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之父”丘拜斯:俄罗斯人对他恨之入骨,普京为何反而保护他

2000年,普京当选总统2个月后,就雷厉风行地对干预政治的金融寡头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压。然而,他为什么却没有追究一手造就了大批金融寡头的“寡头之父”丘拜斯的责任呢?
图片
(丘拜斯)
一、“经济专家”。
叶利钦第一次听说丘拜斯的时候,苏联尚未解体。那时候,叶利钦还是俄国最高苏维埃主席。
那时候莫斯科还叫列宁格勒。丘拜斯还在列宁格勒的一所高校,做经济学副教授。
当时的丘拜斯俊朗帅气、才华出众,在经济学上也颇有见解,是列宁格勒少有的青年才俊。物以类聚,丘拜斯的朋友圈里,都是些和他年纪相仿的年轻经济学家,比如盖达尔等等。这些人个个智力超群,都在专业方面出类拔萃。
由于当时的苏联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他们组建了一个团体,经常召开研讨会,为怎么改革才能让苏联转变局面而展开激烈的讨论。
对于苏联的经济体制,丘拜斯一直非常不满意。他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是“大家长制”,由于国家的大包大揽,再加上不断给企业发放补贴,这让那些国有企业有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反正国家补贴少不了”的心理。因此,那些国有企业从来不关心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此外,苏联的计划经济和国家定价,也让市场太过于僵化,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发展。
因此,在研讨会上,丘拜斯对苏联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大胆的抨击,让他受到年轻经济学家们的钦佩,同时也让他声名远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叶利钦听说了他,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片
(叶利钦与盖达尔)
二、“改革导师”。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高票当选为俄罗斯联邦总统。当时,由于正在转型期间,国家动荡,经济凋敝,工业发展严重受挫,又很不平衡。因此,叶利钦急需要一个高明的经济学家来帮他运筹帷幄,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好让俄罗斯能尽快在经济上追上发达的西方国家。
其实,当时叶利钦的身边,已经有一个负责经济政策的经济学家叶戈尔·盖达尔。他是叶利钦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之人,不仅担任了副总理的职务,而且还兼财政和经济两大部的部长。
为了替叶利钦排忧解烦,盖达尔很快就邀请丘拜斯来克里姆林宫,研究改革大计。这对于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的丘拜斯来说,无疑给了他一个史无前例的平台,让他心里充满激动,觉得从此后他就会青史留名。
丘拜斯初入克里里姆林宫,就被叶利钦任命为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席。由于他一直认为西方经济才是拯救俄罗斯的“良药”,所以他和盖达尔很快就炮制了一套“休克疗法”模式的改革方案。
这套方案,一方面是放开物价,让价格不受国家控制;另一方面就是收紧财政和货币,好解决财政赤字问题。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两项改革方案在实施不久,就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由于缺少了国家的管控,物价飞涨引起了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让民众缺少购买力,导致大量的货品无人问津。
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丘拜斯和盖达尔又赶紧推行了收紧财政和货币政策。结果,由于取消了税收优惠等,导致企业不堪重负,于是国家大部分企业都陷入停摆状态,民众的失业率居高不下。为了不引起更大的民怨,国家只得加大救济补贴甚至直接投资。这样一来,财政赤字就变得更大了。
图片
(丘拜斯与盖达尔)
三、“寡头之父”。
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搞成无法收场的局面,丘拜斯和盖达尔却坚持这是改革路上的必经之痛。他们把那些“半死不活”的国有资产,以1.48份凭单的形式进行分割,每份凭单的面值为1万卢布。然后再把这些凭单发给俄罗斯的每一个民众,目的是让他们拿着这张凭单,去拍卖公司进行交易,以加快国有资产私有化进程。
可是,民众拿着凭单又换不来面包,并且他们也意识不到参股的好处。所以,一些老板趁机低价回购凭单,然后再拿到拍卖公司去交易那些大的有良性发展的国有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官僚和老板往往沆瀣一气。他们通过巧取豪夺,以极低的价格瓜分了国有资产。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不少亿万富翁,其中就包括说出“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也可以选只猴当总统”的七大寡头。
当然,空手套白狼,一夜暴富的毕竟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是无权无势的俄罗斯民众,他们成为了改革的受害者。他们只能眼看着本就不多的积蓄,在改革的过程中很快就成了一叠废纸,而他们则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这样一来,当寡头们感动地不断称丘拜斯为“丘爸爸”的时候,无产阶级和遭受重大打击的知识分子们,却对丘拜基恨之入骨。据说,有一次丘拜斯的哥哥去看病,医生得知他是丘拜斯的哥哥后,愤怒地说道,如果早知道你是那人的哥哥,我是绝不会给你看病的!
