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茶一半在长三角,但你真的喝对了吗?

春回大地,茶叶飘香,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时节。
长三角自古便产好茶。江苏的洞庭碧螺春,浙江的西湖龙井,安徽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选结果)“半壁江山”就出自长三角。
图片
这些响当当的名头大家想必并不陌生,但对它们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所有的龙井都可以被称为西湖龙井吗?洞庭湖在湖南,为何洞庭碧螺春的产区却在江苏?……
近期长三角各地的春茶陆续开采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它们吧
图片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图片
碧螺春常有,但洞庭碧螺春少见,根据国家标准,只有苏州吴中区洞庭东山、洞庭西山(金庭镇)这两个地区内生产的碧螺春才能称作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茶与其他茶类的一个突出不同是,采用茶果间作的栽培方式,将茶树和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交错种植,茶树与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
图片
碧螺春因为独特的炒青工艺,茶叶成螺形卷曲,由于采的鲜嫩,茶芽满披毛茸茸的茶毫。一句“花香果味,满身毛,铜丝条,蜜蜂腿,满身毫”的描述,便是形容上好的碧螺春干茶,满披毛茸茸的茶毫,就像沾满了花粉的蜜蜂腿一般。
图片
图片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他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相传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图片
十八棵茶树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可不是所有的龙井都叫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指以西湖龙井茶产区的龙井群体种以及从龙井群体种中选育并经审定的适制西湖龙井茶的龙井43、龙井长叶等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采用传统的摊青、青锅、回潮、辉锅等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品质特征,符合西湖龙井茶标准的扁形绿茶。
图片
明前西湖龙井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黄绿,汤汁淡黄。西湖龙井要怎么选,就是看芽叶,叶越少级别越高,一般一芽一叶初展是特级,长度在2.5-3厘米之间。
图片
图片
黄山茶在400多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是黄山毛峰的前身。
图片
又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黄山毛峰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开办了"谢裕泰"茶行。清明前后,他率人到黄山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黄山大叶种”等的初展肥壮嫩芽,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
因为黄山沟渠众多,水量充沛,山高谷深且岩峭坡陡的自然条件,构成了山泉通畅灌溉,山体遮阴蔽日利于茶叶生长的优渥水土。
图片
黄山毛峰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图片
图片
祁门红茶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年间,已有百余年生产历史。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此后,祁门红茶以它独特的“祁门香”享誉国内外,被称为“茶中英豪”“群芳最”。
图片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图片
说到祁门红茶,不得不提它的拥趸——英国人。
1662年,一场隆重的欧洲宫廷婚礼正在英国伦敦举行,来自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将嫁入英国皇室,成为查理二世的皇后。在随后的豪华婚宴上,凯瑟琳公主婉拒了宾客们奉上的各种名酒,最终举起一杯红色的液体向全场致意,这杯红色的液体就是祁门红茶。因为酷爱红茶,这位凯瑟琳公主把祁门红茶做为嫁妆之一带入英国,从而掀起英国皇室与贵族争饮中国红茶的风潮。
图片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图片
根据六安史志记载和清代乾隆年间诗人袁枚所著《随园食单》所列名品,以及民间传说,六安瓜片于清代中叶从六安茶中的“齐山云雾”演变而来,当地人流传“齐山云雾,东起蟒蛇洞、西至蝙蝠洞、南达金盆照月、北连水晶庵”的说法。六安瓜片原产地在六安市齐头山周围山区,清朝列为名品入贡。
图片
老一辈革命家对六安瓜片多有情钟。据说,在周恩来总理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有一次他对工作人员说,想喝六安瓜片茶。这并不是很有名的茶,工作人员奇怪,总理为什么忽然想喝这种茶?喝完茶,他才对工作人员说:“想喝六安瓜片,是因为想起了叶挺将军。抗战初期,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时,送了我一大筒六安瓜片茶,喝了这茶,就好像见到了叶挺将军。”
图片
建国后,六安瓜片一直被中央军委作为特贡茶。197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被传为佳话。
图片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
长三角的好茶自然不止于此
安吉白茶、南京雨花茶、太平猴魁
……
这片沃土还有许多茗茶
等着我们去品尝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