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制兵器VS美式装备哪家强?俄坦克火炮居然更胜一筹

据环球网报道称,尽管目前俄乌战争仍在进行中,5月9日的俄罗斯胜利阅兵日仍正常进行,5月7日即将进行参加检阅的俄军以及相关军事装备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彩排,也是最后一次总彩排,这次总彩排可谓是全流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俄军阅兵方队将会按照这一流程在5月9日正式展开。
一直以来,在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式上,俄军亮相的装备备受瞩目,而自2月24日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先后使用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些武器既有新式武器,又有旧武器,对俄罗斯来说,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新武器可以很好地进行校验这些新式武器的作战性能以及表现究竟如何,同时还能发现这些武器存在的不足。而对于旧的俄制武器来说,打击效果以及作战威力仍然存在,俄罗斯既可以使用这些旧武器给予战场上的乌军及其防御工事造成一定的杀伤,又可加速淘汰老旧装备,加速俄罗斯军事武器的更新换代。
图片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经济一落千丈,直到现在,经济依旧是俄罗斯面临的最大短板。仅从俄罗斯的每年军费开支数字就可看出,它甚至连美国每年庞大军费数字的零头都不到,甚至军费一度排到沙特后面,但俄罗斯依然是公认的世界军事大国,主要是俄罗斯拥有大量核武器以及庞大战略核力量,核武库保证了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军事强国地位,甚至是俄罗斯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正因为这些核武器的存在才能够保证美国以及北约在不断打压俄罗斯的过程中,却始终不敢过度激发局势。所以俄罗斯每年要将自己一半的军费用于核武库的维护和升级,以保证国家利益。
尽管俄罗斯对核武器的依赖性非常大,但俄罗斯的常规力量也不容忽视,它的许多常规武器装备都可以与美式武器并驾齐驱,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美国。
俄制兵器对上美式装备:俄坦克火炮更胜一筹
目前世界各国装备服役的大多数是二战后所研发的主战坦克,根据武器级别划分的标准,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所生产的主战坦克基本上都属于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目前俄罗斯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要有T-72、T-80U、T-90主战坦克,其中T-90主战坦克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原苏联研发基础上进行后续的研发和建造所完成。这些俄罗斯第三代主战坦克主要对标的是美国的M1系列主战坦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M1A1以及初期版本的M1A2坦克。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还研发了第四代主战坦克T-14主战坦克,它的防御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攻击火炮、行进速度以及装甲防护厚度都得到极大的升级,不过有军事专家认为T-14主战坦克与美国改进后的M1A2主战坦克处以同一水平。如果从纸面数据进行分析的话,相较于美军的M1A2主战坦克,T-14主战坦克的火力强度与防护能力要稍逊一筹,但在坦克重量、灵活性以及射程方面,显然是T-14主战坦克更占优势。
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的T-72、T-80U、T-90主战坦克纷纷亮相乌克兰,在基辅战场、顿巴斯战场以及南部战场都可看到他们的身影,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T-14主战坦克亮相乌克兰战场的记录,有评论认为,T-14主战坦克是未来十年俄罗斯对外销售的重要武器,如果打的不好,将会影响俄罗斯未来的武器销售,再加上受经济原因的影响,T-14主战坦克的数量或许不足,所以这种坦克至今未亮相乌克兰。
图片
俄制火炮VS美式火炮:俄式“龙卷风”火箭炮更强
