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伊斯坎德尔-M导弹诱饵弹现出真身,牺牲自己提高导弹突防概率

俄乌战争中,俄军动用了大量的伊斯坎德尔系列导弹攻击了乌克兰各重要目标,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突防成功率非常高,使得乌克兰军队装备的S-300V与S-300PS导弹基本上没什么建树。在高突防率的背后,则有一种鲜为人知的装备在默默起作用,这就是诱饵弹,伊斯坎德尔很早就宣称装备,但其真容一直未显,直到近日网上曝出的图片中,乌克兰人展示了一种奇特的弹头,这才使得我们看到他的真容。
图片
图片
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是在导弹总设计师涅波别季梅耶领导下以奥卡弹道导弹为基础浴火重生的结果。毕竟奥卡导弹被美苏签订《中导条约》硬逼着销毁让谁都得郁闷。于是总师干脆带一帮人重新研制9K720导弹系统,配备的9M720导弹于1991年在位于里海沿岸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靶场进行了首次试射,2001年研制结束,命名为伊斯坎德尔(亚历山大大帝阿拉伯语名字:人类保护者),还发展出了外贸型伊斯坎德尔-E,射程在50-280千米。但这还不是俄军最希望的性能,于是设计师又在其基础上研制了9M723弹道导弹,也就是增加射程、扩大战斗部,从而发展出了俄军自用版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2005年开始试装,2006年通过了军队鉴定,2007年俄罗斯国防部正式决定列装。
图片
图片
伊斯坎德尔-M(Искандер-M)弹道导弹系统型号9K723,配备9M723导弹,雷达版弹长7.28米,光学导引头版6.86米,弹径0.92米,弹重4615千克,战斗部重720/800千克,射程480千米,弹道高度50千米,最大速度2100米/秒,最大加速度20-30G,该弹采用惯导+格洛纳斯制导+图像匹配制导/雷达末制导/光学末制导的制导方式,精度(CEP)30-70米,20-30米(雷达),7.5米(光学导引头),据传也打出过2米精度,打击精度很高,还具有极高的机动变轨能力,头体不分离,弹道全程在大气层内使用气动舵面控制飞行,能够打出M型弹道。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由4辆发射车、4辆运输装填车、1辆指挥控制车、1辆信息处理车、1辆技术保障车和1辆生活保障车组成。导弹发射车选用了MZKT-7930型8×8越野卡车底盘,还可发射口径巡航导弹,称为伊斯坎德尔K。导弹阵地准备时间16分钟,发射起竖至85度20秒,两次发射间隔60秒,预置阵地发射时间4分钟,阵地寿命3年,仓库寿命10年。本次俄乌战争简直就是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表演秀,其巨大的装药量,打击精度与突防能力都给人深刻印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知道弹道导弹在现代立体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突防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威力的发挥,为了尽量增大突防能力,就需要为导弹配备尽可能多的对抗手段,以增大拦截导弹的识别难度,其中既包括机动变轨的手段,也包括隐形化、分导化,以及发射对抗诱饵等,但这些都是在中程导弹以上的才会配备,伊斯坎德尔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近程弹道导弹。在乌克兰找到的诱饵弹实物上有9B899字样,而俄罗斯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AU)的采购清单上曾出现过该设备,据说是由俄罗斯中央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和斯塔夫罗波尔“信号”无线电厂在2008年-2010年左右研制,我们暂且称为9B899诱饵弹。
图片
图片
诱饵本身体积比较小,重量轻,因此即使被弹体投放也不会改变弹体稳性。而要达到掩护目标的目的,必须具有与目标相同的运动状态,洲际导弹可以采用类似大小的重诱饵等来保持与弹头类似的轨迹,但近程弹道导弹可没这空间,因此会选择小型诱饵弹,对弹体直径有很严格的要求。所以我们这次看到的伊斯坎德尔-M的9B899诱饵弹采用锥形头部,圆柱形弹体,仅仅是40厘米左右长,直径可能也就10厘米左右,并没有安装折叠尾翼,而是采用了带有附着多个放射状小尾翼的尾裙布局外形,这种外形结构紧凑简单、可靠性较高,容易装填,但因其底部面积较大,使得底部阻力有较大的提高,摩擦阻力大,因此这种诱饵在释放后也不会跟随导弹飞行太久,属于一锤子买卖。
图片
那么9B899诱饵弹在伊斯坎德尔-M的哪个位置安装呢?俄罗斯人非常鸡贼的把他们安排在了导弹尾部发动机喷口四周的6个圆形发射管内。毕竟弹体侧面开洞还得有作动机构还得保持强度,这都是没用的死重,反倒是安装在尾部往外那么一推或火药一冲就飞出去了,导弹飞行末端发动机也早就不工作了不怕烧蚀,由于特殊弹体设计,该弹很可能具有与母弹基本相同的弹道特性,飞出去还能够和导弹保持类似的飞行轨迹。也就是说一旦导弹探测到敌方防空导弹的锁定,亦或是不管拦不拦截都编好程序定时放出,直接6枚诱饵弹就扔出去了,敌方雷达操作手一定很郁闷,这样必然能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外贸版伊斯坎德尔-E是没这个设计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弹道导弹的弹载诱饵一般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种类型,无源诱饵一般在诱饵弹体内装有角反射体,以达到与弹头相同的雷达反射信号,或者通过充气等达到外形相似,消耗拦截弹,或用箔条淹没弹头信号。而有源诱饵又分为噪声式诱饵和欺骗式诱饵,噪声式诱饵必须配备辐射功率强大的弹载干扰机,但这与小尺寸就没法配合,功率不够就会失去效果。相比之下欺骗式有源雷达诱饵能够将干扰射频能量集中到雷达接收带宽内,产生的与真实目标非常接近的雷达反射面,通过距离、角度、相位、速度及加速度等信息对敌方雷达进行诱骗,使得雷达将其识别成攻击对象,最次也会产生大量的虚假航迹,从而大大消耗防守方的导弹,为真弹头拉开通路。那么伊斯坎德尔-M的诱饵弹属于哪种呢?从图片来看,9B899诱饵弹弹体打开之后内部有大量的元器件,因此应该属于有源欺骗式诱饵,而且其尾部都有烧蚀痕迹,显然这种诱饵尾部可能还会放出红外热信号,以应对敌方红外导引头导弹的打击。如果有必要,伊斯坎德尔-M也完全可以换几个无源诱饵。
图片
苏联时期研制的诱饵
图片
图片
图片
俄罗斯之所以使用9B899诱饵弹,还是为了提高突防成功率,同时应对乌克兰S-300V和S-300PS防空导弹可能的拦截。这样固然获得了良好的作战效果,但也会使这种保密程度很高的弹药完整的落到西方情报机构手中,从而降低伊斯坎德尔面对西方防空导弹的突防概率。显然俄罗斯并不在乎,这也说明他们手里很可能有了新一代的诱饵弹药。要不是实战暴露,我们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看到这种诱饵弹的真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