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冒用“免密支付”大额花钱,症结之一在家教上

图片
(小尘4x/图)
总有熊孩子把家长的血汗钱当大风吹来的,被他们随手“发”出去的钱财,就像雨点一样散落到网络的缝隙中,万幸的是,很多熊孩子还有另一个身份:未成年人,法律对他们施加了额外的保护。但真正值得深思的深层次问题是,我们很多家庭在教育上是存有问题的。
近日,福建漳州的刘女士反映,她的孩子在1月17-19日三天内通过苹果App store免密支付在腾讯游戏消费56笔,共20087元。她发现微信账单的充值情况后,立即与腾讯客服取得联系,申请退款,但双方就退款金额未能达成一致。3月9日,腾讯游戏方面回应,已移交相关负责客服,客服会和用户协商处理至满意结果。10日上午,腾讯游戏反馈,已与刘女士达成一致,决定退款13000元。腾讯表示,用户通过苹果免密支付进行消费,苹果收取了部分手续费,腾讯无法全额退款,已经最大程度进行反馈。
刘女士的孩子是未成年人。如果这些消费由成年人完成,当然是有效的。但由于牵涉到未成年人和免密支付,此事展现出的法律情境可谓复杂。事件有一个初步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剩余的钱,刘女士依然可以通过与苹果方面交涉,申请退款。
事件中,“免密支付”成了刘女士孩子获得消费快感的利器。他甚至不需要喊“芝麻开门”,就能得到一大笔钱,从而完成一笔笔消费,达到自己偷玩游戏的目的。
免密支付是一门近年流行起来的技术,体现的是便捷要义。殊不知,免密支付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便捷的同时,风险也暗藏其间。
出于人性考量,免密支付对孩子的诱惑是巨大的。此举堪比父母把钱放在桌上而并没有对这笔钱设防。这样的事,我小时候特别敏感,因为我父母就这样把钱放在我的视线里过,让我备受煎熬。有一次我按压不住狂跳的心,从一叠纸币里抽出了一元钱,但此时我父母恰好从田里回到家发现了我的举动。那年我十岁都不到,就喜欢纸币的特别“香味”。日后我之所以没有走上偷窃的邪路,是因为我家教甚严。做了错事,那可是真打加罚跪思过。
就此而言,家长对于用不用免密支付,真得慎重。免密支付带给用户的最大好处不过是省去输密码的环节——足见这是一种懒人设计,当然,这也透着一种精致生活范儿。但孩子受此“启发”把你手机账户里的钱席卷而空所带来的挫败感,足以把这点点小的可怜的好处给稀释干净。
近年来,因熊孩子使用家长手机免密支付功能造成财产损失的事件不胜枚举。例如,2021年4月,郑州一8岁熊孩子“免密”刷走9224元充值游戏。未知“8岁”是不是最幼小的纪录,但显然,一个幼童都能搞掂的支付方式,本身就自带“漏洞”。
其实,即使有密码,家长一不注意,也可能被孩子“掌控”。2018年9月,媒体报道,湖北武穴市一熊孩子破解支付密码,1天“消费”母亲2年工资共6万余元,用于购买装备和打赏某游戏主播。
人们从多起类似事件中,目睹了一位位家长的惊惶与凄凉之状。两年工资顷刻间“灰飞烟灭”,固然说明了收入的微薄,可也说明了一些孩子的心有多大、多野。
这些孩子往往对花钱没有概念,他们只在乎一时爽,甚至不在意因此给家庭带来的“灭顶之灾”,不在乎即将遭到的严厉惩戒。这才是让人心凛然一惊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变成这样,往往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一位父亲在被孩子以免密支付方式花去几万元之后,深悔于自己忙于生意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我亲眼见过,做母亲的把手机扔给孩子玩耍,让他别打扰自己打麻将。一些半大孩子抱着手机不放保持“默片”状,向大人示以“省心”时,其内心深处的野兽也被无声地释放出来,驾驭着幼小的身心。在这种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想不“搞鬼”都难。
当纷繁复杂的家庭教育“缩放”为把一部手机交给孩子后,悲剧的发生概率就极大提升了;而在智能手机时代,当孩子有足够的机会接触钱财,却又不知“钱从哪里来”的道理时,泥沼就已经在前方等着了。这个时候,你能指望一堵墙突然拦住他们的去路吗?加诸其父母的痛苦代价,能让他们“撞”得头破血流从而幡然醒悟吗?我很担心。
杜绝让人伤神的“免密支付事件”,需要家长长点心,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例如将手机支付“通道”管控好,改变免密支付习惯,不随便将手机使用权交给孩子。
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自小塑造正确的金钱观。我小时候犯过错之后,我父亲把我带到耕地里,了解大人艰辛忙碌一天的收获,还让我挑着稻谷体验一步一疼痛……我到今天都有印象。孩子喜欢花钱很正常,但必须让他们知道“苦钱”的民俗“典故”:钱不苦不得,钱不正不用,得之须慎用。有人把这种教育称为“财商”教育,其实不论叫什么,宗旨是要孩子敬畏劳动所得、尊重自力更生、抛弃不劳而获的意识。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