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醒第一件事:看手机;睡前最后一件事:玩手机……我知道是你!别否认了~

此刻你是不是在上课或者在图书馆学习
是不是感觉有点累
于是悄悄拿出手机
开始刷票圈动态,看小中推文
图片
没有?你此刻在休息?
那请问
你睡前必须做的事是啥?
图片
再请问,你睡醒第一件事是啥?
图片
反正,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出门不用带钱包,但一定要带手机
在外面什么时候最慌?
手机要没电,又找不到充电宝时最慌
据小中的暗中调查
当代大部分年轻人都存在以上“症状”
请马上对号入座
网络冲浪10G选手速来吃瓜
有这么一群人
吃瓜永远冲在第一线
豆瓣、微博大小号飞速切换
网络新词库更新频率为10000次/天
不管是缩写、拼音还是谐音梗
都拿捏得稳稳
图片
交际达人速览朋友圈
微信列表承载了一天的酸甜苦辣
工作、学习、生活……
好像一离开社交媒体
心里总是空落落的
或许是为了记录眼前的美好
或许是为了看看远方的风景
也可能只是单纯地拍下没看的PPT
手机相机在他们手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与之而来的还有好几个G的照片视频
游戏沉迷选手
元旦假期三天,他们的安排是
王者峡谷一日游
摩尔庄园一日游
海岛P城一日游
刷手机时一时爽
时间流逝后才发现
虚度光阴是多么的空虚
我就是馋死
也绝对不碰手机一下!
绝对不碰手机一下!
第一个小时
雄心壮志
第二个小时
目光呆滞
第三个小时
……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
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手呢!
除了和自制力有关以外
白熊实验能解释这个现象
白熊实验是心理学界最经典的实验之一,它是精神控制学的起点。
在白熊实验中,参与实验的人被单独隔离在一个实验室里,坐在一张有麦克风和呼叫铃的桌子跟前。在第一个5分钟,实验人员要求大家随便说自己心里想到的任何东西。
第二个5分钟,实验人员提出要求,让他们不要想白熊,如果有人想了白熊就要按铃。结果是,平均每个人都在5分钟内按了6次铃。其中一位女性,在努力克制自己的前提下还按了整整15次铃。
当然,有些人确实能够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不去想白熊,但紧接着第三个5分钟开始后,实验人员又要求大家想白熊,这些在第二个5分钟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压抑自己不去想白熊的人,在第三个5分钟时脑子全都被白熊占领了,甚至其中有一个人按铃16次。
这就是白熊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困境:你越不想要的东西,反而越会占据你的思想,你试图赶走的念头,可能会以更强烈的方式回到你的脑海中。
这么说来
想控制“玩手机”这件事好像没救了呀
咳咳!当然不是,干货这就来了!
01 给手机换“内衣”
如果手机字体变成了这个样子,你还有兴趣往下翻嘛?咱就是说,谁还不是个颜控啊?
图片
如果你的手机颜色变成了这个样子,还有兴趣盯着屏幕看嘛?咱就是说,这谁看得下去呀!
色彩心理是人对所看到的色彩的视觉刺激和心理暗示产生的系列联想。鲜亮的红色橙色黄色能够令人精神振奋,而蓝色绿色则能平静我们的情绪;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们华丽、气派的感觉,而低纯度的色彩给人一种朴实、素雅的质感,混入黑色灰色的冷色调,其沉闷、压抑的色彩环境令人意志消沉和绝望的感觉。
变灰的手机屏幕隔绝了各大app五颜六色的糖衣炮弹,让你不会轻易被诱惑的同时也不影响日常的使用。(小中tips : iOS和Android的灰度都可以在色彩中设置噢!)
家人们,表面玩手机,实则偷偷把手机变“丑”,暗中超过他们,如何?
图片
02 制订工作计划
正所谓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到来,有了大致安排的计划,能够对未办事项有较为深刻的记忆,在无所事事,想要玩手机的时候就能突然惊觉,计划本上还有好多计划没有完成!
