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地名,异族文化强势汇聚

图片
朔州地处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在这数以千计的村名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不同时期的民族语。这些以民族语命名的村名,不仅记录着朔州曾经的山川风貌,而且也部分呈现出先民的生业环境。其如一部被时光冲洗掉色的先民生业史,掩藏于岁月的深处。由于笔者学识浅陋,故本文只列举其尚能释读之部分。对于大量无法释读的民族语村名,只能留待今后再作疏解。同时期待专家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花板
平鲁区凤凰城镇有周花板、张花板,右玉县高家堡乡有金家花板。这些村名里的周、张、金家,为表达家族姓氏的专名,花板为通名。花,蒙语拉丁式拼写作“hua”,意为山丘(或土冈)、丘陵、冈梁。汉译为“花”,也译作“哈”。如“乌拉哈”即“红色山丘”之意。其早期音为“gua”,如怀仁、应县、山阴交界处的黄花梁,北魏时期称“黄瓜堆”,黄瓜,即“盆地或川地耸起的冈梁”。板,即蒙古语baising(汉译“板升”,意为“房子,房屋”)的首音简译。花板,即建在冈梁上的房子。
狮,狮子
平鲁区西水界乡有黑家狮、孙家狮,右玉县高家堡乡有刘虎狮、蔡家狮子。狮,为蒙古语sibege(口语shibe:)首音简译,意为“栅,栅栏,篱笆”,是牧民为牛羊建立的栅栏。可见当初命名之时,这些村子的周边,尚为成片的牧场。
徐伏
平鲁区西水界乡有上徐伏、中徐伏、下徐伏。徐伏,还原其宋元时期读音为syu-bow。需要说明的是,在蒙古语和汉语方言对译过程中,存在-w/-n与-g通转的现象。如蒙古语sug(精液),方言作sun。徐伏(syu-bow),可对译蒙古语subag,意为“沟渠,洼沟,壕,水沟”。说明其时,村子周围存在大的冲沟。
陶卜,桃卜
应县白马石乡有桃卜坪,平鲁区白堂乡有陶卜洼。陶卜或桃卜,均为蒙古语dobo音译,意为“小土丘,小土岗”。该词与dobocag和tobci存在共同语源。dobocag意为“土岗,土丘”,tobci意为“纽子,纽扣,奶头,乳头”。如过去老年人衣服上用布条绾成的纽扣,就叫做“裪疙瘩”。“裪”字并不见于《说文解字》,为唐代以后出现的后起字,且其语义为“衣袖”。其用于“裪疙瘩”,显然是蒙古语tobci的首音简译。作为地名的陶卜或桃卜,应该作“土丘,土岗”或“乳头一样的土丘、土岗”解。
快乐
山阴县古城镇有快乐村,岱岳镇有小快乐村。作为村名的“快乐”,并非心理意义上的快乐,而是蒙古语言gulesu(口语作guiles)的汉语音译,意为“杏树,杏林,杏园”。
黑里
明万历《怀仁县志·村堡》载有“黑里寨”,清光绪《怀仁县新志·堡寨·西境》“鹅毛口”条下:“土堡二,北名西平堡,南名长乐寺。东有黑里寨废村……”。说明其在晚清之前已废弃。黑里寨应该是辽金时期就出现的一个聚落。其寨名“黑里”来源于女真语hari,其在《辽史》(卷三十一)中又作“曷烈”,《钦定辽史国语解》作“哈里”,释义为“满洲语,有水口甸处也。”曾经的黑里寨,其所临的水口,即鹅毛河所出之山口也。
牛晋
应县白马石乡有上牛晋、下牛晋。牛晋,为蒙古语nacin译音,意为“游隼”。在蒙古语中,nacin还是蒙古族摔跤优胜者的一种传统称号,汉语也译作“隼”。牛晋,应该是以蒙古族传统摔跤活动中优胜者命名的村落。
乃河
平鲁区下水头乡有上乃河、下乃河。乃河,是一个蒙汉合璧词。乃,即蒙古语narin首音简译,意为“细的,窄的”。其完全音译形式作“乃林”。如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有乃林皋村。“皋”即蒙古语gool(河流)译音,乃河与乃林皋是一个意思,都作“细流,窄河”讲。
高登
平鲁区陶村乡有计高登、刘高登、王高登,榆林乡有薛高登村。高登为蒙古语gool-d-deng译音,意为“河滩地”。
