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最强!近期,泉州人千万别碰这东西!严重可致命……

烧烤、小龙虾、酱爆螺
可谓夜宵三大宝
不过
碰到这种螺千万不要尝试
图片
泉州人注意!!
织纹螺汛期已经到来!!
严重可致命!!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重要提醒
眼下已进入
织纹螺旺汛期
同时也是织纹螺
毒性最强的时候
泉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提醒广大市民
织纹螺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
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
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
外出用餐时切勿食用织纹螺
以免发生意外
关于织纹螺
据介绍,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其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尖细,长度为1—2厘米,宽度为0.5—1厘米。另外,其壳面常具有1到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表面图案看起来就像织布,螺口处呈白色。有些织纹螺种类体内含有麻痹性神经毒素,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少量食用即可致人死亡,是名副其实的“餐桌杀手”。
图片
由于织纹螺种类繁多,即使专业人士也很难一一辨别,近年来,各地误食织纹螺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为此,广大市民朋友不要购买食用不懂识别的螺类产品。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织纹螺中毒案例
●2015年5月,莆田一2岁男童吃织纹螺后中毒或成植物人。
●2007年5月7日,莆田荔城区长丰村,9人食用织纹螺中毒,其中5人住院。
●2005年7月14日,霞浦县溪南镇,渔民陈某食用织纹螺后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4年6月1日,仙游县发生两起食用织纹螺中毒事件,有3人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2002年4月至5月,宁德、莆田等地发生多因食用织纹螺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其中死亡2人。
图片
再次提醒
不买不吃织纹螺
!!!
误食出现口唇麻木等
必须立即就医
转发+扩散
提醒更多人注意
搜索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