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非法猎鸟只为解嘴馋

湖北省从2019年开始就启动了为期五年的野生动物禁猎期。有禁令在前,按理大家应该遵守执行,可有人偏偏不拿禁令当回事,还顶风作案,可他们大概忘了,有句成语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图片
3月9日晚上,东西湖区公安分局柏泉派出所民警在辖区治安巡逻时,突然发现柏泉上湾附近马路边停了一辆小轿车,附近的树林中还有几个人鬼鬼祟祟,形迹可疑。
图片
随后,民警立即下车,将路边轿车内的司机易某控制。经询问易某很快交代,他和树林里的另外三人确实是过来打鸟的。
20分钟后,当打鸟的三名男子返回时,蹲守的民警立刻上前将他们抓获。
图片
经审讯,这四名男子都是重庆来汉务工人员。其中梁某以前曾去过柏泉上湾,发现树林里有很多野鸟,于是萌生打野味解馋的想法。
经林业部门鸟类专家鉴定,这18只野生鸟类中,14只为山斑鸠、2只珠颈斑鸠,1只灰背鸫,1只黑脸噪鹛。这些鸟类属于受国家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
图片
在湖北省林业局2018年12月18日发布的关于发布野生鸟类禁猎期的通告明确指出,湖北省在行政区域范围内对所有野生鸟类进行禁猎,禁猎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图片
目前,梁某等4人,涉嫌非法狩猎罪。已被东西湖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
图片
△山斑鸠
山斑鸠: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共有6个亚种。体长约32厘米,嘴爪平直或稍弯曲,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于地面。食物多为带颗谷类。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东北亚、日本、中国大陆及台湾。
图片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俗称“野鸽子”。体长30厘米左右,和鸽子大小相似。通体褐色,颈部至腹部略沾粉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颈部两侧为黑色,密布白色点斑,像许许多多的“珍珠”散落在颈部,为本种最为显著的特征,因而得名“珠颈”斑鸠。
图片
△灰背鸫
灰背鸫:中型鸟类,体长20-23厘米,体重量50-73克。上体石板灰色,颏、喉灰白色,胸淡灰色,两胁和翅下覆羽橙栗色,腹白色,两翅和尾黑色。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的茂密森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春秋迁徙季节亦集成几只或10多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和其他鸫类结成松散的混合群。以鞘翅目步行虫科、叩头虫科、埋葬虫科、以及鳞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图片
△黑脸噪鹛
黑脸噪鹛:中型鸟类,体长27-32厘米。头顶至后颈褐灰色,额、眼先、眼周、颊、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围绕额部至头侧的宽阔黑带,状如戴的一副黑色眼镜,极为醒目。背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转为土褐色。颏、喉褐灰色,胸、腹棕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色。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地灌丛与竹丛中,也出入于庭院、人工松柏林、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和灌丛内。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节集群较大,可达10多只至20余只,有时和白颊噪鹛混群。属杂食性,但主要以昆主为主,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种子和部分农作物。
图片
END
今天的事,我们讲完了
如果需要跑腿,
需要帮忙,需要帮打听?
请联系我们
方式一:微信搜索【武汉广播电视台】小程序,在小程序的下方找到爆料,点击我要报料,提交报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