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近4亿,戴大钻戒的她是全球最贵的女性CEO

大家都别妄自菲薄,对于大多数中产阶级来说,在粘稠的阶级跃迁现状中,仍然有着很大的向上冲击的可能性。
——遇言姐
最近互联网企业纷纷大裁员,人心惶惶,一些码农干脆卖房回老家了。
遇言姐说,互联网行业肯定算不上最惨的,怎么说也在风口上吹了10年,如今不过是回归常态。
腾讯平均工资仍然高达7万/月(中位数没有公布),还是比其它传统行业强多了。
昨天,遇言姐跟朋友们聊天,谈到未来的红利行业。
大家认为互联网这一波过去了,未来十年会是芯片行业的天下。
说到芯片,超微半导体公司(AMD)总裁苏妈苏姿丰,2020年的年薪是2700万美元,比2019年下降了54%(苏妈2019年的收入高达5800万美元,近4个亿人民币)。
图片
▲苏妈现居德州奥斯汀,丈夫是一名华人建筑师。苏妈从不在公众面前透露家人信息
虽然收入下降了,苏姿丰仍然是收入排名第一的女性CEO。
1.55米的苏姿丰莫名给我一种人高马大的感觉,尤其是她用戴着大钻戒的手在台上显示芯片时,简直是气场冲天。
可能是攻气太强,网上老有人问苏妈是不是女同,也是太有意思了。
图片
图片
▲你看,你看,苏妈的手
年薪排在苏妈之下的女性高管为——
Mega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2400万美元。
图片
通用汽车总裁玛丽·巴拉,2300万美元。
图片
军工公司诺格总裁凯西·沃登,1900万美元。
图片
国防承包商,通用动力总裁菲比·诺瓦科维奇,1800万美元。
图片
安森医疗保险公司总裁盖尔·布德罗,1700万美元。
图片
纳斯达克总裁阿德娜·弗里德曼,1500万美元。
图片
说到苏姿丰,三个字形容——
强、强、强。
B站上的AMD产品芯片发布会,只要苏妈一出场,弹幕全在刷女神。
图片
想当年,苏妈接下奄奄一息的AMD,她的导师不看好,用户们喊着药丸。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那时的苏妈也就44岁而已。
短短8年时间,苏妈带领着AMD奋起直追,杀回主流战场,股价从1.6美元上涨到110美元,把昔日霸主英特尔逼到墙角,上演惊心动魄的世纪大反转。
就瞅AMD的股价8年时间翻了足足68倍,苏妈这5800万美元的年薪给得太值了。
图片
▲英特尔,人称牙膏厂。为了商业利润,英特尔每次产品升级,只是稍做一点点改动,好像挤牙膏。现在英特尔被苏妈踩在地上挤,价钱也降下来了,怎一个爽字了得
就来说说苏妈的故事。
国芯片界有两位知名华人领袖。
一位是英伟达的创始人,人称皮衣刀客的黄仁勋,老黄。
一位就是超微CEO苏姿丰,苏妈。
苏妈比黄仁勋小6岁。这两位既是同行又是对手,都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台南。
此前,有报道说老黄和苏妈是远亲,老黄是苏妈的表舅,还找出两家的家谱。
不过苏妈在采访中否认了这个说法。
图片
3岁的时候,苏姿丰随父母移民美国,在纽约皇后区长大。
苏妈的父亲是一名统计学家,早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数学系,后来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博士,是60年代拿奖学金的留学生。
苏妈的母亲来到美国后在纽约市立大学进修,之后又自行创业,做汽车零件进口。
苏妈3岁时入读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幼儿园。
她的父亲是犹太式教育的信奉者,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质。
苏妈从小就在科学与数学上颇具天分。
10岁时,苏妈因为想要看看物体工作的原理,拆掉了哥哥的玩具。
父母非但没有生气,还买来更多玩具给女儿拆。
“女孩应该玩芭比”,“女孩天生理科弱”,“女孩的逻辑感差”,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从来没有在苏妈的家庭教育中出现过。
图片
▲左一是苏妈
学霸苏妈初中只读了2年。
她有极为强悍的学术背景。
高中毕业于录取率仅为3%的纽约布朗克斯科学高中。
这所知名高中出过6名普利策奖得主、6名诺贝尔奖得主,是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中学。
在这种大牛高中,苏妈在高一暑假就获得了摩根大通的实习资格。
实习期间,苏妈写了一款股票自动交易程序,一旦超过设定的跌幅就自动卖出。
后来,这款程序在暴跌500点时启动了抛售机制,让那个带她实习的股票交易员逃过一劫。
图片
不满17岁时,苏妈便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电气工程,是因为听说这是最难的专业。
大学一年级时,苏妈就已经在实验室负责测试硅晶片,这个半导体项目引发了她强烈的兴趣。
那时的苏妈完全出于兴趣日夜泡在实验室里鼓捣,她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技术日后会成为半导体主流,更不知道芯片制造这个行业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