平鲁区下面高乡有上面高、下面高,两村紧临源子河。高(也作“皋”),即蒙古语gool(河流)译音。上面高意为“河的北部”,下面高意为“河的南部”。
木角
平鲁区下木角乡有上木角、下木角。木角,为蒙古语morgol(叩拜)或morgolten([回回教的]信徒)译音。说明老早前,这里存在信奉回回教的回民。
乌林
右玉县右卫镇有乌林村。据《钦定辽史国语解》:“乌林,满洲语,财也。(辽史)卷十七作斡凛,河名”。又据《钦定辽史国语解》:“乌林达,满洲语,司库也。(辽史)卷二十八作乌林答”。
戈道
山阴县马营乡有戈道村。戈道,为蒙古语gedoi(口语ge:doe)或geteu(口语ge:tu)译音。Gedoi意为“后颈”,Geteu意为“后脑勺凸骨,枕外隆骨”。戈道,应该是以地貌地形命名的村落。
称沟
平鲁区井坪镇有上称沟、下称沟。称沟,同样为蒙汉合璧词。称,为蒙古语chingxer(蔚蓝色的,海蓝色的,青色的)简译。疑汉语的“青(东方色也)”与蒙语的chingxer存在互借关系,究竟是谁借谁的,说不好。作为地名的“称沟”,应作“青沟”解。
毛道,磨道
朔城区神头镇有毛道村,怀仁市何家堡乡有磨道河村。毛道或磨道(蒙区也作“木都,毛都,毛德,毛岱,木独”),为蒙古语“modo”的汉语音译。意为“树木,小的树林”。在蒙古族文化里,存在“树崇拜”。以树或树林命名聚落,在牧区非常多。如巴音毛道(富裕的树林)、布敦毛都(粗大的树)、明安木都(一千棵树)、都日本毛德(四棵树)、温都尔毛道(高大的树)。其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川井镇境内中蒙边境线703号界标附近的“甘其毛都”口岸了。“甘其毛都”又译“甘其毛道”,意为“一棵树”。
右玉县威远镇有树儿照村。照,即蒙古语Jo(同汉语拼音zho)译音,意为“脊背,山梁,土梁”。“树儿”可按汉语理解为“树”。但笔者认为是蒙古语sollexu(口语sollox)首音sol的简译。其意为“逐秋青草放牧”。“树儿照”,当作“可以逐秋青草放牧的山梁”解。
丰予,丰预
朔城区窑子头乡有丰预村,利民镇有前丰予村和后丰予村。丰预或丰予,为金代女真语译词。现代满语foyori作“李子”解。可能其地出产李子,故以其名。
习麻
应县南泉乡有东习麻、西习麻村。习麻,为蒙古语xim-a(口语xima)译音。意为“苘麻”。苘麻又叫青麻,是锦葵科一年生亚灌木草本植物,茎枝被柔毛。茎皮纤维色白,具光泽,古时多用作编织麻袋、搓绳索等。东习麻和西习麻,可能是其地多产苘麻,故名之。
一半岭
一半岭位于平鲁区陶村乡。一半,非汉语所谓之“一半”,而是蒙古语ibag(略高的,略大的)汉语译音。我在前文(《朔州民族语地名[一])讲过,蒙古语和汉语方言对译时,存在-w/-n与-g通转的现象。Ibag进入汉语方言区,转译为iban,即“一半岭”。可见其为蒙汉合璧词。意为“略高或略大的山岭”。
季儿村
季儿村位于右玉县牛心堡乡。季儿,为蒙古语Jergeledege(口语drirgejde:)简译形式,意为“邻居,毗邻”。
和尚碧
和尚碧位于平鲁区双碾乡。碧,为女真语译词。现代满语bi可表第一人称代词“我”,这与蒙古语中的bi(我,吾)是一致的。其在满语中,还有“存在,在,有”的含义。和尚碧,为汉语和满-通古斯双语合璧词,是言其时该村有和尚居留或住持。
涂皋
朔城区沙塄河乡有大涂皋和小涂皋。“皋”,即蒙古语gool(河,川,河流),汉译或作高、皋勒、高勒、郭勒等。“涂”为蒙古语tulhu简译形式,意为“抵,临近,贴近,挨近,靠近”。涂皋,即“紧挨河流”的意思。从卫星地图可以察知,大、小涂皋村边有古河道存在,从高崖上村下来的一股水流流经两村后,折而向东,在青钟村东北汇入神武河。
河林禽
