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手工打磨修复光碟的“传统技艺”吗?

今天的数码“讲古”起因是我看到好友@相机达人 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图1)。他询问用这种“手工打磨”的方式来修复带划痕的光碟到底是真是假。看他使用了狗头表情,我估计他对此是并不怎么相信的。其实,撇开他转帖原文里“把视频重新修复到8K”云云不谈,单说这种“手工打磨修复划痕光盘”的操作倒真的是存在的,而且我就是这种修复手段的“受益者”并亲手操作过。
图片
那还要追溯到“家庭影院”概念方兴未艾,绝大部分上海市民对此还没有什么概念的90年代初期。
当时,与组合音响一起出现在某些“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中的影音设备除VHS录像机外,还有一种叫做LD(LaserDisc)的光碟产品(图2)。是的,很多人对这种尺寸好似脸盆的大型光碟的记忆都源自卡拉OK厅。但事实上在当时想要看一些体现影音效果的“海外大片”也必须通过LD光碟!因为当时唯有它才带有杜比定向逻辑(4声道)和AC-3(即杜比数字,5声道)的环绕声信号,更别说它的无压缩的480p分辨率画质也要比翻录的VHS录像带好上许多!
图片
不过,当时LD电影碟片的价格非常高。在那个老百姓工资刚勉强上千的年代,一部进口LD电影(一张碟只能播放45分钟,一部电影至少要2张碟)的售价竟高达上百元甚至数百元,根本就是天价!怎么办呢?当时国内有高人能够一些海外的影音制品以“回收塑料”的名义拉回国内(其实就是现在大家深恶痛绝的‘洋垃圾’)。我们后来听到过的所谓“打口碟”、“打口/切角磁带”也都是这类产物。而这些洋垃圾中也有一些海外淘汰下来的LD电影光碟。
既然这些LD电影碟片是以“洋垃圾”身份进来的,那么它们大部分都已经失去了原包装且盘面上到处划痕累累(估计有不少是从海外的音像租赁店里淘汰下来)。这样的LD光碟直接放入碟机内是无法使用的——激光将无法穿透光碟底部满是划痕的塑料基板正确读出数据。但由于和其他光碟一样,LD的数据层也是存放于光盘中心且偏印刷封面的那一面,而光头读取的那个光面实际只是个塑料基板而已(图3)。那么,理论上只要我们设法把磨花的基板表面重新抛光一下,让激光能够重新穿透它,这张光碟不就能够重新被读取了吗?
图片
于是,90年代的影音发烧友们会自己动手来重新抛光这些光碟。
我父亲当时有一位玩音响的好友(我喊他‘叶叔叔’)便是个中高手——他可以用抛光剂、研磨膏以及加装了硬海绵的手枪钻来手工抛光LD光碟。这种装备显然要比一般人用牙膏+手工方式(就好像@相机达人 老师贴图中的那样)的抛光效率高出许多且效果更完美。有很多一般发烧友无法修复,被判了“死刑”的LD光碟都在叶叔叔的手下“起死回生”!我曾跟随父亲前往叶叔叔位于枫林路的家中膜拜他的这门“绝活”,并且还有幸在他家里观赏了带有杜比定向逻辑环绕声的《侏罗纪公园》(第一部)。嗯,我至今难忘自己首次看到“腕龙起身吃树叶”、“霸王龙草地追杀似鸟龙”等经典场景时的震撼感觉。至于至此之后父亲和我就不再满足于家里的普通立体声音箱,而一门心思要去搞套环绕声系统之类的,都是后话了...
记得那些年我们在影音市场里也能看到这类经“叶叔叔”这样的高手打磨抛光后的散装LD光碟销售。相对于动辄数百元的正版LD光碟,这些抛光后的“洋垃圾”的每张售价约30-50元不等。虽然这价格对当时还是穷学生的我而言依旧很贵,但对那些早期的影音发烧友们而言已经相对容易接受了。只不过好景不长,随着90年代中后期盗版VCD的泛滥,笨重且昂贵的LD光碟逐渐走向末路。最终,当画面更高清、环绕声更先进的DVD在新世纪普及后,LD和红火了没几年的VCD被一起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顺便说一下,早年我们买VCD时有个专用名词叫“大碟版”,特指那些音画效果优良的盗版VCD——这里的“大碟”两字就是指LD光碟。
话说回来,无论是LD还是VCD其实都是我父亲玩的东西,等我真正开始接触发烧影音时玩的主要是DVD了。当然,DVD在国内也同样经历了从高价正版到盗版普及的历程,其中也曾昙花一现般的出现过“洋垃圾DVD”。
图片
图4这张“拯救大兵雷恩”DVD就是我在2000年左右淘回来的一张“洋垃圾”。别说没有外包装,这张1区(美国)DVD连盘面都没有印刷——是一张彻彻底底的“裸盘”;
图片
图5是这张DVD的激光读取面。相对于银白色的正面(印刷面),这个读取面呈现淡金色。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看到盘面上有些打磨痕迹。是的,这张盘买来后也一度读碟不是很顺畅,因此我曾经用一点点做模型用的研磨膏(抛光飞机模型座舱盖用的)+抹布对它做了轻微的抛光。虽然盘面看起来有些惨淡,但经过手工抛光后这张盘读取就变得相当顺畅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6-图8是我用DVD光驱在电脑上播放这张《拯救大兵雷恩》的画面。可以看到,这张1区DVD拥有完整的动态菜单和花絮内容。当然了,这张盘虽然有AC-3和立体声两种音轨但却只有英文字幕。当时我是先将本片的VCD版看到滚瓜烂熟后再去买的DVD,所以有没有字幕倒也无所谓了;
图片
图9是本片播放时显示的参数信息:比如画面分辨率是720*480,编码格式是MPEG2,音频是当时最先进的杜比数字AC3 5.1环绕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