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陈达强:一个大国工匠的坚守与传承

现代社会,一个人可以有很多重身份,面对不同的人群,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现代社会,也有人一生只专注于干好一件事,沉心于自己的本职,将最普通的事做到极致。
在外人看来,陈达强无疑属于前者,企业老总、人大代表、商会会长等等不一而足。熟悉内情的则清楚,他其实一生只专注一件事,他的多重身份,始终没离开传统家具制作这一本业。因此,在外人对他的各种称谓上,他更喜欢别人叫他一声“陈师傅”。
2020年12月18日,
陈达强荣获
第二届轻工“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这次获奖
是对陈师傅四十多年从业经历的一份肯定。
图片
陈达强指导员工进行木雕工艺创作
父兄带入行,修行在个人
家具制作是件苦差事,一把刻刀,一套工具,一双充满着厚茧的双手,在工具与木头碰撞的响声里,制作出一件件经典完美的红木家具,工作中常常是汗水夹杂着血水。陈达强有着一双大手,手指比常人大了一圈,这是他长年做木工锻炼出来的,是他从业四十多年的“资历章”。
陈达强回忆起小时候说:
“我的父辈祖辈都是在农村世代从事家具制作的手艺人,从小耳濡目染,我第一次拿起工具模仿大哥做家具,那时没觉得这是工作,只是觉得好玩,父兄也成为我进入家具行业的引路人。”
图片
陈达强作品——凤凰来仪沙发
1977年高中毕业后,陈达强进入石楼木器社当学徒,当时的木器社帮香港商人做家具的来料加工,有很多香港师傅在木器社里教授制作技艺。
在当学徒的时间里,陈达强跟随师傅们学习家具制作与广作家具雕花镶嵌工艺,他完整掌握了广式硬木家具(红木家具)制作的整套技艺,并对广作独特的榫卯组合、立体雕刻与珐琅、云石镶嵌工艺运用自如,为从事广式硬木家具设计积累经验。
7人凑了3600元,猪舍里面开工厂
在当学徒的五年时间里,陈达强发现木器社的来料加工专供出口,并不在国内销售,瞅准了这个空白,他召集了连自己在内7个人,凑了3600元开始创业。
陈达强回忆起那段时光:
“都说万事开头难,当时我们那里不能算工厂,只能算是一个作坊,租了一个农民的猪舍,钱基本上都花在买材料和机器上面。缺资金缺到什么程度,我们买不起一根完整的木头,只能买半根木头,做好家具销售出去了,再买半根木头继续生产。我们这几个人不但要负责家具的制作,在制作完家具之后,还得自己去跑销售,到处兜售生产的家具,确实很不容易。”
图片
曾经猪舍里的工厂(资料图片)
创业的艰难,远远超过陈达强的预期,当时打不开销路,各地商场不愿意销售他们的家具。陈达强常常骑着摩托车辗转广州、东莞、深圳的各大家具卖场,每到一处都是被人直接推出来,得到的回答都是“我们不做、不考虑你们的家具”,吃了无数闭门羹。
几年之后,家具厂逐渐打开了销路。
到了20世纪90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不断发展,
红木家具市场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陈达强的家具厂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
家具陆续进入珠三角各大卖场,销售红火。
有一种使命,叫做“中国制造”
改革开放后,许多欧式家具,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欧式家具讲究欧式整体风格,强调了欧洲整体独特的文化内涵,渐渐成为高端的象征,市场的宠儿。陈达强回忆起去英国访问的经历时说,人家一套欧式家具就能卖60多万,而我们一套纯手工打造的广式硬木家具卖价不到人家的十分之一。
图片
陈达强最初的“家具工场”(资料图片)
那次访问回来,陈达强开始思考,做这个行业初衷只是为了谋生、改善生活,但不能仅仅只为了谋生,必须得有一种使命感,要提升中国传统家具在世界的地位。
在调研完市场之后,
陈达强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那就是要转型升级。
他开始剖析西式家具的工艺特点,
并与中式家具进行对比,
不断提高工艺和质量,
提高它的附加值,
让中式家具赢得市场。
陈达强介绍:
广式硬木家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选料,选料好,家具才能好,我们的木材都是小叶紫檀、红酸枝等等,这是一件好家具的基础。
其次,有材了还要有型,家具的器型决定了这件家具会不会好看,能不能有中式家具的韵味,家具在考虑器型的同时还要考虑家具的大小,广式硬木家具要讲究和谐,家具太大会让家具喧宾夺主,家具太小又会显得家里的摆设不协调。
最后,是工艺上的榫卯结构,这也是最花时间的工艺,制作成一件传统广式硬木家具,不使用任何钉子与螺栓,我们将最多的工时花在看不见的结构上,就是保证的传统家具的经久耐用,一件完全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的家具,可以传承几代人。”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陈达强继续补充,在过去的,广式硬木家具通常比较笔直,很少考虑人体工学。但现在他们改进设计,改良流线和软包,尽可能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