河林禽村位于朔城区滋润乡。河林,为蒙古语haragul(口语haru:l)汉语方言简译形式,意为“岗哨,哨兵”。“禽”为北方民族语名词后缀-tsin译音,其义相当于古汉语中的“者”。汉语音译有赤、真、勤、沁等诸多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河”在中古晚期仍读为gha音,而鼻音韵尾-n/-ng在方言中又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存在。河林禽即haragultsin的方言译音hare(n)-tsin。其在官方文献中多作“喀喇沁”,意为“守护者”、“保卫者”、“哨兵”。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后,先后向南、向西发动大规模的征服行动,这一过程中,为道路安全和止息骚乱,在交通要道上设置守卫哨卡,蒙古人称之为哈刺赤。河林禽,为其时众多哨卡之一。
花红
花红村位于应县臧寨乡。作为村名的花红,并非汉语语境中的“花红”,而是民族语译词。花,即蒙古语hwa(不同方言区亦作gwa),意为山丘(或土冈)、丘陵、冈梁。这里的“花”,即黄花梁(古又作黄瓜堆)之“花”。红,为蒙古语hondelen简译形式,意为“横的,横着的”。雁北一带方言多将成语“横三竖四”呼作“红三顺四”。其动词形式为hondelidhu,意为“横拦,横阻,横挡、横断,横跨”。花红,即有冈梁(绵延)横阻的地方。从实际地望观察,花红村向北4.5千米左右,视线所阻,即东西绵亘之黄花梁。同样的,应县臧寨乡还有花寨村,其村西2.5千米即黄花梁之东南阜。花寨,意即“冈梁下的寨落”。
河种
应县南河种乡有北河种、南河种。种,为女真语译词。现代满语作zhunta,意为“野兽走的小径”。从卫星地图观察,南、北河种之间,有小石峪河流过。河种,意即“河边野兽出没的地方”。从村落名称所用语言分析,其聚落产生应该不晚于金代。一般动物觅食有固定范围,饮水也多走固定路线。可能在其村落产生之前,附近的野兽动物到小石峪河饮水时,多于该处经过。
科竹岭
科竹岭位于应县白马石乡。科竹,为蒙古语koJog(J对应汉语拼音zh)方言译音,意为“尖的,尖长的,竖起的”。科竹岭,可谓“尖岭”。
圐圙
应县下社镇有辛圐圙,山阴县后所乡有薛圐圙,朔城区神头镇有王圐圙,滋润乡有东王圐圙。“圐圙”,汉译或作“库伦”,为蒙古语kuriyen译音。汉语中的“圐圙”,仅表示围起来的场所,多用作村落名称。但在蒙古语中,其所表示的语义非常广泛,既可指“院子、院落、庭院”,也可作“围墙、院墙”讲,更可表示“范围、领域、边框、营盘”等。其衍生于氏族时期蒙古族盛行的一种叫做“古列延”的生产和防御方式。该词在《蒙古秘史》中转写为gurien(古里延)或gureen(古列延),意译为“圈子、营”。在《华夷译语》里写作“古里延”。从语音对应规律分析,kuriyen(库伦)、qoriyan(院、营盘、社、团、委员会)、qoroyan(圐圙)和qorqan(寨)具有同源关系。从音义对应关系来看,其又与汉语中的“圈”(古读khron)、“环”(古读gwran)、“圜”(古读gran)、“圆”(古读gron)等同样具有同源关系。(见拙文《音韵学视野下的“昆仑”》)
哱啰
平鲁区高石庄乡有阎哱啰村。哱啰,为蒙古语bvlag方言译音,意为“泉水”。其汉译尚有“布鲁克”、“布拉格”、“卜浪”、“卜拉”等诸多形式。如新疆的巴音布鲁克(意为“泉水丰饶”);满洲里旧称“霍勒津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呼和浩特托克托紧挨黄河边上有“毛卜拉”,意为“不好的泉水”;考古学界知名的海生不浪,意为“诡异的泉水”。前不久在微信群里,与文友探讨忻州市一个叫“部落”的地名,笔者认为“部落”(当地方言音若“不落”)也可能是bvlag的译音。
辉耀
应县镇子梁乡有东辉耀、西辉耀。耀,蒙区多作“夭”或“夭子”,为突厥语yaylag的简译形式。意为“牧场,草场”。鉴于-y-与-w-存在的通转关系(“蔚”字的wei音和yu音即此),Yay-可转译为yaw,记写为“夭”或“窑”、“耀”等字。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夭”字,本义为“曲,摧折”,而作为后起引申义又有“茂盛,草木茂盛美丽”的语义。从语义的引申角度讲,“曲,摧折”和“茂盛,草木茂盛美丽”并不存在关联,所以笔者认为其“茂盛,草木茂盛美丽”应为后起的衍生义,应该是突厥语yay-进入汉语后的记写(或寄音)形式并由此辗转衍生出的语义。辉,为蒙古语huisu(口语huis)简译,意为“脐,花蕊,中心,枢纽”。辉耀,即“牧场或草场的中心”所在。这与应县义井乡“边耀”在命名上存在高度的关联。边耀,即“牧场或草场的边沿处”。
