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岁宝宝需要补哪些营养素、怎么补?一文说清

养娃就是升级打怪,特别是当宝宝处在 0~1 岁阶段时,「手忙脚乱」是常态。
0~1 岁宝宝的生长发育问题也一直是新手爸妈们最关心的。为了能真正帮助新手爸妈们在养娃路上,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分享 4 个方面的内容:
宝宝的营养状况如何你了解吗?
有哪些核心营养需求?
0~1 岁宝宝需要补的营养素有哪些?怎么补?
为了满足宝宝营养需要,如何做好宝宝的喂养?
宝宝的营养情况你了解吗?
如何了解宝宝的营养状况?我认为比较直观的就是生长曲线加辅食评估。
1
生长曲线:
作为家长一定要会看「体重别年龄」和「身高别年龄」的生长发育曲线的「百分位图」。
我们以 2 岁以下男生的「身高别年龄」图为例:
图片
图片来源:WHO 官网
大家可以看到图右上角有 5 条线,每条线分别有 3 rd,15 th,50,85,97.......
意味着在这个月龄,100 个孩子身高从高到低排列时,身高处在第 3 位,15 位,50 位,85 位和 97 位的男孩子的身高是多少。
通常,只要孩子的身高不低于底下红色的线,我们就认为生长发育没有出现迟缓。
当然,作为父母,需要在不同月龄监测孩子的身高,并且将每个点连接成一条曲线,这个就是宝宝的「生长曲线」。
关注生长曲线,一定要看其「平稳度」。另外,短期内曲线突然上升也不一定是好的,可能和体重上升过快有关~
2
辅食评估:
纯母乳喂养无法直接评估,配方奶粉可以根据奶量评估,之后辅食可以根据膳食宝塔评估,看看宝宝的辅食摄入是否达标。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宝宝对于核心营养素
有哪些需求?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尤其是宝宝的大脑发育。这一阶段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足够的营养(既不能营养缺乏,也不能营养过剩)。
1
能量充足
就是要吃够,但又不能吃太多。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比例要合适。母乳喂养阶段基本不需要担心。辅食阶段,需要注意避免辅食都是纯碳水,需要保证脂肪(供能占 35%~40%)和蛋白质。
其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 DHA,对于 0~6 个月的婴儿是条件必需。对视力(视网膜神经)发育和到大脑神经发育至关重要。DRIS 中,对于孕期和 0~3 岁的人群,DHA 有推荐摄入量的需要。妈妈和宝宝应注意饮食中的优质脂肪酸来源。
哪些食物是优质脂肪酸来源?
主要是食用油和深海鱼,妈妈的食用油挑选上选择以亚麻籽油,核桃油等富含 α- 亚麻酸的油为主,另外可以适量吃松子,核桃作为补充,另外一些深海鱼中也含有 DHA。
孕期和哺乳期妈妈为了获取充足 DHA,应该怎么吃?
