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鹿鼎记》中怎样为康熙花式洗地|文史宴

中国古代有近五百个帝王,多数人认为康熙帝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个。
《清史稿·圣祖纪》的末尾夸赞了康熙帝的功业: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还夸赞了他的学问:
“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覯。”
总体上,他还是德行完善的仁君:
“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於今不能已。”
许多通俗文艺作品,包括很多部电视剧,都沿袭了这种评价,把康熙帝塑造成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物。金庸的最后一本武侠小说《鹿鼎记》也不例外。
金庸先生总是在不经意间通过小说人物之口赞扬康熙帝。
比如第五十回:
康熙又叹了一口气,抬起头来,出神半晌,缓缓的道:“我做皇帝,虽然说不上什么尧舜禹汤,可是爱惜百姓,励精图治,明朝的皇帝中有那一个比我更加好的?现下三藩已平,台湾已取,罗刹又不敢来犯边界,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天地会的反贼定要规复朱明,难道百姓们在姓朱的皇帝治下,日子会过得比今日好些吗?”韦小宝心想:“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说道:“奴才听打凤阳花鼓的人唱歌儿,说什么‘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田地,小户人家卖儿郎。’现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鸟生鱼汤,朱皇帝跟您差了十万八千里,拍马也追不上。”
还是第五十回:
韦小宝跪下谢恩,磕过了头,站起身来,说道:“奴才捐这点银子,不过是完璧归……归赵钱孙李,皇上就当是功劳。皇上减膳减衣,那才是真正省出来的,才叫不容易呢。”康熙摇头道:“不对。我宫里的一切使用,每一两银子都是来自老百姓。百姓供养我锦衣玉食。我君临万民,就当尽心竭力,为百姓办事。你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我食民之禄,就当忠民之事。古书上说:‘四海困穷,则天禄永终。’如果百姓穷困,那就是皇帝不好,上天震怒,我这皇帝也就做不成了。”
活脱脱把康熙帝描绘成了一个圣君。
金庸还在《鹿鼎记》的附录《康熙朝的机密奏》一文(请注意,这不属于《鹿鼎记》正文)中说:
从康熙朝的奏折中看来,奏折的内容主要是各地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官员的清贪。可见康熙最关心的是百姓的经济生活,以及治民的官员是否贪污。当然,各地的造反叛乱,他也是十分注意的。康熙在奏折上用朱笔批示,大多数是写“知道了”三字,有时也有详细指示。从批示之中,可以见到康熙英明而谨慎,同时对待臣下和百姓都很宽仁。
明朝的绝大多数皇帝的确很差,施政理念、个人素质、性情都差。但是也有过相对宽松的时间段,比如明孝宗和明穆宗。
反过来,康熙帝真的就那么好吗?他们的个人素质的确比明朝皇帝高、性情也比明朝皇帝稳定,但是从康熙一朝开始,高素质的清朝统治者从制度上到心理上,对臣民们实施了更精巧的控制术,让臣民们更加抬不起头来,没有丝毫尊严可言。
图片
康熙的麻子是他得以即位的关键,是他的骄傲
画像上居然不画出来
《康熙朝的机密奏》一文还有一段:
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初六,李煦在请安折子之中,又附奏江南提督张云翼病故的讯息。向皇帝请安,是“恭祝万岁爷万福金安”,该当大吉大利才是,死亡的消息必须另折奏报,决不可混在一起,否则有咒诅皇帝死亡的含义。李煦这个奏折犯了基本的忌讳。康熙见了这大不吉利的奏折,朱批:“请安折子,不该与此事一起混写,甚属不敬。尔之识几个臭字,不知哪去了?”