窨子沟
窨子沟位于应县南泉乡。窨子,来源于突厥语的yin,意为“穴,洞穴”。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狐狸及其它猛兽的洞穴也说yin”。汉语的“窨”(语义为“地室”)与其存在互借(或同源)关系。
哱啰
平鲁区高石庄乡有阎哱啰村。哱啰,为蒙古语bvlag方言译音,意为“泉水”。其汉译尚有“布鲁克”、“布拉格”、“卜浪”、“卜拉”等诸多形式。如新疆的巴音布鲁克(意为“泉水丰饶”);满洲里旧称“霍勒津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呼和浩特托克托紧挨黄河边上有“毛卜拉”,意为“不好的泉水”;考古学界知名的海生不浪,意为“诡异的泉水”。前不久在微信群里,与文友探讨忻州市一个叫“部落”的地名,笔者认为“部落”(当地方言音若“不落”)也可能是bvlag的译音。
辉耀
应县镇子梁乡有东辉耀、西辉耀。耀,蒙区多作“夭”或“夭子”,为突厥语yaylag的简译形式。意为“牧场,草场”。鉴于-y-与-w-存在的通转关系(“蔚”字的wei音和yu音即此),Yay-可转译为yaw,记写为“夭”或“窑”、“耀”等字。值得一提的是,汉语“夭”字,本义为“曲,摧折”,而作为后起引申义又有“茂盛,草木茂盛美丽”的语义。从语义的引申角度讲,“曲,摧折”和“茂盛,草木茂盛美丽”并不存在关联,所以笔者认为其“茂盛,草木茂盛美丽”应为后起的衍生义,应该是突厥语yay-进入汉语后的记写(或寄音)形式并由此辗转衍生出的语义。辉,为蒙古语huisu(口语huis)简译,意为“脐,花蕊,中心,枢纽”。辉耀,即“牧场或草场的中心”所在。这与应县义井乡“边耀”在命名上存在高度的关联。边耀,即“牧场或草场的边沿处”。
窨子沟
窨子沟位于应县南泉乡。窨子,来源于突厥语的yin,意为“穴,洞穴”。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突厥语大辞典》:“狐狸及其它猛兽的洞穴也说yin”。汉语的“窨”(语义为“地室”)与其存在互借(或同源)关系。
安宿疃
安宿疃位于怀仁市金沙滩镇,是一个具有近900年历史的古村落。其最早见于《金史·地理志·西京路》:“怀仁……有黄花岭、锦屏山、清凉山、金龙山、早起城、日中城。镇一:安七疃”。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记怀仁县四十二座土堡中也有“安七疃堡”。在明万历本《怀仁县志》和清光绪本《怀仁县新志》以及和珅《大清一统志》皆作“安宿疃”。根据地名延续的规律,作为村名的“安七疃”,其在金代升作建制“(军)镇”之前,就该以“小地名”的形式存续过相当一段时期。考“安七”(古读?an-snid)和“安宿”(古读?an-siuh)皆“安息”(古读?an-slig)不同记写形式。秦汉时期的安息人属白匈奴(月支人)的一支,在西方文献中称“帕提亚人”。公元前247年,白匈奴帕尔尼部首领阿萨息斯(Arsacids)杀死塞琉西王朝的总督,以尼萨(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为都城,建立阿萨息斯王朝。中国史籍根据其开国者Arsacids的音译作“安息”。唐代以后,帕提亚王朝(即“安息”)的后裔又以布哈拉为都城,建立Bouhara国,此即唐代文献所称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其入中原者为安氏。八世纪以后,包括安(安息人)在内的“昭武九姓”多次内迁。唐王朝先于关内道灵(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庆(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银(治所在今陕西省横山东北)、夏(治所在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四州境内置侨州府102个,安置包括昭武九姓在内的西域各族。