可见,除了寡头对丘拜斯好评如潮外,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却把他当成是全民公敌。
图片
(丘拜斯与寡头)
四、“摄政王”。
由于改革不利,盖达尔仅做了半年副总理,就被迫下台了。
盖达尔下台后,叶利钦把丘拜斯提拔为了副总理,让丘拜斯继续主持“私有化”方案和实施计划。
叶利钦固执己见的做法,使得俄罗斯的经济以雪崩式的样式下行。到了1996年,叶利钦再次参加总统竞选时,他的支持率就只有可怜的3%。而他的劲敌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的支持率,则达到了20%。
当时,久加诺夫曾公开表示,只要他当上总统,就会对叶利钦进行积弊清算,然后把这个犯下大罪的人斩首示众。
这话把叶利钦吓得面如土色,也让丘拜斯和那些经济寡头们惶惶不安。于是,在丘拜斯的建议下,别列佐夫斯基等7大经济寡头组成同盟,为叶利钦能连任总统而出钱出力。其中别列佐夫斯基与古辛斯基两位媒体大佬,更是铺天盖地为叶利钦在媒体上树立光辉高大的形象,不断播放叶利钦在全国各地“爱民如子”的亲民形象。同时,叶利钦的大型宣传画,也贴遍了大街小巷。民众的目光所及,全是叶利钦。
显然,这样的做法,还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不光让叶利钦怒刷存在感,而且他也因此重获民众支持。最终,叶利钦战胜了久加诺夫,实现了总统连任。
论功就得行赏,7大经济寡头不仅从此深度涉入政坛,而且叶利钦还得处处把他们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以功臣自居的7大寡头公开宣布,他们掌握了俄罗斯50%的经济;并不屑地表示,如果他们愿意,他们甚至可以让猴子当总统。
寡头们的贪婪和对政府的无视,让叶利钦十分不快。尽管如此,他还是强颜欢笑地对这些寡头们说,钱多不要紧,但不要从政。
然而叶利钦的提醒,在寡头们看来,是多么可笑,从政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财富吗!
对寡头们毫无办法的叶利钦,干脆任命丘拜斯为总统办公室主任,一切政务也都由他代为处理。因此在那一时期,丘拜斯位高权重,俨然成了俄罗斯联邦政府的“摄政王”。
图片
(普京)
五、“保命符”。
叶利钦获得连任后,他对政敌进行了逐一击溃。
在那些政敌中,尤其是圣彼得堡市市长索布恰克,让他觉得最辣眼睛。因为索布恰克特别喜欢参加政治活动和出国访问,他不光在国内风头无两,而且还和多国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致国外媒体普遍认为,他很有机会当总统。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为了把一切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叶利钦暗中对索布恰克进行了种种打压。最终,叶利钦让索布恰克未能获得市长连任,不得不告别政坛。
索布恰克下课,追随他的那些人为了表示忠心,也都纷纷辞职,这其中就包括丘拜斯的同乡普京。
丘拜斯对普京的能力相当了解,因此在普京下岗后,他向叶利钦推荐了原本是敌对阵营的普京。于是普京就到了莫斯科,担任了俄罗斯总统总务局副局长的职务。
后来,普京由于私自送走了被软禁起来等待受审的索布恰克,他的人品得到了叶利钦的认可。再加上他才干也确实了得,所以叶利钦为了不被清算,把他选为了接班人。
2000年,普京在当选总统后,签署了第一道法令,宣布叶利钦及家人免于诉讼。同时他还承诺叶利钦,不会追究叶利钦手下官员的责任。
尽管如此,叶利钦还是在退休前,安排丘拜斯担任俄罗斯“统一电力”董事长,让丘拜斯远离政治,以保平安。
至于普京,因为感恩丘拜斯的提携之功,在他对7大寡头残酷打压时,始终没有对造成这一切灾难的原罪丘拜斯追究责任。
不过,民众对丘拜斯却恨之入骨。在俄罗斯的民意调查中,丘拜斯数次被评为俄罗斯人最痛恨的人。甚至在他离开政坛后,还遭遇过几次暗杀。好在于因为普京的保护,每次他都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看着他依然过着平安富贵的生活,俄罗斯人大概只能在心里感叹,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俄罗斯民众虽然痛恨,但不得不说,慧眼识珠提拔普京,是丘拜斯一生最重要的举措,而这也成了他此后的“保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