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博士,就12年前抄袭一事公开道歉

本文来源:红星新闻 记者:彭莉、新京报、封面新闻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这一直是我的一个耻辱。由于我本人的懦弱和缺乏勇气,十余年来没有对此事做公开回应。对这件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给默音老师带来的困扰和伤害,我深表歉意。我也为当年草率、轻浮、虚荣而做出如此愚蠢和错误的行为表示悔过。”
3月20日晚,博士毕业于清华的作家林培源,就十二年前抄袭一事写下的道歉信刷屏网络。
图片
林培源微博
公开资料显示,林培源,青年作家,1987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市澄海区。2007年考入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11年毕业,免试推荐就读暨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进入暨南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任研究人员。
3月20日18时许,林培源在自己多个平台的账号上发表“林培源:一封迟来的道歉信”一文,文中称,“这几天豆瓣上关于我2009年发表的《黑暗之光》涉嫌抄袭默音《人字旁》的批评和质疑,让我身心饱受煎熬。”
林培源写道,“因这件事给默音老师造成的困扰和伤害,我深感愧疚!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勇气直面这个问题……一切因我而起,我必须给默音老师,给关爱我和批评我的师友们,给文学界一个认真的交代。”
3月17日,作家默音转发了12年前发布的《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称2009年12月《最小说·三周年特刊》中林培源的《黑暗之光》“山寨”了她同年8月在《鲤·因爱之名》上发表的《人字旁》。
默音写道,“那时我初涉纯文学,写了第一篇小说《人字旁》发表在《鲤》,被林培源改头换面抄在《最小说》,发布声明后,不见回应。一晃十多年过去了。”
林培源在前述道歉信中回忆了抄袭经历。他称,写作《黑暗之光》的时候,他22岁,读大学三年级,彼时他通过第一届“文学之新”选拔赛成为一名签约作者,顺利出版长篇小说《薄暮》。“当时深圳本地的报纸做了采访和报道,对出版处女作的文学新人来说,是一种荣耀,但这种荣耀也在某种程度上让我冲昏了头脑。”
图片
图源:封面新闻
2009年12月,林培源在《最小说:三周年特刊》上发表了短篇小说《黑暗之光》。
林培源回忆,“我一直想写一个有关狼孩的故事,就是不知道怎么落笔……有一天,我翻读新买的《鲤》杂志(2009年8月出版),翻到上面刊登的小说《人字旁》,这篇小说给我带来了启发,在其中“雌雄同体”故事的影响下,借用《人字旁》的情节,写了一个狼孩被人收养,剃光毛发成为人的模样,最终又因为不被世俗社会接纳而失踪的故事。”
林培源说,默音的《人字旁》,表达的是一个雌雄同体的双性人寻找和安放内心情感、最终爱而不得的主题。而他的小说《黑暗之光》,写了一篇以“狼孩”为主要人物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相恋的悲剧,“半人半狼”内心的撕裂。
小说《黑暗之光》发表后不久,默音在豆瓣上发布了题为《作者声明:〈人字旁〉被山寨了》的文章
林培源称,当时他想过要写一个公开信,澄清这件事,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疏忽。但“身边得知此事的朋友劝我不要回应。我一向胆小怕事,很怕引起争吵和纷争,尤其是在网络上,于是就听从建议,沉默了。”
林培源同时称,“如果因为一个人年轻时候犯下的这个过错,就全盘否定这个人十余年的创作和劳动成果。对我来说,是极不公正也不公平的,也是我本人无法承受的。”
林培源坦言,除了公开道歉,也会私下和默音取得联系,争取她的原谅。他同时恳请部分网友,“停止对我和我的家人的恶意打击和网络暴力。”
此前(3月17日),默音重新转发了12年前的声明,称起因是“最近被抄袭的豆瓣友邻接连不断”,联想到自己此前的经历觉得“感同身受”,并附上了《人字旁》的全文链接。有读者自发找出《黑暗之光》原文进行比对,此事随即在互联网上发酵,也引起不同观点的碰撞。
3月20日,当事人默音再次针对此事发表声明文章《为什么我要对一场十多年前的抄袭旧事重提?》,对整个事件做了梳理。
“我觉得我现在能够特别坦然地发声,也是因为逐渐意识到我们其实是站在一个非常平等的地位上的。尽管我并不知道我们的书的销量具体是怎样的,但是彼此都出过几本书,而且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的作者。
但是当时来看,因为我那时是一个没有人知道的作者,而他已经拥有一定量的“粉丝”,我在那时出来说这样的话,就显得非常微弱。2010年我发完那个声明后,他的读者来留言说,他们相信他是不会抄袭的。处于那样一种不是完全对等的情况下去对话,其实非常无力......”
图片
图源:微博
当晚,青年作家林培源对此事做出回应,发布声明《林培源:一封迟来的道歉信》,文章内容再次引发读者讨论,其中不乏有质疑之声
图片
默音短篇小说《人字旁》与林培源短篇小说《黑暗之光》故事情节对比图。图片出自默音发布于个人公众号的文章《为什么我要对一场十多年前的抄袭旧事重提?》。
针对此事,新京报记者尝试连线事件双方。
默音称道歉信中的表态似乎并非就抄袭一事本身,且林培源方面尚未就此事与她取得进一步联系。同时,她也在采访中表示更希望大众就事论事,关注事件本身,避免情绪转嫁。
她也不认为一个人抄袭过一次就会一直抄袭。当被问及希望得到怎样的回应时,默音谈道:“诚恳的道歉是仅仅就具体的这次抄袭进行道歉,这样就可以了,其实不需要太多。”
接受完新京报记者采访后, 3月21日晚,默音已公开在豆瓣回应称:“请大家理解我不再继续谈论此事。”
3月21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也连线了林培源。林培源表示自己目前因为这件事“身心疲惫”,连带家人也受到了网络暴力,且已经公开发表过声明,不便再作回应。
注:本文仅作为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我们会及时修改与删除,谢谢。
成语接龙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