后又于灵、夏两州设鲁、丽、塞、含、依、契六个州专门安置昭武九姓族人,史称六胡州。贞元二年(786),吐蕃进攻唐朝,唐廷又将六胡州昭武九姓族人迁往云(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县)二州。安宿疃(安七疃)可能为东迁安(息)人聚落之一,也应是陉北安氏祖居地之一。
悟道
悟道村在怀仁市何家堡乡。其在明万历本《怀仁县志》作“吴道村”,清光绪版《怀仁县新志》作“悟道村”。当地有“唐三藏西天取经路经此地”、“悟道村以唐僧关门弟子悟道命名”等诸多传说,皆附会不可信。“吴道”或“悟道”,为女真语udew(现代满语作uden)音译,意为“行围打猎至午时歇马吃饭的地方,(途中)歇脚处,住宿处”。
尚希庄
尚希庄位于怀仁市新家园乡。其在明万历版《怀仁县志》作“上西庄”,清光绪版《怀仁县新志》作“尚希庄”。旧时,该村老年人常讲“一村一口井,一村一棵树”。认为是村里没水栽不活树。但这与《怀仁县新志》所载“大峪河溉田甚沃,大峪口、尚希庄独据上游,引溉殊便,为邑中上腴地”似有抵牾之嫌。前不久,文兄张存平先生赠我一本散文集,书名《秋风擦亮的事物》。其开篇《老榆树》记有“这本是一棵平常的树。然而,在我的记忆中,它却是神秘的,甚至——神圣。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我的奶奶。奶奶是个老迷信,满脑子神呀仙呀的。每月的初二、十六,老人总要煮上一颗鸡蛋,用线勒成菊花的式样儿,供在树下的一块青石上。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在那儿,上几炷香,叩几个头,嘴里还念念有词……”。尚希庄是张存平先生老家。其《老榆树》所记以及村中老人曾有“一村一口井,一村一棵树”的传说,均可认为是一个村落悠远的记忆,也隐约映射着其村名的历来。
作为地名的“尚希”,为蒙古语“sangsi”译音,汉译又作尚欣、尚锡、上西、上希、尚西等。义项有二,一为“独苗大树”,二为“田苗神”。“田苗神”是为保护田苗而设的神灵。今北京市东城区长安左门外御河桥东,旧时曾有一堂子,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其上神殿中供奉的“尚锡之神”,就是田苗神。据清乾隆十二年《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上》:“堂子內尚锡之神,知为田苗而祀”。满清所祀之“尚锡之神”(田苗神),源于蒙古民族的“祭树”活动,主要流行于从事农业的蒙族中。其所祭祀的神被称为田苗神,蒙语称尚锡。祭树活动一般在田地最低洼处选择一棵独苗树进行(据说是为了避免敖包神看到),没有树的地方用沙柳等植物绑制一个树状祭祀物。这也是蒙语“sangsi”两个义项(独棵大树,田苗神)的语义来源。
石碣峪
朔城区沙塄河乡有上石碣峪、下石碣峪。据和珅《大清一统志》:“尉迟敬德故宅,在朔州南石碣峪村,遗址尚存。”尉迟敬德为月支族裔。考“石碣”古读zjek-giat,语同“柘羯”(古读cjah-kiat)。柘羯为东伊朗语chakar译音,意为“战士”。其在《大唐西域记》《新唐书》《册府元龟》以及唐人诗文中又作赭羯、拓羯等。如《唐·西域传》:“安西者,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募勇健者为拓羯,犹中国言战士也。”唐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有“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之句。仇兆鳌注引胡夏客言:“《旧唐书·封常清传》:禄山先锋至东京,使骁骑与拓羯逆(即“迎”——笔者注)战。时常清以北庭都护入朝,命讨禄山,故有拓羯之兵。此诗所云,盖指北庭之归义者。”
