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封控区里的“摆渡人”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月16日,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云埔街东方华庭开启封控工作,进入闭环管理。
云埔街道各部门紧急部署,迅速行动。为给小区门岗管控、核酸检测、隔离排查提供支持,保障居民生活“不停摆”,一支由街道班子领导带队,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突击队”整装待发,奔赴一线,当起居民生活物资的“摆渡人”,打通居民生活的“最后一米”
戳一戳 看视频
图片
“里应外合”
封控小区有了“主心骨”
在封控区附近,云埔街道设立了疫情防控现场指挥部,街道、社区相关负责人、相关人员加班加点做好各项应急调配工作。
集结令发出,街道的志愿增援力量在增加,居民志愿者也越来越多,为了让团队规范高效运转,小组内分工明确,核酸检测、综合协调、物资配送、垃圾清运、对接居民……每一项工作都按照规范“出炉”了24小时轮班、专人负责、通力配合的工作方案。
生活有了保障,医疗配备也得齐全。在封控区,每天医护人员都会上门检测核酸,街道、社区还贴心为老人、孕妇、病患等特殊人群进行登记,每天电话或微信询问身体情况。
图片
通宵达旦
“摆渡人”24小时不打烊
封控区居民所需物资在“商家-防控区路口-小区门口登记点-居民家门口”的链条上快速运转,需要志愿者和专门配送人员的通力合作才得以完成。
各社区居住地党员、志愿者形成了“志愿运输队”,采取轮班制,服务封控区业主的物资输送。
“志愿运输队”成员在防控区的入口处,将业主线上下单、亲戚朋友代购的肉、蔬菜以及油、米等生活物资,外卖按区域分拣好,用电动车、小推车送到封控登记区,针对的不同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不同的无接触物资配送方式。
为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志愿者常常深夜不打烊,通宵做志愿服务工作。
据天气报道,3月22日至23日气温“大跳水”并伴有强雷雨,为保障居民生活物资不断供,21日凌晨,有的志愿者还在登记配送物资;有的志愿者忙着沟通东兴市场备货,协调配送……连日来通宵达旦的工作,志愿者们似乎忘记了疲惫,忘记了艰难,依然选择奋不顾身。
图片
无微不至
用心用情做好志愿服务
遇到自己工作的街道第一次封控,还在公务员试用期的90后青年党员陈雪莹被组织安排在东方华庭小区,负责封控区内各项协调工作,承担起“临时管家”的职责,起初有点紧张,但并不慌张。
为了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陈雪莹根据底册,挨门逐户了解情况,并把大家拉进服务微信群。
在A区内的一栋楼里,陈雪莹刚刚给一位阿姨送上了物资。她对封控区内困难群体的情况,了如指掌。
“这是陈阿姨一家。她的丈夫患了咽喉癌,小孩也有生理缺陷,家庭相对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会格外关注对她,及时了解她家中有什么困难。”
疫情发生后的第二天,陈雪莹在微信上得知阿姨不知道如何上网买菜,便来到阿姨家门前,手把手地教她操作。
“先打开微信,然后在小程序里搜索,我们就可以进入小程序里,在界面上点您想要的东西,您就可以买到了。不过在您买之前,还要输入信息,先点击‘我的’,可以看到是定位到‘凯信东方华庭’,然后再输入楼栋房号,就可以了。”陈雪莹一步一步耐心地教,提示阿姨如何操作。
现在,阿姨已经学会在网上买菜了,每天用手机简单操作几下,新鲜食材就马上送到家门口。“网购买菜比平常方便了许多,如果没有这些工作人员来教我,我还真感受不到网购的便利!”
“这些天穿着防护服在封控区内,解答居民的疑惑,做好居民的诉求回复,组织志愿者一起送菜,迎接一次次的核酸检测,睡眠不足,身体累到极限,经历了紧急与迫切、敬佩与无畏、温暖和感动。难以用只言片语去诠释,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尽己所能,为民服务,诠释一名青年党员的责任和担当。”陈雪莹如是说道。
图片
类似的暖心之举还有很多
街道和居委会做实做细特殊人员服务
“一人一方案”
在封控管理状态下
主动联系医疗机构
让需要血透的老人及时到医院治疗
主动对接、搭建平台
让孕妇第一时间能享受社区医院医生的
一对一问诊
……
点滴微光 可成星海
勠力同心共抗疫
微 光
一定能汇聚成战胜疫情的曙光
文丨李绮琪、郑嘉俊、舒悦
图 | 郑嘉俊
视频丨方俊豪
编辑丨一林
审核 | 一龙
复核 | 一妮
签发 | 徐清杨
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