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每天超1万人被诊断出癌症!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这是自2019年后,国家癌症中心首次权威更新公布全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率。
此次数据是从全国682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487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3.8亿,详尽阐述了2016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
#肺癌仍然是癌王#
根据报告,2016年,中国新发的癌症约406万例,相当于每天超1万人被诊断出癌症,每分钟有8个人患癌。其中男性患癌的比例要高于女性(207.03/10万 vs 168.14/10万)。
在所有癌症中,肺癌的患病率还是远高于其他癌种。仅2016年就有超过80万人诊断肺癌,其中,近66万患者去世,分别占所有癌症发病和死亡人数的20%和27%以上。
图片
不可否认,近十年,肺癌有很多新药上市,包括靶向药和免疫药。即使晚期患者,也有越来越多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有的亚型甚至能临床治愈。但在我国,肺癌5年总体生存率为19.7%,早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70%~90%,中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为50%~60%,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在10%以下。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对此,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朱坤寿表示:“新药和新技术始终是辅助手段,早诊早治才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好办法。”
图片
面对肺癌,其中包括一级预防(规避风险因素)和二级预防(筛查)。
一级预防最重要的就是:控烟!控烟!控烟!戒烟,能大幅降低肺癌死亡率。其次,肺癌的有效二级预防是筛查,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能显著提高早期肺癌发现率,降低死亡风险。
# 城市患癌率更高 癌种城乡差异大 #
从地域来看,癌症发病率总体城市高于农村(189.7/10万 vs 176.2/10万),但从癌种来看:城市高于农村: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农村高于城市:胃癌、肝癌、宫颈癌、食管癌。
图片
这其实和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像食管癌、胃癌、肝癌这种,常常会被通俗地称为“穷人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越低的地区会越高发,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高盐饮食、吃霉变的食物,还有环境、水质等造成的细菌病毒感染等,都是这类肿瘤的致病因素。
此次报告显示,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对此,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陈奕贵主任医师表示,“穷癌”多与慢性感染有关,乙型肝炎病毒、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和致癌因子。因此,及时注射HPV疫苗,乙肝疫苗,清除幽门螺杆菌等是好的预防方式。
图片
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这些则被称为“富人癌”,因为这些癌多与现代饮食习惯、抽烟、喝酒、过度摄入高脂食物、缺乏锻炼、熬夜等有关。近年来,“富癌”的发病率却增长迅速,甚至已赶超“穷癌”的发病率。
因此,陈奕贵教授提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科学运动,戒烟限酒,不熬夜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癌的最好方式。
#本该消失的这种癌 发病率仍很高#
此次报告显示,宫颈癌,它在女性发病排行榜中排第五,名次虽然不靠前,但是依然值得一说,因为它是可以预防的一种癌症,本不该有那么多的癌症病例。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标志着全世界194个国家根据今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决议,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孙阳教授表示,宫颈癌之所以被认为可以消除,最大的原因就是相比于其他癌症,宫颈癌的病因明确,可以通过注射疫苗起到大大降低发病率的作用。
图片
但是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接种人数显然是比较低的,适龄女性接种率不足1%。
我国现有二价、四价、九价三种疫苗,三者除了预防范围不同,最大的限制在于年龄。最广泛的九价疫苗在国内年龄超过26岁就无法接种,且9价目前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
“如果从预防宫颈癌角度,2价疫苗其实已经够用了。”孙阳教授提醒。性生活开始前女性接种疫苗获益最大。但已经有了性生活的女性仍可从疫苗中获益,因为仍可能存在未感染者或感染的病毒不是疫苗覆盖的高危病毒。
此外,孙阳教授特别提醒:“疫苗只是降低了疾病发生的几率,定期体检宫颈病变筛查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有了性生活的女性,建议至少每3年进行1次宫颈筛查,筛查方法最好选择宫颈细胞学联合HPV检测,即可早期发现宫颈病变并进行有效干预。
尽管在科技发展迅猛的今天,人们对癌症依然是谈之色变,还是一个忌讳。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不愿意去了解它,正视它,走了很多弯路,错过了早诊早治的最佳时机。
但随着对癌症的逐渐了解,人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只要一直活下去,患癌的可能性就会不断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可能患上癌症。所以,该做的事还得做,该学的还得学,讳疾忌医是没用的。
只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真正做到科学防癌。
图片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刘伟芳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