柘羯或拓羯,在中古文献中,多称“贵族身边的护卫兵团”。魏义天先生认为,作为军事组织的chakar(柘羯),在名称来源上与古代月支婚姻制度chakariha有关。根据他对中古波斯法律习俗如《判決千例书》和《琐罗亚斯德法典》的研究,在琐罗亚斯德教传统中,一位寡妇在她合法丈夫去世而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有义务和他丈夫的兄弟结婚并产下已过世丈夫名义上的子嗣,这些名义上的子嗣要承担引导“父亲”灵魂渡过灵魂桥的义务,并继承“父亲”的遗产和捍卫他的荣誉。魏先生认为,这显然是一种建立虚拟子嗣关系的法律制度,而在这项制度下,这位孀居妇女的称呼为chakar,而这种婚姻制度即为chakariha。根据魏先生的研究,我们大可推测唐末五代成规模“义子兵”的出现,是受西域月支风俗强烈影响所致。如《新五代史·义儿传》:“……自号沙陀 ,起代北,其所与俱皆一时雄杰虣武之士,往往养以为儿,号义儿军。”《旧唐书·高开道传》:“(高开道)亲兵数百人,皆勇敢士也,号为‘义儿’,常在阁内。”从《唐·西域传》所载“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募勇健者为拓羯,犹中国言战士也”以及“拓羯”与“chakar”的对音来看,李克用时期的“义儿军”(时称“鸦儿军”)极有可能就是入塞后的“柘羯兵团”。
石碣峪,应该是柘羯兵团曾经驻守过的峪口。
鱼渠岭
鱼渠岭位于朔城区利民镇。《大同府志》(明正德版,张钦纂修)有载:“鱼渠岭,在(朔)州西二十五里,石上有鱼形,故名。”清觉罗石麟《山西通志·山川·朔平府》亦记:“鱼渠岭,在(朔)州西三十五里,盘道高五里,南连双岭,北连门家岭,石上有鱼形。”当地土话称鱼渠岭作“鱼曲岭”或“鱼七岭”。“鱼渠”为突厥语Yuqurq的简译,意为“穄,糜子”。其在《突厥语大词典》中作Yugurgun,马哈茂德·喀什噶里将其释为“一种像小米的红籽实植物,图尔克曼(Turkmen,今称土库曼——笔者注)人食用它。”从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的释义看,鱼渠(Yuqurq)应该是“红糜子”。
关于朔州一带现存的突厥语地名,可能为蒙元时期的借入词汇,也可能是隋唐时期活动于此地的突厥部族所遗。笔者注意到今山阴县玉井镇有东石人坡和西石人坡。从地名上分析,“石人坡”的命名应该与其附近存在“石人”有关。石人,多发现于阿尔泰山一带草原地区,所以学界将其称作“草原石人”,多数学者认为是突厥民族曾有的一种葬俗。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隋书·突厥传》也载突厥人“有死者,停尸帐中,家人亲属多杀牛马而祭之,绕帐号呼,以刀划面,血泪交下,七度而止。于是择日置尸马上而焚之,取灰而葬。表木为茔,立屋其中,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尝杀一人,则立一石,有至千百者。”突厥民族的“石人”文化是在十一世纪以后,伴随着民众的伊斯兰化而逐渐消失的。山阴县的东、西石人坡,不知现在还有没有石人,但其地名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里曾有石人遗存。说明这一带曾是突厥部族长期活动的地域之一。
由上可知,明儒所谓的“石上有鱼形,故名”为附会之辞。鱼渠岭,为历史上活跃于此的草原民族留下的民族语地名,以汉语解之,可谓“红糜子岭”。
沿山吾
沿山吾是右玉县威远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二道河西岸。沿山吾,是一个蒙汉合璧的地名用辞。“沿山”为汉语,可理解为“沿着山梁的走向而来(或而去)”。“吾”,也作兀、乌素,为蒙古语us音译,意为“水”。沿山吾,即“沿山而来(而去)的水流”。