本科毕业后的苏妈又在麻省理工继续读了硕、博,她的论文都是关于如何提高硅晶技术的效率的。
图片
▲苏妈在MIT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苏妈拿到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时,只有24岁。
再之后,苏妈一路从顶级公司走过来——
德州仪表半导体研发中心副总裁,IBM半导体研发中心的副总裁,飞思卡尔半导体CTO,超微CEO。
一条笔直行进深耕的事业之路。
图片
来自中产知识分子家庭的苏妈,受到的是典型的中国模式教育,听起来很不符合如今网上流行的鸡汤。
可见,教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与孩子相不相应,合不合适。
图片
关于苏妈的家庭教育,她父亲提到3个重点——
第一:父母亲要把孩子放在正确的位置上,早早起步。
苏爸说:“如果你10岁时就选对目标,你很可能30岁时就成功了。让孩子像站到能看见目标的赛场上,这样她才不会彷徨,径直向目标跑过去,将来自然会开花结果。”
“父母总是尽力确保我达成高标准。他们不会问我’要不要’,而是直接说’你应该这么做’。”苏妈说。
苏妈的父亲还告诉媒体:“我家从不浪费寒暑假。平日学校功课很多,孩子要学课外知识,只得趁暑假。”
苏妈小的时候,父母亲培养她弹钢琴,鼓励她以后从事医学。
但在发现女儿的兴趣点在机械后,父母决定放弃音乐学院和医学院,让苏妈专心致志念工程。
那时的苏姿丰也就十来岁。
图片
▲苏姿丰小时候本有机会进入茱莉亚音乐学院,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学习工程
第二:有好的格局,才能有好的结局。
“人最重要的是心态。心态一改变,态度就改变;态度一改变,习惯就改变;习惯一改变,人生就改变。” 苏爸说。
苏爸因为自己是理工出身,经常对孩子讲创新的重要。
苏爸总是说:科技领域的变化风云开阖,20年内会有半数公司消失。只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生存下去。
图片
苏妈接手超微时,公司濒临破产,连换4任CEO都没有挽回颓势。
苏妈上任后,该裁的裁,该卖的卖,该召回的召回,不再做次优产品和手机芯片,主攻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服务。
梯次清晰,定位明确。
3年后,摆脱亏损,实现盈利。
紧接着,又完成对英特尔的赶超。
图片
▲之所以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靠的是苏爸说的创新精神
纵观国外的情况,大公司的掌门多为中产家庭出身的孩子。
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的富贵家族企业,也没传位给子孙,找的职业代理人往往也是中产出身。
比如高盛总裁大卫·所罗门,父亲是个开印刷厂的小老板,大卫·所罗门从分析师做起,一直干到投行总裁。
图片
比如沃尔玛总裁麦克米伦,父亲是一名军队里的牙医。
麦克米伦从十几岁就在沃尔玛打工,从采购到跟单到助理到经理,最后做到CEO。
图片
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的中产阶级后裔都是战斗力最强的。
推特新上任的总裁,印度裔小哥帕拉格·阿格拉瓦尔,父亲是印度原子能部门高级官员,母亲是大学里教经济学的老师。
阿格拉瓦尔为东家工作的时间也蛮长的,直到出任总裁时已经在推特干了10年整。
图片
挨着个儿翻这些大公司CEO的简历,你会发现富二代非常少,寒门出身的更是见不到。他们大多自来条件不错、重视教育的中产家庭,包括黄仁勋和苏姿丰。
那么,为什么二代们接不了班呢?
首先是因为二代们缺乏创业思维。
如今的企业不存在稳定经营一说。
智能手机一出来,诺基亚就完蛋了,数码相机一出来,柯达就完蛋了。
娃哈哈做不出来新产品,份额就被元气森林吃掉。
正向的例子也有,腾讯和字节自我革命,孵化出了微信和抖音。
对于二代来说,能够做到守成,已经不算败家。
问题是,如今的企业,守成是守不住的,而要有创业精神,只能引入新血。
图片
其次,二代们被彩虹屁围绕,听不到真话,易盲目自信。因为没挨过社会的毒打,别人说个什么他都相信。
王某聪、姚某娜,都是被这么忽悠瘸的。
如果让王某聪创业,他肯定想不到“砍一刀”这种操作。
姚某娜唱个歌儿吧,一句“公主传说”就得罪了所有人。
宗家小姐也是一样,开口说话就招骂。
富二代缺乏基层视角,没有洞悉人性的天分,不是他们智商不够,而是没有这个基因。
图片
以上这些缺陷,中产家庭的孩子都没有。
中产出身的孩子,跟上层比,更懂得这个社会;跟下层比,拥有更多的资源和见识,家庭也有一定扶助能力,让他们可以在父母的基础上前行。
当网上论调鼓吹富二代的成功时,遇言姐看到的是,二代们资源足、人脉广,但能成事者无几。
所以说大家都别妄自菲薄,对于大多数中产阶级来说,在粘稠的阶级跃迁现状中,仍然有着很大的向上冲击的可能性。
苏姿丰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