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三小丫微记录|10分钟,慢生活中的高效率

图片
深晚三小丫在居家办公的过程中感受着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感受着邻里之间的暖心互助。无论是10分钟办好小区出行卡,还是10分钟小区超市送货上门,每一个社区都在想方设法地提供便捷再便捷一些的服务,尽可能消除“非必要不出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三小丫敏锐地观察到这些,用她们细腻的文笔,将这些跑前跑后不辞辛苦的人们,展现在读者面前。
姓名:袁晔
网名:别问我几斤
上午10:38
10分钟不到,我和妈妈办好了“出行卡”
吃完早餐,接到报社发来的采访任务,需要出门完成。正巧,妈妈也走过来和我说,明天要去住院了,让我陪她去物业办“出行卡”。
我所居住生活的小区严格实行“非必要不出户”,但核酸采样、取快递、倒垃圾、就医等和其他特殊情况除外。为了确保这段时间的宣传采访任务正常开展,报社为我们出具了一份公函,凭借这份文件,按照相关规定是可以申请加入出行“白名单”。
这几天来,除了每天下楼做核酸采样以外,按照通知我们是被要求尽量缩短在小区公共场所逗留时间,更别说在小区里走动了。
而如今要办出行证明,需要走一段不短的路。从所住的楼栋走到小区物业管理中心,一路上,妈妈很开心,她一直是个外向活泼的人,和我不停说话:“哟,木棉花开啦,你闻见空气里的清香了吗?”“你看,空气多潮,草地里都长小蘑菇了!”
原以为办手续是件很复杂繁琐的事儿,要费不少口舌,没想到物业人员听完我们的需求之后,很爽快地为我们办起了手续,还一边亲切地询问我妈妈的身体情况,提醒我们路上一定要做好防护,要严格依照要求,“两点一线”地往返必要的场所。10分钟不到,我们就办好了“出行卡”。
11:15
物管人员打起了地铺
测温、出示“四连阴”和出行证明、做好登记,最后签字的时候,我看见今天办理出行卡的住户还有医生以及那些从事城市保障型工作的人员。
因为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在小区里逛了,所以我特地留意小区那些细微的变化,第一个发现是小区会所一楼的地板上摆放有很多床褥,一问才知道这段时间以来,这些物管人员基本上都睡在会所地板上了,据说不少志愿者也都睡在那里。
而此时会所门口刚好有一位“大白”正弯腰搬运满载的一次性医用防护服的箱子。真的很巧,此时恰好有一片火红花瓣落在他身上,在白色的映衬下,展现出别样的生动与美好。
门口的物管人员核查我的材料后,拉开小区门口的围挡,示意我可以出去了。擦肩而过的时候,听见他跟我轻轻说了一句:“辛苦了,注意防护。”短短一句话,却是那样的温暖动人。
姓名:高灵灵
网名:伟大的高大侠
下午:14:15
超市点对点进小区,太方便了
昨天下午,小区发了一个关于外卖的倡议,大概是说,本小区在志愿者的辛劳工作和住户的积极配合下,各项疫情防控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但也存在一些外卖配送转运时间长和丢失的情况。为了解决“最后一百米”的问题,社区联络了小区内的几个可提供外卖的商户,由这些商户负责将住户点的外卖送至各楼栋货架上,省去一系列外卖进小区流程。
今天,我点开社区工作人员发的消息,发现我们小区一个挺大的超市加入了配送名单中,心中自然窃喜!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加入了超市送货群,并点了两桶12L的纯净水。
不到10分钟,超市送货小哥就在群里@我,告诉我水已经到楼下了。这也太快了!我急忙下楼取货,一边跑一边想:水这种商品既便宜又重,老板会不会不高兴呢?
很快,我就发现我想多了。我翻了翻群消息,截至今天下午3时,已经有80多个住户在超市群点单,品类繁多到让人目不暇接:食品类、生鲜类、百货类……哪怕是一包方便面,超市送货小哥也会欢快回应:“好嘞,马上到。”
有邻居打趣地问:“你这一天要跑多少趟?”小哥回:“50次以上。”正在减肥的我看到这句话,第一反应是:他这么跑,这两天一定瘦了!