金庸先生评论说:“申斥的语气中还是带了几分幽默。”这是幽默吗?这是典型的主子对奴才的训斥和羞辱。金庸先生为了颂圣,不惜现身说法并扭曲事实,真是“用心良苦”。
熟悉康熙朝后期“九子夺嫡”这段历史的朋友知道:康熙帝在废除太子胤礽后,要求大臣推举太子,群臣推举出皇八子胤禩。结果康熙帝大怒,不但责罚了提议的那些大臣,还怒骂皇八子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生”,彻底排除了他的机会。
什么?学问渊深、武力值爆满的康熙帝竟然如此粗鄙吗?崇拜者金庸先生可能不信,但这就是事实。
康熙帝及其后继者在统治术上,除了沿袭前朝的已有制度,还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方法,比如满汉双轨官制、密折制度、军机处,当然也包括文字狱。
如果说科举制是钳制和从正面塑造读书人的思想,那么文字狱则是用恐怖的手段从反面打击读书人。《鹿鼎记》的开头就涉及了康熙初年的“明史案”。
吕留良气愤道:“清廷皇帝倘若将我捉到,拼着千刀万剐,好歹也要痛骂他一场,出了胸中这口恶气,才痛痛快快的就死。”顾炎武道:“兄豪气干云,令人好生敬佩。怕的是见不到清廷皇帝,却死于一般的下贱的奴才手里。再说,清廷皇帝只是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朝政大权,尽操纵于权臣鳌拜之手。兄弟和梨洲兄推想,这次‘名士’一案所以如此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当是鳌拜意欲挫折我江南士人之气。”吕留良道:“两位所见甚是。清兵入关以来,在江北横行无阻,一到江南,却处处遇到反抗,尤其读书人知道华夷之防,不断根他们捣乱。鳌拜乘此机会,对我江南士子大加镇压。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除非他把咱们江南读书人杀得干干净净。”
我们且不说历史上吕留良、顾炎武、黄宗羲三人是否曾救助过被“明史案”牵连的人,这两段话的明确指向是:幼年的康熙帝与“明史案”无关,一切都是鳌拜的错。
就算康熙帝在1661年刚登基时年纪尚幼,没有掌权,康熙元年(1662)的“明史案”和康熙五年(1666年)的黄培诗案尚有可推脱之处。那么康熙帝成年、掌权以后的文字狱呢?
图片
康雍乾三代蓄意打压读书人
比如,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朱方旦坐妄言罪案、康熙五十年(1711)的南山案,康熙帝就无可推脱了吧?
《鹿鼎记》中,韦小宝被封为鹿鼎公,并且是一等公。这既表明了康熙帝对韦小宝的宠信,也是这部小说名称的由来。
但是考证一下历史就知道,清代异姓获得公爵的总人数超不过一百,其中汉人就更少了。康熙一朝汉人获封公爵的,有海澄公黄梧、承恩公白文选、海澄公郑克塽三人。延长到乾隆时期,也只有五个汉人得封公爵。其中,只有黄梧家的公爵爵位,沿袭到了清末。
图片
韦小宝不大可能封公爵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授予爵位都是因为军功,而且授爵非常吝啬。想想,清末的曾国藩平定天平天国,为清廷立下了巨大功劳,也只被封为侯。而《鹿鼎记》中韦小宝在出征罗刹国以前就被封为公爵,这在清朝显然是不可能的。
《鹿鼎记》的最后一回,伟大的康熙帝已经阅读了黄梨洲(1610-1695)著的《明夷待访录》(1663年成书),并且表示赞赏。
小说中,康熙帝同意黄宗羲书中的“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天子所是未必是,天子所非未必非”,还准备对韦小宝大讲特讲,但随即觉得韦小宝这个文盲肯定听不懂,就作罢了。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因其强烈的反君权、反清思想,别说在其生前,就是在其死后很长时间,也都没有刊刻,只有一些抄本。到了乾隆年间,郑大节刊刻此书的时候,也只刊刻的二十一篇,删掉了五篇。所以,小说中康熙帝读到《明夷待访录》并且赞赏的情景,是不可能出现的。
图片
跪舔朱元璋的康熙
怎么可能欣赏黄宗羲
就算康熙帝读到了这本书的抄本,其绝对君主的头脑也绝对会拒斥黄宗羲的思想,并且大骂,甚至大开杀戒的。要知道,在1666年的“黄培诗案”中,顾炎武可是被囚禁了近七个月。
虽然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中在颂扬康熙帝的同时,顺便夸赞了黄宗羲,但是,小说随即就贬损了黄宗羲、顾炎武等儒家学者。
还是小说的第五十回,韦小宝出了北京城南行,在泗阳集再次见到了顾炎武、黄黎洲、吕留良、查继佐。当然,对照真实的历史,这个时候只有黄宗羲尚在人间,其余的几位早已谢世。但是这不影响金庸先生贬损他们,同时夸赞自己的祖先之一的查继佐(1601-1676)。
韦小宝在几位老先生面前赞颂了康熙帝的英明后,尤其是对比了明朝皇帝的残暴后,几位精通历史的老学者也无话可说,但却说出了一个让人笑掉大牙的建议。
顾炎武推开船窗,向外眺望,但见四下里一片寂静,回过头来,说道:“我们来劝韦香主自己做皇帝!”
金庸先生把顾炎武、黄宗羲等当时的一批顶级学者写得如此幼稚,不由得让人想说:你是来搞笑的吗?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鹿鼎记》中还有一些情节,是作者为了颂圣而歪曲和夸大的,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