根据 FDA 的建议,孕期妈妈可以每周吃大约 8~12 盎司的鱼类,差不多每次 100 g 左右,每周 2~3 次。我国建议是,每周 2~3 次水产,一次深海鱼类,外加每天一个完整的鸡蛋。
除了 DHA,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主要就是汞了,毕竟甲基汞对于宝宝健康有影响。由于汞会经由食物链传递,且在水产中富集,而甲基汞可通过胃肠道轻易被人体吸收,并迅速进入脑部。摄取大量甲基汞会影响胎儿脑部发育,对成人则会损害其视力、听觉、肌肉协调性和记忆力。
所以,如果宝宝每周吃海鲜超过 85 g(3 岁前),那么应当尽可能选择甲基汞含量低的水产,如比目鱼,大西洋鲑,罗非鱼,虾,狭鳕鱼,小龙虾,扇贝,蟹,牡蛎,大西洋黄花鱼,桂鱼, 仓鳊鱼,草鱼、沙丁鱼、鲈鱼、蛤蜊等,且尽量避免选择鲨鱼,旗鱼,方头鱼,剑鱼等含汞量较高的水产。
保证能量供给的同时,也要预防肥胖。早期喂养中,需要注意过度喂养(尤其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建议定期评估生长曲线,不是白白胖胖或者曲线呈现火箭状态就是最好的。婴儿期肥胖不仅增加远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
微量营养素
1. 钙:促进骨骼发育。对于以奶为主的小宝宝来说,这个元素其实不太会缺乏。(无需额外补)(妈妈的钙营养状况虽然不会影响宝宝的钙营养,但是和自己关系很密切,妈妈如何注意钙的补充)。
2. 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送到身体各个器官,包括大脑。铁缺乏,会导致血红蛋白不够,是短期和长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铁缺乏与神经损害相关(不可逆)。
3. 锌:锌是人体内的重要元素,参与很多生理活动,包括免疫和抗感染、生长、创伤愈合等。缺锌可能引起脱发、厌食症、生长迟缓等问题。新版《美国膳食指南》核心 4 中提出,宝宝吃的辅食中,一定要有富含铁和锌的食物。
4. 碘: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对生长发育和神经发育都至关重要。严重缺点会导致克汀病,而慢性缺碘可能会对智力产生负面影响(考不上好的大学)
5. 维生素 A:对视觉供能发育比较重要的营养素。对于宝宝的皮肤健康和免疫发展也很重要。维生素 A 的缺乏近几年关注的也比较多。尤其是对于添加辅食后,需要注意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选择。
6. 维生素 D: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维生素 D 食物来源很少,主要靠晒太阳,小宝宝又不适合长时间晒太阳,所以维生素 D 是在生命早期非常建议、一定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素。
7. B 族维生素:包括 B6、B12、叶酸、胆碱。这些营养素都跟宝宝的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就像我们知道需要从备孕开始补充叶酸,哺乳期同样也建议持续补,保证乳汁当中的含量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
营养素有哪些?怎么补?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1. 维生素 D:
出生后几天就开始补,每天 400 IU,补充至成年,甚至可以终生服用。
维生素 D 特别之处在于,母乳中浓度低,宝宝体内存储量也少,但对于骨骼发育又特别重要,所以通过补充剂补充是最稳妥和高效的方式。
有些朋友说宝宝不是可以通过晒太阳补充么?但晒太阳补充的形式并不稳定,美国皮肤学会建议 0~6 个月的宝宝避免阳光直射,6~12 个月的宝宝必须要做好物理防护,另外维生素 D 的合成还和纬度、季节、天气、是否隔着玻璃有很大关系,所以很难保障,每天额外补充 400 IU 的维生素 D 是稳妥且经济的选择,既安心又安全。
2. 维生素 A:
母乳妈妈关注自己的饮食,多吃深色蔬菜和亮黄色水果,保证动物性食物(包括内脏、蛋黄),尽可能自己满足维生素 A 需求,这样还在喝母乳的宝宝就没必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A 了。
宝宝加辅食后同样注意食物搭配,比如加入西蓝花,胡萝卜,肝泥等富含维生素 A 和 β- 胡萝卜素的辅食,如果辅食能做好,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维生素 A。
