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近期发生多起网络诈骗案 绝大多数受害者为“50后”“60后”

天天听反诈宣传 就是不信自己能遇上骗子
图片
“你想走上人生巅峰,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吗?”“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于是,你盯上了投资理财,同时骗子也盯上了你。3月23日,太原市反诈骗中心向社会发布紧急预警,近期省城接连发生多起因“投资理财”而落入网络诈骗陷阱的案件。其中,绝大多数受害者为“50后”“60后”,部分受害人仅一次便被骗走300万余元。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投资平台上经常会出现“理财专家”“炒股专家”免费教群众炒股的广告,该广告总会出现“低投入高收益”等字眼。一些群众看到该广告蠢蠢欲动,然而网上投资真的安全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一些投资平台可能是骗子精心设置的陷阱,等着不明真相的受害人参与投资,结果受害人被骗得血本无归。
3月21日16时许,家住省城亲贤北街的“50后”韩先生报警求助,他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在“网友”带领下炒虚假“香港恒生指数”被骗,受骗金额高达300万余元。
韩先生是大学学历,国企的退休职工,按理说社会阅历其实很丰富,他自己都不信骗子竟能骗了他。
警方介绍,与韩先生有相同经历的,还有阳曲县的“60后”杨先生。在“网友”的推荐下,杨先生下载虚假“金信期盈”APP进行炒股,结果被骗47.3万元。除了“炒股”,各种购物券、优惠券领域的投资,也成为骗子针对女性群体近期频繁使用的诈骗手段。
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3月20日19时,小店区平阳路学府街的沈女士便遭遇此类骗局,在骗子的利诱下,其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优惠券,被骗240万元。
“韩先生、杨先生、沈女士……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市民,而这些真金白银的教训,几乎每个小时都在省城重复上演着。”警方介绍。
以3月17日下午的接警记录为例:15时,万柏林区周女士,在抖音投简历后添加陌生人微信好友,被拉入群聊,随后下载虚假“旺购”APP,按照对方指引操作,被骗43万元;16时,尖草坪区吴先生收到短信,称能免费领取微波炉,吴先生联系对方后,进入支付宝群聊,按照对方指引刷单,被骗40万元;20时,尖草坪区郑女士在家中添加陌生人微信,点击对方发来的虚假美元指数账户,被骗184万元;20时,小店区龙城大街王先生在家中添加陌生人微信,加入刷单微信群,按照对方指引操作,被骗70万元。
最后,警方也郑重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信所谓的“理财专家”和“投资小、回报快”,在面对各类网络投资APP及网络金融投资平台时,务必保持理性,谨防被骗。
山西晚报讯 记者 辛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