图片
不过在制订计划的时候,时间不用制订得太死,因为我们无法精确计量和预测每件事的难度,一旦一个环节出错而延后,整个计划都会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这会挫败我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起焦虑等消极情绪,很容易导致计划失败。如果因为贪玩手机拖延了,应该给自己一些小惩罚,逼自己牺牲一些娱乐时间来完成计划。对自己狠一点,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图片
03 争做社交小达人
当你每天低头刷着手机的时候,刷走了时间,也让身边的朋友渐渐离你而去。恍然大悟,已经后悔不已。不是只有通过Wechat和QQ才能与朋友联络感情,离得近的,和朋友相约图书馆,徜徉书海;和朋友打卡校园美食,滋味满满;和朋友散步聊天,倾吐心声。离得远的,动笔给朋友写一封信,仪式感爆棚!动手做一些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将身边的小美好传递给朋友。
相处和陪伴、沟通与互相关心,你能做的还有很多,不要局限于默默关注别人动态,通过网络聊天来增进高质量亲密关系。
04 尝试“无手机日”挑战
西班牙的研究者在2015年发起一项名名为“请勿打扰”的挑战,最早的挑战是将手机应用通知关闭一个星期,但人们太迷恋他们的手机,以致于研究员们根本找不到任何人来参加这项活动。最后,他们降低了要求,找到了30位白领来参与调查。在没有手机通知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对电话和信息的反应要少得多,还经常忘记给手机充电。
图片
所以,“无手机日”欢迎你的加入!首先的首先,不要把“无手机日”当做一个任务,把它看成一次有趣的游戏挑战,并且给能够挑战成功的自己准备一个奖励。然后把手机交给值得信赖的人,或放在不易取得的地方。在这段时间告诉自己,今天是无手机日!跟手机sayNO,让往日的焦虑一扫而空!
现实中,很多高校的学生自发组织“无手机日”的活动。他们把手机集中在一起,挑战如何摆脱手机生活一天。大部分参加活动的同学,都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并且学会了用其他活动来代替使用手机。
图片
勇敢尝试一下,也许你能明白,什么时候手机是必不可缺的,什么时候手机又是可以替代的。(小中tips:记得和家人、同学说明情况哦~)
05 做自己的“私人医生”
如果手机成瘾已经影响到生活日常,那你可能需要采取一些专业的治疗。对于轻微手机成瘾症患者,可以调整生活方式,转移注意力。给你介绍三种“治疗”手段:艺术疗法、运动疗法和自然疗法
艺术疗法。
如果你喜欢艺术,试着去看一场感兴趣的演出吧!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表示:“传统艺术作品拥有自己的特性,不会被短视频取代。”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晚会演出、话剧表演和艺术展出,快去打听打听,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吧!
图片
运动疗法。
如果你青睐于运动,但又懒得运动,所以才躺下来玩手机,那不如,先从躺着运动开始?其实,你不是懒,只是没有毅力坚持,先试试那些躺着运动的健身动作吧!
图片
自然疗法。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的《林间最后的小孩》,描述了一群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其实也是反映了现在社会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少与大自然接近了,因为原生态大自然很少了。而且,他们生长在电子设备随处可见的时代,难有时间抛下手机静静欣赏。
当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也要及时到专业医院咨询医生,必要时配合心理和药物来进行综合治疗啊。
大家对手机的依赖如何
线条们还有哪些好方法
可以帮助大家“戒”手机呢?
评论区告诉小中吧!
直播预告
图片
来中国大学生在线视频号直播间
可以领取100+套简历模板!
图片
拿画笔的手能扛枪?以高考632分考入清华的小姐姐说:能!
图片
如果你收到了带人像的包裹,请务必多看一眼╥﹏╥
图片
他们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奥运奖牌了!中国田径值得~
中国大学生在线
策划:李萌(陕西科技大学网络思政中心) 李居铭(中国矿业大学) 张宸
文字:黄阳 任旭 蓝璟 沈璇博 吴书强 王春泽 雷一鸣 郑洋晨 陈嘉欣(陕西科技大学有易思共享供给站) 赵芬奇 赵曜 夏凡婷(中国矿业大学) 李晨菲(长安大学)李慧清(青岛大学)刘涛宁(武汉纺织大学)
排版:项文清(北华大学)
美编:方凯(青岛农业大学)
责编:张宸
审核:李玥玮
图片
和小中一起
为“战胜手机的自己”点1000个(在看)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