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兑人民币离岸价一度突破6.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美联储五月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美元指数盘中一度冲破101点。面对美元强势上涨,人民币汇率出现压力。4月2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4596,调贬498个基点,连贬3天,创2021年10月13日来新低,本周累计调贬700个基点。
由于通胀数据“爆表”,市场对美联储大幅度加息的预期越来越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四表示,50个基点的加息选项将在5月份的会议上讨论。鲍威尔表示,他认为“加息前置”策略是有好处的,包括下月加息50基点。他表示,FOMC略微加快行动步伐是适宜的。美联储的许多官员认为,一次或多次加息50个基点是合适的。
鲍威尔称,“我会说加息50基点是5月份会议的讨论选项之一,我们致力于利用工具来将通胀率拉回到2%的目标水平”。
美元走强直接对其他货币形成压力。美元兑人民币(离岸)今日一度突破6.5,摸高6.5036,在岸人民币则最高达到6.4763,已经连续上涨四天。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主要来自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与美元走强两方面因素。供应链扰动叠加美元指数上行或将使短期人民币承压,但无需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预计人民币贬值对于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亚欣表示:三方面因素给人民币带来压力。一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强,过往存在“美元强,人民币弱”的稳定关系;二是季节性规律指向人民币汇率在2月后倾向于走弱;三是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乃至倒挂,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积极性下降。此外,国内和海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再度发酵可能是汇率贬值的导火索。在疫情等因素对我国经济预期的不利影响下,IMF等国际机构和海外投行下调了对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可能刺激了近两日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刘亚欣判断,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他也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诸多迹象都与2014-2016年我国资金大幅外流的时期不同,例如高通胀环境、强劲的商品价格和新兴经济体增长、外部压力下仍然相对稳定的新兴货币汇率相对稳定、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显现出较强的韧性等。这些迹象共同指向一个更加温和、且有望扩张的全球资本流动环境,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期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特征和影响之一,美联储政策短期加速收紧不会改变这一进程。长期看,高通胀和盈利驱动可能仍将推动全球或仍将进入资本开支的扩张期,美元指数将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现在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有更多激进的加息,甚至同时会启动缩表,这难免会引起美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经济金融动荡有可能会造成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驱动中国出现阶段性资本外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有可能有涨有跌,双向波动。跟2015年“811汇改”相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适应性大大加强,同时我们民间货币错配也明显改善,所以不至于出现贬值的恐慌。
(作者:叶麦穗 编辑:曾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