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狮”话|泉州福狮:从形象元素到文化标识

泉州“狮”话
图片
狮子,这只最早来自西域的“瑞兽”,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穿越迢迢沙漠,于汉代以“贡狮”的形式传入中国,被视为祥瑞的象征。其地位如同今日我国之大熊猫,成为中外友好使者的象征。千百年来,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糅合,“福狮”文化形成了融贯中西的个性特征,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图片
开元寺对狮
狮子在我国的文化古籍中被称为“辟邪”“狻猊”,其音译自古代印度梵文,历代以来,在不同典籍中又有天禄、天鹿、符拔、麒麟、狮子等称呼,无一例外地成为迎福纳祥的图腾形象。东汉建和元年(147年),山东嘉祥武氏祠将狮子打造为石雕造型置放,有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石雕狮子。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绿松石微雕狮,乃商代前期奴隶主贵族玩物,高0.5厘米,其造型肉眼不易辨认,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出是一只雕刻精细的雄狮,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先生认为,此文物出土的相关考证若确切无误,当改写石狮传入我国的历史。
可以肯定的是,自汉代以来,伴随着古代中国与西亚、印度等地之间的友好交往,西域友邻不断把狮子作为祥瑞之物送至中国,石狮造型开始在我国蔓延开来,上至皇权处所,下至百姓民间,造型各异的石狮被视为祥瑞的象征,镇守一方,福泽百里,意趣万千。
福建
中外狮文化交流“中转站”
海上丝绸之路是海外“贡狮”进入中国的一条重要通道。明清时期,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等地均有从海路“贡狮”的历史记录。
康熙十七年(1678年),葡萄牙使臣本笃向清王朝进贡了两只非洲狮,康熙龙颜大悦,让翰林院写诗助兴。其中一首是富鸿基写的,这位曾经当过礼部侍郎(位同外交部副部长)的泉州人,留下了“重译梯航神兽通,遐荒殊域喜来同”的佳句,流传至今。后来他将该诗寄给他的好友晋江陈埭籍诗人丁炜,丁诗人亦以狮为题作一首,后收入在其作品《问山文集》中。
图片
清康熙年间德化窑白釉雕像,为三名欧洲人、一只大狮和三只幼狮。1702年,东印度商船达什伍德号从厦门抵达英国,船上的货品记录可与此类器物相对应,名为“人骑狮”。
福建拥有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优良的对外交通港口,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历史进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尤其是宋元以来,在梯航万国东西往来中“见多识广”“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地,福建便成为中外狮文化交流的“中转站”。
图片
源和1916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内的小石狮
后来,狮子形象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逐步汉化。譬如原本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子变得和气安详,“吐赤白舌”的印度狮子也缩回了舌头更加招人待见。狮文化传至福建之前,已历经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的浸染,来此之后与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等交相辉映,融入绣球、如意、铃铛、葫芦、铜钱、祥云等传统吉祥符号,被赋予万事如意、富贵平安、招财进宝、福禄齐全等祈福的文化意涵。从此,异域的“瑞狮”逐步演化成能够驱邪纳福、守护一方的“福狮”,成为重大节庆活动和民俗仪式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图片
晋江五店市石狮子
大概是因为中国历史上百姓无有“狮患”所绕,身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在民间的好感度甚高,百姓将其视为吉祥与威武的象征,塑造狮形以示威武,并且认为狮子的形象能够驱魔赶邪,这一情感寄托令中华狮文化有别于异域狮文化的民族特色,使得狮子开始与中国的传统灵兽龙、凤、麒麟并驾齐驱,在中国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片
西街裴巷路边小石狮