山阴县玉井镇有北祖、南祖。关于两村的得名,当地有一种说法:“古时有一南方人来此定居,取村名为南江镇。后因风土人情与江南不符,遂改村名为南祖,取祖籍为南方之意。北祖村因位于南祖北而得名。”但查遍当地方志,不见有“南江镇”这一地名,当为后世穿凿之说。祖,应为蒙古语Juchiy-e(口语zhutse:)的简译形式,意为“马棚,马圈,马厩”。可知这里曾是蒙人牧马的地方。
石湖
朔城区张蔡庄乡有石湖岭,平鲁区有东石湖、中石湖、西石湖。字面理解,石湖,可能与湖泊有关,但这些聚落所在皆黄土丘陵或山区。尤其石湖岭及其附近的车道坡因水源奇缺和交通不便,早已无人居住,空留几处地名,长一些不可名状的愁绪而已。据周礼忠《走读朔城区长城》:“在(靳家洼)村西山顶上有一堡,史称石湖岭堡,今称靳家洼堡。”现在,连靳家洼也只有两户长住的人家,以养羊种地营生。至于东石湖、中石湖和西石湖,都处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黄土峁梁之上,其地名中的“石湖”更不应以汉语的“湖”来解读。这些散布于平鲁和朔城两区的“石湖”,皆来自十二世纪的女真语,现代满语作Shuhuri,意为“荞麦皮”。
旧时,雁北一带山区盛产荞麦。荞麦皮,又是当地制作枕头最好的填充物。尤其刚出生婴儿所用的枕头和“尿褥褥”,多以荞麦皮填充。可见荞麦皮,古时为紧俏之物。上述以“石湖”为名的村落,其名所得,正是当地盛产的“荞麦皮”。
吐儿水
吐儿水是右玉县元堡子镇的一个行政村,附近有吐儿水煤矿。通过卫星地图,该村大部分院落也已拆迁殆尽。能隐约看到的是,该村北部有一条明显的季节性冲沟或河道,向西延伸汇入源子河主河道。吐儿水之“吐儿”,也是来自女真语的一个词汇,现代满语作tur-a,意为“划有边界的一块地方,界地”。
从吐儿水村所处地理位置看,正是今天右玉县和山阴县交界处。其村南紧临的,就是山阴县的吴家坪、杨家岭以及东、西石人坡等村落。我们说,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及其沿革,会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产生一些变化,但也存在着相对的稳定性。一种可能是,吐儿水村北的那条季节河,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曾是两个不同“行政区”的“界河”,故而以“吐儿水”名之。从其命名所用语言分析,当不晚于金代。
亚叭
右玉县新城镇有亚叭岭;山阴县下喇叭乡有下喇叭、上喇叭,元时称“押八井”。亚叭或押八,为蒙古语译词。现代蒙语中,yabaxu,意为“走,行走,步行”。方言里常见“压马路”的“压”,即该词的首音简译形式。“压马路”意为“在马路上徒步行走”,而不是“把马路压在脚下”的意思。其形容词形式yabagar,意为“徒步的,步行的”。另有及物动词形式yabagalaxu,意为“(剥夺交通工具)使成为徒步”。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是其形影不离的交通工具。史载“押八井”曾是元代流放和关押囚徒的地方,其语义可能与此有关。
附记
《朔州民族语地名》所列,均笔者一己所研所得,为一家之言,其中不乏错讹之处。前文(即本文第二部分)发布后,欣得读友孙鹏喜和sandc两位留言提出不同意见,由于昨日去朔州市办事,没有及时精选。今日打开电脑后,发现两位留言,很有见地,故一并于前文精选。孙鹏喜先生留言:“河种,旧志记作禾种,唐时已有,应不为蒙古语,该考虑突厥语;辉耀,旧应县人读作虚耀。” Sandc先生留言“河种,唐朝就有之,记为禾种;辉耀,应县老人发音虚耀。”对于“辉耀”和“虚耀”的发音问题,汉语拼音x本为hi与si合流而来,这是近古以来的事情。具体到huis,现代蒙古语部分方言区亦作xyis。Sandc先生所言“河种,唐朝就有之,记为禾种”和孙鹏喜先生的“河种,旧志记作禾种,唐时已有,应不为蒙古语,该考虑突厥语”则非常值得首肯并引起重视,留待今后仔细琢磨罢。
谨向孙鹏喜和sandc两位致以衷心的谢意!
来源:雁门文丛
原标题:朔州民族语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