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禅登基!诸葛亮总揽大权的开端

三国:刘禅登基!诸葛亮总揽大权的开端
前言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十分受用的,毕竟不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人,难免有着疑心,但是作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却并没有争夺权利的想法,反而是一心一意完成刘备遗愿。
起因
刘备去世:公元223年,刘备经历夷陵之战,最终不敌陆逊,悲愤交加身染疾病,最终去世。
图片
▲刘备
结果
诸葛亮过劳而死:诸葛亮把蜀国的政务全部包揽在自己身上,为此损伤了身体的根本,这导致诸葛亮积劳成疾,最终在公元234年离世。
▲诸葛亮
始末
一、诸葛亮掌权
刘备在去世的时候,专门见了诸葛亮一面,在病榻上,刘备叮嘱诸葛亮,一定要帮助刘禅统一天下,要是刘禅不是皇帝的命,那么皇帝就让诸葛亮做。
虽然刘备这么说,但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过当皇帝,反而认认真真地完成刘备想要恢复汉朝江山的愿望。
但是刘禅年幼,他登基的时候才17岁,所以国家大事都被诸葛亮一手包揽。以前刘备在的时候,诸葛亮虽然是丞相,也有着一定的权利。
但是不同的是,刘备有着决定军政大权的能力,诸葛亮只不过是辅佐的能力。但是等到刘备去世以后,为了方便管理政权,诸葛亮并不放心刘禅,所以逐客令自行开府,把蜀国的大权全部揽到自己手中。
图片
▲刘禅
二、整治蜀国内部
诸葛亮这种做法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处理国家政务,但是总是有臣子看不惯诸葛亮的做法他们有的是刘备忠诚的部下有的是刘璋原本的手下
他们虽然立场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弹劾诸葛亮。其实刘备部下之所以看不惯诸葛亮,就是担心他夺走蜀国的政权,甚至自己登基。
他们内心还是渴望汉朝恢复,所以和刘备是一条心,现在看到诸葛亮总揽政务,也十分担心国家易主。
刘备老臣中李严算是反对最激烈的其实他本来就看不惯诸葛亮,李严认为他出名的时候,诸葛亮还没有出山呢,凭什么诸葛亮的权利比他大?!
诸葛亮也知道李严的想法,但是李严在刘备时期并不敢说什么,等到刘禅的时候,甚至提出了很多无力的要求,如果放任李严这样做下去,很可能会有蜀国分裂的危险,于是诸葛亮决定任用他的儿子。
通过儿子架空李严的权利,但是李严自诩聪明过人,并不听诸葛亮指挥,在北伐的时候,也因为自己出点差错,导致军队不得不返回。
面对这样的结果,李严决定全部推到自己部下身上,但是诸葛亮早就搜集好证据,凭借这些,足以让李严失去官职
不过诸葛亮虽然惩罚了李严,但是对于李严的儿子,诸葛亮并没有牵连到他,反而依旧重用他,为此也让李严心服口服。
最大的威胁解决了,就剩下刘璋原本的人了。
图片
▲李严
三、集中蜀国政权
蜀国这个地方并不是刘备的,而是刘璋请刘备收取汉中时,被刘备趁机而入,占领了蜀地,这也导致刘璋失去了根据地。
不过刘备并没有赶尽杀绝,反而留下来刘璋和蜀地原本的臣子。但是他们对于刘备,原本就带有怨恨和抵触。
趁着刘备离世,他们还煽动马超造反,这在内部算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这种问题要是不解决,诸葛亮也不放心北伐。
所以诸葛亮还是打算枪打出头鸟,对于反对最激烈的杜微下手
图片
▲杜微(剧照)
杜微虽然已经年老,但是他是刘璋的旧臣,而且也算是刘璋手下的主心骨,如果他向着蜀国,就会解决这种问题。
所以诸葛亮非常有诚意地邀请杜微为官,但是在刘备称帝以后,杜微就辞官了,他不想在刘备手下为官。
哪怕现在刘备去世了,杜微依旧不愿意,并且表示自己耳聋,实在不能回归朝廷。
纵然诸葛亮再三邀请但是杜微并不愿意,对此诸葛亮决定派人用软轿把杜微接到丞相府。
而且诸葛亮一再表示,自己并不需要杜微做什么,只是希望他能够为刘璋旧臣做榜样就可以。面对诸葛亮的诚意,杜微也被打动了,最终决定听诸葛亮的。
就这样,面对朝廷的两股反对势力,诸葛亮以礼待人,并没有苛责他们,渐渐地蜀国内部稳定,这也让诸葛亮放心北伐。
图片
▲蜀国
小结
刘备去世以后,虽然诸葛亮总揽大权,但是他并没有二心,只是为了让政治更加集中,方便蜀国发展。
【参考资料】《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