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代移动与桌面处理器大乱斗:Core i9-12900H性能可到桌面什么级别?

Intel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Alder Lake用的是混合x86架构,处理器里面包括采用Golden Cove架构的P-Core和采用Gracemont架构的E-Core,P-Core性能核的目的是提升处理器的单线程性能,而E-Core效能核的目的设计目的则是用更低的功耗来提升多线程性能,这种设计在注重续航与能耗的移动平台上其实更能发挥出它的优势。
图片
今年1月,搭载Alder Lake-H系列移动处理器笔记本开始上市,而低电压版的Alder Lake-P/U系列处理器也在近段时间推向市场,大家应该见识过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Alder Lake较11代的Tiger Lake有相对大幅度的性能提升了,我们此前测试的ROG枪神6游戏本里面用的就是Core i9-12900H,估计很多人都想知道移动版的Alder Lake处理器性能能到桌面版的什么程度,今天我们就来对比一下。
图片
移动版的Alder Lake-H与桌面的Alder Lake-S有着不一样的配置,Alder Lake-S最多可拥有8P+8E,L3缓存最大30MB,核显则拥有32组EU单元,Alder Lake-H则最多6P+8E,L3缓存最大24MB,核显规模增加到96组EU,当然了移动版处理器会受到严格都功耗限制,桌面版的功耗限制基本上仅是对OEM机器有效,所以移动版处理器性能会受到多种限制。
图片
Core i9-12900H和Core i9-12900HK的规格其实基本一样的,都是6P+8E,频率也都是P-Core最大睿频5GHz,E-Core最大3.8GHz,基础功耗45W,最大睿频功耗115W,差别就是Core i9-12900HK支持超频而Core i9-12900H不支持,但放在笔记本里面由于散热的限制差别不会很明显。
从Core i9-12900H的规格来看,由于少了两个P-Core,所以它肯定是无法和Core i9-12900K这种8P+8E的媲美的,而且两者的功耗限制相差甚大,CPU的规格其实更接近于Core i7-12700K,两者都是20线程,L3缓存容量也很接近,只不过Core i9-12900H是由6P+8E组成,而Core i7-12700K则是8P+4E。
给Core i5-12600K补上4个E-Core和4MB L3缓存基本上就成Core i9-12900H了,我们今天就拿Core i7-12700K和Core i5-12600K跟Core i9-12900H来比了。
测试平台与说明
图片
我们之前测试的ROG枪神6游戏本上面用的就是Core i9-12900H,它满载时能跑到120W,基本上能完全发挥这颗处理器的性能,搭配的是DDR5-4800 16GB*2内存,和RTX 3070 Ti笔记本显卡,这款游戏本的配置和桌面平台还是蛮接近的。
图片
图片
而桌面平台这边,我们就直接拿12代酷睿首发测试时的数据了,因为这次测试不会涉及游戏测试,笔记本上的RTX 3070 Ti虽然规格和桌面RTX 3070类似,但显卡与CPU还是会有互相抢功耗的问题,不适合直接对比,至于内存方面,DDR5-5200和DDR5-4800差距很小,而且桌面平台支持的内存频率上限本来就高很多,这也是优势所在。
图片
基准性能测试
图片
Core i9-12900H比Core i7-12700K少了两个P-Core,多了4个E-Core,实际处理器计算性能整数能力比Core i7-12700K低一点,浮点性能两者几乎相同,处理器多媒体方面,基本上整数与浮点性能都比Core i7-12700K低了12%,至于和Core i5-12600K比胜出是应该的,毕竟多4个E-Core出来,两者的功耗差别也不大。
图片
SuperPi 1M的测试其实三个处理器用时其实都差不多,Core i9-12900H稍微快那么一点,没啥大的区别。
图片
7-zip使用最新版本内置的Benchmark测试,P-Core数量更多的Core i7-12700K在压缩测试里面领先Core i9-12900H的幅度更大一些,解压缩差距两者的差距显著缩小,Core i5-12600K的表现也是这样,只不过它在两个测试里面都低于Core i9-12900H。
图片
3DMark CPU Profile测试可以测试CPU在不同线程下的性能表现,请注意8线程时的测试成绩,这里Core i7-12700K和Core i9-12900H的差距明显拉大了,因为此时Core i7-12700K是8个P-Core在分担测试负载,而Core i9-12900H必须把两条线程的负载交给E-Core。
还有就是Core i5-12600K在2到16线程性能其实都比Core i9-12900H要好的,估计是不同核心数睿频频率的关系,最大线程Core i9-12900H因为多了4个E-Core才反超Core i5-12600K,至于单线程,Core i9-12900H的睿频是5.0GHz,Core i5-12600K则是4.9GHz,所以就有了这结果。
创作能力测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内容创造测试基本上都可以充分发挥处理器的所有线程,所以这里就统一说算了,Core i9-12900H的单线程性能大致上和Core i7-12700K、Core i5-12600K是一样的,他们的最大睿频频率都很接近,多线程方面,Core i9-12900H大概落后Core i7-12700K约15%左右,和Core i5-12600K比的话大概领先13%,不同测试会有些许差别,但总体大致是这样。
总结
这次测试其实只想给大家看看12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和移动处理器到底有多大差距,结果其实很明显,即使是旗舰级的Core i9-12900H处理器性能也只位于Core i7-12700K和Core i5-12600K之间,这次不放出Core i9-12900K的数据单纯是因为差距实在太大了,完全没对比的意义。
桌面处理器和移动处理器最大的差异其实在于它们的工作环境,笔记本上功耗和散热都相当受限,各种各样的因素都限制了Core i9-12900H处理器的性能发挥,当然,即使把这些限制完全解除它也是比不过Core i9-12900K的,少了两个P-Core这差距根本无法弥补。和Core i7-12700K的差距其实也差不多是这样,想补上两个P-Core的多线程性能,得用8个E-Core,但Core i9-12900H只比Core i7-12700K多4个E-Core,所以也很难追上它的性能。
但换个角度来看,Alder Lake处理器在功率受限的情况下依然能发挥出相当不错的性能,Core i9-12900H的CPU Package功耗大致就是Core i5-12600K的水平,但整体性能至少比后者高出10%以上,和Core i7-12700K比的话功耗低了30%,但性能差距仅15%,更多的E-Core能用更低的功耗释放出更好的多线程性能,这点在注重能耗的移动平台上的确很重要,怪不得Intel在大部分12代酷睿移动处理器上都保留了8个E-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