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职大老师冷桂军跨界成昆曲传播者,让“云上昆曲”火到欧洲…

这个春天,
苏州又一次被疫情打乱了节奏,
进入“循环”。
但“云上昆曲”依旧大放异彩!
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冷桂军,
一个专攻古典文学的“教书匠”,
但又酷爱昆曲、传承昆曲的“艺术匠人”,
开设线上昆曲教学、
学子遍布中国和海外。
这位“行走在昆曲艺术道路上的跨界匠人”说,
口罩
遮不住昆曲的魅力
也挡不了大家学习和喜爱昆曲的热情!
图片
“庭树不知人去尽,秋春还放旧时华。多情唯有池中鲤,犹为离人护落花。”
苏州市职业大学兰芽昆曲研习社常常有这样的画面,学生们正埋头练习经典的昆曲曲目,苏州市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学院副教授冷桂军站在学生前正教着唱念的技巧,他面前的学生们认真地模仿冷桂军的姿势,颇有一番老练的味道。
图片
冷桂军告诉看苏州记者,在疫情期间,学生校外活动时间和空间受限,所以在校内组织兰芽昆曲研习社的学生教学唱念技巧、昆曲化妆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学生们有学会化妆的,也有学会一段表演的,也因为丰富的活动,收获满满,喜爱上昆曲这个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现在兰芽昆曲研习社的学生人数大约20多个,个个对学习昆曲充满热情。”也正是因为看到学生们学习昆曲的劲头,他决定在这个特殊时期采取特殊办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感受昆曲的魅力。
据了解,在2021年11月,由冷桂军主持“江苏省政协第十五届’戏曲走近大学生’苏州科技大学启动式”在学校官网线上举行。并线上播放了苏州昆剧传习所、苏州市职业大学兰芽曲社、苏州华邦视觉艺术有限公司和苏州兰芽昆剧团为此联合演出和制作的昆曲专场剧目的录像。
图片
图片
根据该活动的苏州科技大学主要负责人、苏州科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王玮介绍,昆曲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她告诉记者,苏州科技大学一直坚持为学生开展各项传播昆曲美学,发扬传统文化魅力的活动。
苏州科技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路海洋向记者解释,当时昆曲录像在学校的团委官网循环播放后,得到了学生们热烈的反响。他表示并不惊讶学生会这么喜欢这个录像,“我们学校开设了很多与昆曲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营造了宣传、传播,发扬昆曲美学的氛围。我们的学生们对昆曲是熟悉的,并且是真正喜爱的。”路海洋说。
图片
据悉,自疫情爆发后,冷桂军一直在积极努力的开展各种线上的昆曲交流活动,参与了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青年文化使者苏州传统文化线上教学活动,指导英国女中音歌唱家菲比·海恩斯学习昆曲唱腔。菲比·海恩斯向记者表达了对昆曲的喜爱,同时她感慨学习昆曲比她预想的更难。但这也丝毫没有动摇要坚持学习昆曲唱腔的决心。据了解,该线上教学活动已经开展了两期,目前还在持续中。
图片
冷桂军说:“疫情不会永远在,但确实担心因为疫情会冷却大家对昆曲的热情,所以即使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我也会持续性地展开线上活动和教学课程,拉近大家和昆曲的距离。”
图片
冷桂军对记者解释,文学所反映的疫情,归根结底,是反映疫情的人,而昆曲最善于以情动人。所以在疫情期间,他积极探索苏式疫情下的昆曲美学,让更多人熟悉和喜爱昆曲的同时,他坚持为兰芽剧团与苏州市儿童少年基金会合办的贫困儿童兰芽小昆班开展教学,并且新增了草桥小学兰芽小昆班。
图片
图片
记者了解到,冷桂军组织为贫困儿童教学昆曲已经持续十几年,在疫情期间也没有落下教学课程。“为了让贫困儿童有机会学习昆曲,感受传统文化,并且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了现在。很欣慰,现在越做越好,来学习的贫困孩子们也特别开心。”
图片
冷桂军强调说, 昆曲不仅仅是老年人钟爱的文化,也应当让更多年轻人热爱这个文化瑰宝。而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形式让年轻人对昆曲产生兴趣是他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他告诉记者,最近他和学生们在研究如何将昆曲元素融进“剧本杀”,让学生们在昆曲唱法、戏服、化妆等传统内容的学习之外,还能通过“游戏”的方式了解昆曲并喜爱上昆曲。
图片
戴着口罩没有减却人们对传统昆曲的热情,冷桂军很欣慰:“应对疫情,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需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反思功能,规范和调节作用,激励和凝聚意义,透显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藉由昆曲此类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看苏州专稿 文/包佳佳】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