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流量走话费!中国移动5G视频通话试商用,华为、荣耀、小米齐坐阵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陶娅洁
图片
为吸引更多用户,拥有3.87亿5G套餐客户的通讯业老大哥——中国移动不断推陈出新。
近日中国移动主推5G视频通话产品,产业链合作伙伴包括华为、中兴、科大讯飞、vivo、OPPO、荣耀、小米等。
中移动对《时代周报》记者透露,这是基于网络环境推出的新一代通话产品,让通话更智能、可视可交互。“中国移动也是全球首个推出5G新通话试商用的电信运营商。”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试商用期间,5G视频通话按时长计费(按分钟数),不收取流量费。自5月1日起,5G套餐内语音分钟数将升级为可用于5G新通话的分钟数,可用于音视频通话。
“我已经很久没有打过电话了,平时和别人联系都通过微信语音、视频。”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的杨倩感叹,打开通讯录,看着那一串串号码,真是熟悉又陌生。
正因用户对语音和视频的需求更多,通信领域专家杨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运营商试图挖掘新的业务场景和利润增长点,于是推出5G新通话业务,试图把用户重新拉回通讯录。
不占流量,一键视频
摆在用户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5G新通话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中移动透露,相比2G、3G、4G网络环境下的传统通话,5G新通话新在“更快、更清、更智、更广”。而与互联网语音相比,5G新通话也会更加稳定与便捷。稳在于通话质量稳定,且电话呼入不中断;便捷则在于手机终端原生,拨号盘即可拨打视频通话,无需下载APP和小程序。总的来说,5G超清视频通话具备超低时延、超清画质、不占流量、一键视频四大优势。
在最被关注的资费问题上,中移动表示,自5月1号起,5G新通话可以直接使用套餐里包含的语音时长,不浪费流量。
杨倩对现有的5G套餐进行了盘点。“58块钱包月,包含300分钟通话时长和5个G流量。流量一般都能用完,通话时长却能剩下100多分钟。”
在杨倩看来,5G新通话既省了流量费,又不浪费话费,确实有可取之处。但自己已习惯了使用微信打音视频电话,即便运营商有了新业务,一时间也不会转变阵地。
一位不愿具名的运营商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用户的习惯很难转变,5G新通话要拿出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来打动用户。比如资费优惠甚至免费,使用体验优于现有的通信软件等。
从B端向C端延伸,力破“被管道化”困局
杨波指出,在当前的环境下,5G新通话大概率会瞄准政企客户,从B端发力带动C端用户。他举例称,若今后水电气缴费、政务咨询都支持5G新通话,那么C端用户的习惯也会跟着转变。
事实上,中移动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布局。据悉,5G新通话视频客服10086功能已经在25个省份的部分地市,向移动客户开放使用,覆盖基础业务查办、高敏业务授权、远程操作指引等多个移动业务场景。除此之外,5G视频云客服已服务超过2000多家客户,涵盖政务、金融等。其中政务领域应用超过700家客户,帮助客户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在杨波看来,运营商此举意在破除“被管道化”危机。
长期以来,在通信业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OTT。OTT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指互联网公司越过运营商,发展基于开放互联网的各种视频和数据服务业务。OTT业务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数据流量所带来的价值不断地向OTT服务商转移,电信运营商遭遇“被管道化”的烦恼。
在巴塞罗那2021年世界移动大会上,德国电信CEO霍特吉斯突然向与会者发问:“当WhatsApp通过增加数据负荷来为其自身创造更多价值时,网络运营商却不得不为此承担更多费用,这是否公平?”他进一步补充称,“80%的流量是由OTT厂商产生的,但他们没有为使用基础设施或扩建成本支付一分钱。”
“近年来,OTT企业对传统运营商的挤压非常明显,使得运营商原有的短信、语音包括国际电话业务都受到了很大挑战。”杨波指出,运营商一直都有沦为互联网企业流量管道的危机,包括中移动此前推出的飞信、中国电信与网易推出的易信业务,都是对抗OTT企业的尝试,可惜效果不佳。
如今,中国移动做了更大的变革,让用户在拨号界面就能同千里之外的朋友瞬间直连。对此,上述运营商人士指出,运营商也要不断创新,学习互联网思维,做好用户体验,吸引客户回归。展望未来,语音和视频通话不一定是运营商或微信的“专利”,每个APP、每款游戏从技术方面都可以实现,5G也必然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应用。
(应采访对象要求,杨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