是否需要额外补充,与母亲膳食结构,婴儿状态以及婴儿辅食关系很大,不过,家长们也不用担心,正常服用市面上常见 AD 补充剂不会出现维生素 A 过量,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地区可以提倡补充维生素 AD。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3. DHA 和 LCP:
母乳妈妈保证富含 DHA 的食物,奶粉喂养的宝宝注意选择含有 DHA 的配方(注意看含量),添加辅食后也及时添加富含 DHA 的食物。妈妈和宝宝都注意家庭食用油的选择和搭配,实在吃不够可以选择补充剂。
有没有必要给孩子选择 DHA 补充?母乳期关注妈妈 DHA 营养,如果妈妈摄入不足,可能考虑补充 ,哺乳期妈妈有没有必要额外补充 DHA?要自身膳食评估,看看每周是否能满足 2~3 次水产和每天 1 个鸡蛋,如果不够可能需要额外补。
孕期哺乳期妈妈每天 200~300 mg DHA,藻油鱼油都行。
婴幼儿每天 100 mg DHA,藻油鱼油都行,买大品牌。
4. 铁:
加辅食后及时添加高铁食物,孕期有贫血的妈妈更需要关注,宝宝的铁储备可能不足。贫血的宝宝一定要遵医嘱补铁,而当宝宝 6 个月后,宝宝对于铁的需求一下子到达 10 mg,如果辅食没有经过精心搭配,很容易营养不良。
保证铁的摄入,首先是辅食中需要含铁强化米粉,另外瘦肉也很重要。
5. 锌:
锌铁同源,加辅食后注意及时添加动物性食物。
我们需要强调动物性食物的重要性:铁、锌、B 族维生素、维生素 A 的重要来源,保证脂肪供能(增加能量密度)。
我个人观点是,动物性食物无法保证,可能需要补充锌。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6. 钙:
保证奶量一般不会缺。加辅食后需要注意一岁前仍然以奶为主。
奶量:1 岁前:600~800 mL
7. 碘:
母乳妈妈需要吃碘盐,国内配方奶一般无需担心碘缺乏,国外品牌需注意。加辅食后经常使用海带、海藻。家庭用盐使用碘盐,妈妈每天 6 g 加碘盐,外加每周一次海带,紫菜,淡菜等。
切记,除非有医嘱,否则妈妈不应该吃无碘盐。
如何在宏观层面做好营养补充:膳食指南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如何做好宝宝的喂养?
图片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1. 注重孕期营养,孕期妈妈的营养状态是宝宝营养的储备和基础。
「生命早期 1000 天」的概念,我们默认从孕期,宝宝的生命已经开始,而这个时候的营养状况对之后影响极为密切,从孕期开始的营养不良,极大程度影响宝宝之后的健康程度。
2. 尽可能久地母乳喂养(建议 ≥ 6 个月)。
除了维生素 D 以外,母乳中含有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几乎所有营养。除了之前所提到的营养素以外,现如今对母乳的研究发现了越来越多生物活性物质,比如母乳低聚糖(HMO)、乳铁蛋白、骨桥蛋白(OPN)等。
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和宝宝的亲密链接也是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重要因素。
母乳妈妈注意均衡膳食,比如膳食中维生素 A、碘、DHA、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能够直接影响乳汁中的含量。
及时纠正营养素缺乏:比如妈妈自己存在贫血的,一定要及时治疗,妈妈身体储备不足意味着原料不够,宝宝获得的可能更少。
3. 合理的辅食添加:
(1)避免过早或过晚:比较建议的辅食添加时机:6 个月左右,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就可以加辅食了:
能独自坐下或者支撑下坐下
宝宝有吞咽食物的状态
宝宝试图抓取东西
大人吃东西,宝宝会有吞咽和想吃的表现
(2)强调动物性食物的添加:包括铁、锌、优质脂肪、维生素 A、B 族维生素
(3)注意辅食的食物选择和饮食结构:合理搭配、种类丰富,当心环境污染
4. 定期体检,关注宝宝的生长曲线。体重增长不良与体重增长过快都需要关注。
5.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合理使用膳食补充剂:
该补的要补,比如铁,维生素 D
无需补的也不要多补:比如钙
根据个体饮食状态选择适合的补剂产品:比如混合喂养 VD 的补充剂量,维生素 A 是否需要补,要不要补 DHA 等
内容合作专家 沈夏冰
中国首批注册营养师
审核专家 徐敏洁
中国注册营养师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营养学硕士
排版:美丽
监制:阿童木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