图片
永华红木艺术馆正门
关于设计和制作
“我们现在的设计全部运用电脑设计软件进行设计,陈设也全部通过电脑来模拟完成,锯片和机雕我们也部分采用机械自动化来完成。但是,我们毕竟是个传统行业,还有很多精细步骤是机械无法代替的,也正是最考验一个工匠手艺的部分,只能依靠人工手动来完成。我的传承与创新是融合的,不是排斥的,只要能提高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水平的,我们都愿意去尝试、创新。”
关于宣传和推广
“在推广方面,我们改变了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模式,主动向大众推广。同时,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用3D建模软件,将传统家具直观拆解给大家看,不断运用最新的科技推广我们的广式硬木家具。”
不能抱残守缺,要与时俱进
从业40多年来,
陈达强创作出大量广作家具精品,
先后有28款作品获得设计发明专利。
在家具设计上,陈达强还善于将岭南文化中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样式融入家具的造型设计与创作之中,使家具适应于现代家居环境,发展出具有强烈个人艺术风格的家具作品。
其所设计的《兽头圆台》《福龙沙发》《清明上河图宝座椅》等传统广式家具用料宽绰,纹饰精巧,多见西番莲、西式卷草、兽腿足等装饰,更把线雕、浮雕、透雕、圆雕等各种雕刻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很好地继承了广式家具造型浑厚、装饰华美、雕刻宽广纵深及寓意吉祥的特点,呈现出与简练秀美的苏作、豪华气派的京作家具截然不同的艺术品格。
图片
陈达强作品——兽头狮脚圆台
图片
2018年,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他参与国家标准《中国传统家具名词术语》的制定,对广作家具的产品种类、结构部件、榫卯结构、工艺及纹样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说明,为传统家具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片
永华红木工艺品展示厅
番禺区是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重要传承发展地,由石碁古典红木家具行业协会申报的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年,陈达强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同年,陈达强荣获第二届轻工“大国工匠”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31日,永华家具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用陈达强自己的话来说,大国工匠首要的品质是专注,能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将工艺打磨到极致,才能称得上工匠。除此之外,一个工匠不能抱残守缺,要与时俱进,要知道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不能闭门造车。
非遗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
“非遗传承的意义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产值,我们的意义在于文化的传承,从父辈祖辈手上接过来,在我们手上保护好,再传给下一代,让文化薪火相传。我们传承也讲究走出去请进来。”
关于文化传承,
陈达强也有自己的做法。
一是经常带着家具半成品走进学校,让学生们在校园就能接触到传统家具,知道传统家具是怎样接扣的,榫卯结构是怎样的。
二是建立永华艺术馆。艺术馆整体陈设全部按照中式传统摆放,积极邀请大中小学学生来这里参观,让他们身临其境体验传统家具的摆放,让传统文化具象化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而了解传统家具文化,也就能作为一个传统家具文化的传承者,向更多人传播中国传统家具文化。
陈达强希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
家具作为文化的载体,
将广式硬木家具的文化价值、
艺术价值、收藏价值打开,
才能提升附加值,
让广式硬木家具得到更多人认可。
来源:傅旭宇 黄铭俊 王敏杰 梁建杨
编辑:梁可晴
校对:孙轶英
审核:霍敏锋
复核:胡璐斯
签发:陈海生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