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书记读|龙廷乡古赟:红军二十一纵队的阳天嶂革命史

【总第2479期】
学好党的历史 | 讲好红色故事
作品:红军二十一纵队的阳天嶂革命史
报送:寻乌县委组织部
图片
古赟
寻乌县龙廷乡党委书记
阳天嶂,海拔1018米,北面属于龙廷乡管辖,嶂顶能观两省三县,绵延的山岭中,蕴含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二十一纵队以阳天嶂为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游击战争。
1928年寻乌三二五暴动失利以后,古柏转移到广东秘密与东江特委联系上了。1928年秋返回寻乌,联络同志,秘密恢复组织。他在阳天嶂找到隐蔽在那里的钟锡镠、邝任农等革命同志,当他得知刘维鈩、赵尚槐等人牺牲的噩耗,古柏不禁失声痛哭。古柏说:“我们的血决不能白流,暴动失败在于我们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我们要继续开展武装斗争,要建立一支游击队,就叫二十一纵队。”
红军二十一纵队成立后,由古柏、钟锡镠、邝才诚等人领导。以阳天嶂大山为根据地,开展打土豪活动。发动全县的农民开展了武装抗租抗债斗争,这就是寻乌有名的打“禾头鬼”运动。队伍平时驻扎在嶂里,白天训练,晚上分组下山到周边村庄发动群众,帮助各地农会建立赤卫队。把枫树排简易兵械厂改建为二十一纵队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同时,还建立了二十一纵队军医院。
1929年11月2日,朱德、朱云卿率领红四军由广东梅县来到寻乌县龙廷乡大田村,召见了古柏、钟锡球等,指示他们进一步扩大革命武装,在红四军的协助下,二十一纵队很快发展壮大。当时有300余人,200多条枪,在阳天嶂建立了较巩固的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恨之入骨,对阳天嶂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多次围攻。在古柏等同志的领导下,游击队员在阳天嶂大山上艰苦的战斗着,坚持着。
二十一纵队在苏区人民的支持下,依托天然屏障阳天嶂大山,与南边广东大信、中和罗屏汉所领导的东江红军游击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他们转战赣粤山水,打土豪,分田地,横扫反动势力,把革命的烽火燃遍寻乌大地,革命形势达到空前高涨,很快形成了以阳天嶂为中心的寻乌南部、包括赣粤边境大部分地区红色割据区域。
1930年 2月11日,红军二十一纵队近300多人,因革命需要全部编入东江红军第五十团。从此,红军二十一纵队离开阳天嶂,熔入中国革命的滚滚洪流。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谢忠英 校对:赖咏娟
值班主任:明心武
编审:李忠生 陈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