石狮子崇拜,在泉州十分普遍,街头巷尾、庙口村头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狮子造像,现代建筑也喜欢沿用石狮雕塑作为装饰。泉州文史前辈陈泗东先生在其著作《幸园笔耕录》中将泉州的石狮子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守门狮”,必定是一对两只,一雌一雄,其中一狮头左顾,另一狮则右盼;另一类为“风狮”,只有一只,张口,头部向前直看,并不左右顾,且刻有雄性生殖器。譬如泉州提督衙前,即威远楼前的狮子,就起镇压作用,镇全城之风水,保全城之平安。
石狮
从地理标识到文化符号
谈论“福狮”文化,不得不提及福建泉州石狮市,它是中国唯一以“狮”命名的省辖县级市。石狮地名的由来,恰好为这座城市“为狮文化代言”作了完美的诠释。
泉州最早的石狮子,当属石狮市馆顶街的石狮雕像。据传,馆顶街是一条通往泉州的“官路”,道旁始建于隋朝的凤里庵,庵前有一石亭,亭内蹲坐一尊雄狮,故名“石狮亭”。这尊雄狮形态自然、粗犷,狮头高昂,双眼正视,左足挺立,右脚踩球,后身蹲坐,显得既威武又可爱。人们在石狮亭旁设摊卖茶水,过往的行人在此相约聚会,从事商业活动,逐渐形成石狮的雏形。
图片
石狮凤里庵前的石狮子(郭小青 摄)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隋唐以来,石狮人离乡出行,常常约定在凤里庵“石狮”这个地方会合。久而久之,“石狮”演化成为一个彼此信守约定的代名词,固化成地名。“石狮”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景、威武奋发的进取精神和诚实守信的人文气质,成为石狮人最贴切的情感写照。
在石狮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某年,有倭寇从石狮永宁登陆,烧杀抢掠,百姓纷纷逃难。在凤里庵这个地方,一位年轻人将自制的土炮架在凤里庵前的石狮子上,打退了倭寇,人们认为其中有石狮显灵的功劳,于是为它披红挂彩,并将这尊石狮子视为石狮发祥的圣物。
“石狮这个地方,对狮文化特别有发言权。石狮作为地名,不仅仅是地理标识,还是个文化符号。如果说迎福纳祥、祈求平安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景;那么,狮文化所象征的威武奋发的进取精神和诚实守信的人文气质更是闽南人内心深层次的追求。石狮以‘狮’名城,既取其祥瑞之形态,又契合其王者风范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可谓形神兼备,超凡脱俗。” 李国宏认为,近代以来,石狮作为闽南侨乡,是著名的商贸文化中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勇立潮头的石狮人,是“晋江经验”的实践者,也是福建人民锐意创新、改革争先的缩影和见证。“每一个奋发有为的石狮人都是石狮精神的代言人。石狮人特别喜欢把‘咱石狮人’挂在嘴边,一提起石狮的发展与变化,一种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1990年2月,旅菲爱国侨胞黄光坦、黄光赞昆仲捐资兴建“石狮城雕”,由厦门著名雕塑家王则坚教授设计,取名“东方醒狮”。这尊石狮身长7米,高7米,重2240吨,造型威武雄健,神态朝气蓬勃,线条刚劲有力,姿势栩栩如生,象征着石狮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眼界以及开拓创新、爱拼敢赢的情怀。该城雕荣获“福建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享誉海内外。
图片
石狮市“东方醒狮”(王柏峰 摄)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石狮地名的形成与城市历史的演进,形象地将狮子的智慧、威猛、勇敢等特质与闽人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的人文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图片
安海安平桥上的石狮子
狮文化从异域来到中国,与中华传统文化会面,形成中华狮文化,而后又与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二次融合,经过两次糅合发酵的狮文化日臻完善。当“福”文化遇见“狮”文化,入乡随俗,落地生根结出了“福狮”文化的果子,这其中又有百花齐放、气象万千、形态各异的狮文化建筑、非遗、技艺、民俗,都值得细细一品。
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泉州晚报社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来源:泉州通客户端
记者:颜瑛瑛 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黄诗艺
审核:吴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