向的一位。朱聿键希望自己能够像刘秀一样重建大明政权。朱聿键虽有大志,却没有真正掌握实权。隆武政权的实权掌握在郑芝龙等人手中。
朱聿键对内没有掌握实权,还要与鲁王政权争正统,对外也无法抵御清军的进攻。由于清政府的剃发令引起了江南百姓的强烈不满,反清形势一度出现了高潮,有利于隆武政权北伐收复失地。但是郑芝龙并不想北伐,只想割据福建一带。由于朝内权臣的掣肘,朱聿键错过了这次北伐的良机。清军稳定后方之后,开始进攻隆武政权。1646年10月6日,朱聿键逃到了汀州,后来在汀州府堂被射死。也有资料记载朱聿键绝食自尽。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朱聿键都没有得到善终。
朱聿键去世之后,朱聿键的弟弟唐王朱聿鐭在广州称帝,改元为绍武。朱聿鐭称帝之初,一直与永历政权争正统。绍武政权甚至和永历政权兵戎相见,双方交战于广东三水一带。
朱聿鐭与朱由榔自相残杀之际,清军趁机进攻朱聿鐭。李成栋派内应提前进入广州城,然后引清军主力进城。广州城破之际,朱聿鐭乔装打扮准备逃走,结果被清军抓获。朱聿鐭被俘虏之后,倒是非常有骨气,拒绝清军的粮食和水,最后自缢而亡。朱聿鐭自杀之后,又有20多个藩王被诛杀,朱由榔成为南明唯一的皇帝。
鲁王朱以海于1645年7月18日正式出任监国一职。朱以海监国以后,也面临手中无兵,朝中大臣倾轧,宗室争夺正统的问题。朱以海手中没有嫡系军队,只能倚重手下大将。朱以海监国之后,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朱以海需要跟朱聿键争夺正统地位,由于朝中多数大臣主张尊隆武帝为正统。朱以海不得不宣布退位,返回台州。此后,绍兴政权内部的张国维等人反对拥立隆武帝为正统,朱以海再一次监国。
此后绍兴政权和隆武政权再一次争夺正统地位,双方相互倾轧,导致抗清力量减弱,而且朝政更加腐败。隆武政权覆灭之后,朱以海的势力大大增强,威望也大大增强。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开始转为支持朱以海。朱以海一时间成为可以与清军、永历政权抗衡的政权。朱以海逐渐控制了浙江和福建一带等,势力一度达到了苏南一带。南明形势大好之际,南明政权再一次爆发了内讧,大大损耗了力量。清军趁南明政权内乱之际,再一次南下,并且击败了朱以海的部队。朱以海失败之后,退守到了舟山一带,后来退守到了金门。1662年11月13日,朱以海病逝于金门。朱以海也是南明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君主。
隆武皇帝朱聿键被杀之后,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监国,同年11月18日称帝,改元为永历。朱由榔从登基之初就与其他政权争夺正统。朱由榔登基之初与绍武帝争夺正统,后来又与朱以海争夺正统。在清军的打击之下,朱由榔的永历政权也摇摇欲坠。但是大西农民政权李定国和孙可望部转为支持朱由榔。清军内部的李成栋、耿精忠等人也纷纷反清。由于农民军的支持,永历政权逐渐稳定下来,而且延续了16年之久。
随着清军集中力量南下,以及永历政权内部争权夺利,永历政权的统治区域逐渐被压缩。1661年,清军攻陷了永历政权最后的根据地——云南。云南被清军攻占之后,朱由榔逃到了缅甸,被缅甸收留。吴三桂率领军队攻入缅甸,逼迫缅王交出了朱由榔。1662年,朱由榔被勒死于昆明,终年40岁。
如果南明的4位皇帝和2位监国能够摒除自身的一些缺点,能够精诚合作,以南明的经济实力以及农民军的支持,虽不能说一定打赢清军,却可以延续南明的寿命。可惜南明的多数皇帝(监国)都不靠谱,加上内讧严重,最终被清军各个击破,各个皇帝也大多不得善终。
查看原图 6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