对了,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我上午下午都在超市群买了东西,但都忘了付款。下午突然想起这茬,我问老板:“你怎么不提醒我呀?”老板说:“都是一个小区的,这点基本信任肯定是有的,你有空再转账就是了。”
疫情之下,足不出户的慢生活里,我感动于社区对住户生活各方面的保障,重视每一个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小问题,也感动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隔离不隔爱,大致说的就是如此吧。
16:20
木棉花是春天也是煲汤“伴侣”
今天去做核酸采样的时候,发现有邻居在走廊晾晒了一排的木棉花。朵朵火红的木棉花用线串了起来,像极了一串珠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又是一家会煲汤的广东人!我心想,过不了几天我就会闻到木棉花炖排骨或老鸡的香味,到时候如果形势变好,我得厚着脸皮去找这位邻居蹭汤喝。
为了响应号召,小区封闭管理后,居民们基本都足不出户了。去做核酸采样的路上,我遇到的不是“大白”,就是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一名“红马甲”看到我,远远就提醒:“做完核酸采样赶紧回家哦。”而另一方面,他还得不断在小区巡逻。在核酸采样的小广场上,医护人员在忙碌地为居民采样。广场边上,工人正骑着三轮车搬运栅栏,环卫工人正在清扫垃圾。
深圳总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居民慢下来后,他们却步履不停,守护着这座城与城里的人。这大概也是我如此热爱深圳的原因吧。
姓名:王宇
网名:嘿吃早餐去
晚上:18:42
做核酸采样路上的有爱有趣瞬间
终于把今天的稿子交了,我得赶快下楼做核酸采样了。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居家办公生活的这几天,对于做核酸采样总有种别样的情愫。排队的时候,要是不玩手机,不听音乐,认真观察的话,总能发现点什么。
比如:在我排队时,身边有一个热心肠的大妈,她是社区工作人员的好帮手。“刚人家(社区工作人员)说了,旁边那条队只有一个医生(采样),我们这条队有两个(采样),所以就会快点,你可以排我们这条。”大妈尽心尽责地做着上传下达的工作,在大妈的感召下,我也听从招揽排到她的队列了;也有一个“和事佬”大爷,碎碎念,说“没事没事,大家耐心点,耐心点”。
我正排着队,突然社区工作人员疾步从后面走出来说道:“大家往右边靠一靠,靠一靠,让出一条道给残疾人过一下。”听到这里,大家都自觉地往右边靠了一大步,本来不宽的采样通道,瞬间腾出了能过轮椅的空间。两位坐着轮椅的邻居通过时,一边点头,一边道谢。
噢,莫名又被暖到了。这样的场景,并不是什么大事,几乎每天都在深圳上演。邻里之间的有爱,藏在举手投足之间。
19:20
小区和超市悄然间发生了很多“科学变化”
我们小区规定所有居民四天内可以外出两次购买生活物资。做完核酸采样后,我手拿着通行证,迈开了步子朝大门走去。正准备从大门口出去,工作人员突然拦住了我,说道:“这段时间,这里(大门口)只进不出,从侧门才能出去。”听到这里,我暗暗为社区在居民动线上的科学设计点赞。
在我亮出证件后,侧门的工作人员又拦住了我:“别走呀,还要(出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呢。”跟我一起打开证明的居民有六七人,工作人员马上提醒道:“离远一点,大家都离远一点,不要聚集啊。”工作人员极具防疫意识,点俩赞!
后来,我走进超市发现,超市门口不知何时新增了一台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器,所有出入人员的体温在显示屏上一清二楚,省去了工作人员拿额温枪挨个测温的麻烦。
原来,我的小区和超市已经悄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科学变化”。科学防疫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全民工程。有了科学的策略,更应有基层落实,而说到落实,其实就在这些细节中。
走进超市,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肉制品、水果、叶菜,店员们正忙着将食材特价销出。真好,我们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高灵灵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