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议普及高中,认为高考压力不大,我举双手不赞成

姚洋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家,2022年4月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取消中考是可行的,高考的压力不像中考那么大。他的观点我不同意,而且我要反过来提出七个问题,你来看看,能否回答?
图片
一、四问普及高中
很多人,包括姚洋教授支持普及高中,理由之一是有些孩子初中还没开窍,中考后分流对他们不公平。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四个问题:
第一,如何证明你的孩子初中不行,高中行?
第二,为什么你的孩子在初中表现出了不行?
第三,多数人该不该为少数人不行付出代价?
第四,初中不行有没有其他方法证明自己行?
图片
第一,所谓的“初中不行高中行”能够被证明吗?很多人说我的孩子还没开窍,初中不行,但他高中可能会迎头赶上。我想说的是,既然“可能行”,那就“有可能不行”。之所以落后者迎头赶上甚至反超会被传为“佳话”,恰恰是因为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其实很低。
第二,所谓的“初中不行”,并不是代表在初三这一年成绩不好,中考失利,而是代表着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一直都不怎么行,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能从不行变成行。你看到的是你的孩子不行,那请问:在过去的九年时间里,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行?怎么解决这种不行?
图片
第三,教育不仅仅关乎每一个家庭,教育还需要国家花大钱去投入。国家的付出就是全民的付出,如果“初中不行,高中行”本身就是个小概率的事件,那就相当于是全民付出,为极少部分人带来极少的机会,这不是“花大钱办小事”吗?
第四,实际上,分流去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有获取更高学历的通路,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升到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可以升到普通本科,这两步的考试都不难。此后甚至可以再深造研究生,2022年不就有中专生逆袭协和医学院硕士的成功案例吗?在我眼里,这才是初中不行,但此后一路都很行的典型。
图片
二、三问高考压力
很多人,包括姚洋教授觉得高考没有中考卷,理由是中考分流在前,承受压力太大,高等教育的录取率已经很高。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中考分流的比例是多少?
第二,中考分流的压力哪来的?
第三,高考压力是能否录取吗?
图片
第一,虽然很多人张口就说中考五五分流,但实际上中考五五分流几乎从来没有真正成为现实,初中毕业有大约60%的孩子考进了普通高中。即便如此,如果你对比一下重点高中和末流高中,你会发现从在校学习的学风到毕业之后的生源质量,简直是天壤之别。
第二,表面上看家长都为中考而忧虑,实际上家长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而焦虑,因为分流去哪里意味着不同的人生。所以归根结底这类焦虑并不是教育能够解决的,而是要靠社会去解决。
图片
第三,接着上面的问题说,高考的压力其实与中考的压力非常相似,归根结底都来自学历对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并不仅仅来自是不是有学上,而是来自能否上个好学。既然如此,这个压力就一点也不比中考压力小。
姚洋教授在自己的论述里使用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词语,叫做“倒挂”。抛却这个词在经济学领域内的用法,仅仅说在社会领域中的用法,它的意思是:某些社会现象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常理,与应该的样子相反。
图片
我不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很发达,我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确很大,招生足够多,但总体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多少大学名不副实,有多少老师心不在焉,有多少学生浑浑噩噩,这才是眼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高中普及,高考选拔未必就不是“倒挂”,高中和大学都好好地提升质量,培养好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应有之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才是真正的“倒挂”。
图片
三、四点迫在眉睫
那么问题来了,不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应该怎么做呢?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均衡教育水平,提高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有些高中生进了大学连课都听不懂;
第二,缩小城乡差距,给农村孩子多一些希望,招生向农村和偏远地区进一步倾斜;
第三,优化产业结构,学历低也能找到好工作,自然也就不会只奔着提高学历去了;
第四,优化高等教育,贴近社会需要与时俱进,让大学生出了校门就能顶得起工作。
图片
你支持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吗?你认为中考比高考压力更大吗?你同意我的七个问题和四种方法吗?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