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小西天——悬塑艺术的最后绝唱

图片
山西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寺院——千佛庵,这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由明末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初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人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图片
这座寺院,分上下两院,以布局新颖,精巧玲珑,格调别致而著称。下院主要建筑有无量殿和韦驮殿,并藏有一部7000卷的永乐北藏。
图片
上院是全寺的精华,正面是大雄宝殿,文殊、普贤两殿左右相峙。大雄宝殿内的悬塑富丽典雅,颇具特色,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是小西天得以蜚声中外的根本所在。
图片
小西天悬塑于明崇祯十七年至清顺治十三年(1644—1656)塑绘,在建筑面积仅217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内,1030余尊彩塑围绕5尊主像布满壁面、檩枋、柱梁之间。大雄宝殿正面排列的5个相互连通的佛龛。佛龛中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弥勒诸佛面目俊逸、仪态祥和,端坐莲台之上,全身金光闪闪。莲台下,七宝莲池中八功德水微波荡漾,舟楫、仙鹤游弋其间,宛如仙境。五尊圣佛两侧分立胁侍的十大弟子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如真人大小。殿南山墙上塑有“四方三圣”、“四大天王”等佛教故事。殿北山墙上塑造的是须弥山上33层“忉利天”佛教故事和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梁上,八大金刚雄壮威武。
图片
梁间壁上悬塑着富丽堂皇的西天“极乐世界”的情景。把泥土悬塑于空中,本身就需要极高的技巧,何况这面积巨大、造型如此丰富的彩绘悬塑,其难度之大,工艺技巧之高,想象力之丰富,难以言喻。巍峨壮观的天宫楼阁中,众多的人面飞天、神鸟、孔雀、鹦鹉,姿态优美,驻立于缭绕缥缈的云头之上。殿前勾栏平台上,十二乐伎菩萨,翩翩起舞,身姿轻盈,顾盼生情,栩栩如生。这里所有的塑像,人体比例适度,肌肤丰满柔润,形态生动自然,衣饰线条流畅,最大的佛像3米多高,小的可放于掌中,寺中千余尊塑像虽大部分保存于此,但庞大的雕塑群繁而不杂,自然有序,衬托以层层迭迭的天宫楼阁,整个殿内,粉彩妆銮,色泽瑰丽,精美绝伦,既呈现出仙宫佛国的金碧辉煌的迷人景象,又富于浓厚纯美的生活气息。其中的彩绘悬塑,表现了这里明代民间艺术家高度纯熟的工艺技巧和无比的聪明才智,无愧于雕塑艺术中的瑰宝。置身于悬塑艺术的立体空间仿佛身临佛国幻境,无不感慨悬塑艺术仿佛“小宇宙”,古代艺术家的意匠神思仿佛“小造物主”。
图片
古代匠师在空间拓展与艺术创新中融入了科学的技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悬塑丰富的内容依照远近、高低、大小、虚实、疏密处理得和谐自然,满堂彩塑繁而有序、静而飞动。
图片
在结构布列上遵循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即依照视觉习惯所有景物均下大上小,并且略向前倾(观者方向),一般在12度左右。
图片
这样的比例和角度尽量避免不合透视法则的视觉感,使观者能够形成身临实境的真实距离感。高远处的殿阁楼台则多处理成仰视形式,完全符合古代台阁山水绘画中常用的高远透视法,使景物逼真且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图片
悬塑前倾的形式加之多辅以贴金箔工艺,因而使景物朝向观者的一面不易着落尘土,能够时常保持如新的净土世界。科学的结构与艺术的技法加上驰骋的想象空间完美结合,使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与逼真的视觉艺术效果相得益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主龛五佛,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弥勒诸佛面目俊逸、仪态祥和,端坐莲台之上,各饰锦衣,神态自若,面容慈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国内的许多名山古刹中,虽不乏各种类型的悬塑,但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纷繁华丽,无一处如小西天之精美绝伦。整个殿内,天宫楼阁,层层迭迭,云雾缭绕,粉彩妆銮,呈现出一派仙宫佛国的迷人景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尊圣佛两侧分立胁侍的十大弟子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如真人大小。
图片
图片
即使弟子身后的侍者也是如此生动可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仙宫佛国信难求,何期凤山起层楼。
法身万千费雕镂,粉彩妆銮非俗手。
朱明陈迹尚如新,入眼平生叹未有。
顶礼赞颂庄严佛,能工巧匠当不朽。
来源:旃檀精舍
原标题:山西隰县小西天——悬塑艺术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