目前俄罗斯最有名的莫过于“冰雹”火箭炮以及“龙卷风”火箭炮,其中“龙卷风”属于第三代火箭炮,由苏联以及随后的俄罗斯相继研发和改进,目前是一款齐射火箭系统,它的射程可达90公里,火炮间隔发射时间仅为3秒,而且打击误差非常小,被誉为“目前世界上综合能力最强的多管火箭炮”。此前世界武器库曾有排名,俄罗斯的BM-30“龙卷风”与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都名列世界四大现役火箭炮,但BM-30“龙卷风”的排名要高于海马斯,可见“龙卷风”火箭炮的综合性能与作战威力要一定程度上强于“海马斯”。事实上,与美国的“海马斯”相比的话,俄罗斯的“龙卷风”机动性更强,兼容弹药的数量更多,但在射程方面则逊于“海马斯”。
在乌克兰战场上,BM-30“龙卷风”也在战场上随处可见,当2月24日普京宣布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部署在顿巴斯与俄罗斯边境的BM-30“龙卷风”火箭炮开始大规模地打击乌军在顿巴斯前线的坚固阵地,在第二阶段的战役开始后,俄军也频频用BM-30“龙卷风”火箭炮对乌军进行火力压制,是俄军的主要火力源之一。
图片
至于“冰雹”火箭炮,相对于“龙卷风”来说,属于一款较为老旧的火箭炮系统,但在顿巴斯战场以及目前的马里乌波尔战役中都曾使用,尤其是在顿巴斯战场,它与“龙卷风”配合使用,对乌军前线阵地进行强大的火力压制以及地毯式打击。而在马里乌波尔战役的最后一站——亚速钢铁厂战役中,乌东民兵也曾使用“冰雹”火箭炮对亚速营武装分子的最后阵地进行打击。
美俄反坦克地雷:二者及其相似,攻击方式雷同
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还亮相了一款智能反坦克地雷——PTKM-1R地雷,它与美国的M93大黄蜂反坦克地雷非常相似。长期以来,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主战坦克的研发和升级力度似乎集中在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方面,即增强坦克的厚度以抵御外部火力对坦克的打击。
而俄罗斯的PTKM-1R地雷与美国的M93大黄蜂反坦克地雷非常相似,都是采用一种灌顶攻击。PTKM-1R地雷不用深埋于地下,只需放置地面,当敌方坦克经过时,通过一定的感知和侦测,它会迅速跃起,从高空中发生爆炸,并利用金属射流对坦克薄弱的顶部进行攻击,从而达到摧毁坦克的目的。
图片
4月28日,乌军工兵部队首次在哈尔科夫地区发现这款反坦克地雷,但此前俄军是否已经在乌克兰境内部署以及战绩如何,就不得而知。
俄制反坦克导弹VS美式反坦克导弹:俄式“短号”更强
在乌克兰战场上,美国援助乌军的“标枪”可谓是出足了风头,乌军使用这一武器在战场上摧毁了俄军多辆主战坦克。不过俄军也有自己的反坦克导弹,其中最为先进的为“短号”,“短号”采用的是激光制导方式,弹径为152毫米,最大射程可达5.5公里。但在乌克兰战场上,却很少有俄军使用反坦克导弹的情况,一般是乌军使用反坦克导弹杀手俄军坦克。主要原因是从战争开始至今,俄军已经将乌克兰的大部分坦克所摧毁,即使乌军仍有部分剩余坦克,在俄军掌握有制空权的背景下,乌军也不敢贸然将自己残余的苏式坦克与俄军进行地面较量,所以目前乌军依然是依托坚固的防御阵线与俄军进行周旋。
如果与乌克兰战场上大显神威的美式“标枪”相比,有专家认为,显然是“短号”更占优势,因为它不仅可以攻击坦克,还可以攻击水面或低空飞行的目标,如无人机和直升机等,除此之外,它的射程也远超“标枪”。
图片
俄式反导系统VS美式反导系统:S—400总体表现更强,爱国者3精准度更高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军在第一时间将乌军大部分苏联时代的S—300反导系统摧毁。目前俄罗斯服役和研制的有S—300、S—400以及S—500,它们对标的是美国的爱国者和萨德系统,但在某些方面,这些俄制的防空系统甚至还要优于美制防空系统。以S—400为例,俄罗斯在S—300的基础上进行研发,导弹拦截射程可达400公里,是一款防御范围从低空到高空的密集型防御武器,如果与美国目前最先进的反导系统——爱国者3对比的话,会发现在射程与机动性方面,S—400是占据优势的,但也有军事专家认为,爱国者3的拦截精度水平更高。
而俄罗斯S—500据称是今年将进入俄军服役,根据俄方透露的消息称,S—500的射程可达600公里,相对于S—400有一个很大的升级。
不过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的S—300、S—400都曾亮相,根据3月份美国军事杂志的报道称,在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俄军部署在白俄罗斯的S—400曾发射导弹击落一架在基辅上空飞行的一架乌军苏—27战机。
图片
俄式“口径”导弹VS美式“战斧”导弹:“口径”更强
口径”导弹是一款俄制通用型巡航导弹,分为地基、空基、海基等多种型号,不过目前看到最多的是海基和空基版本,尤其是海基版本,俄军经常从潜艇或军舰上向乌克兰境内发射“口径”巡航导弹打击乌克兰境内的军事目标。“口径”导弹从苏联时代就开始研发,不过到了俄罗斯时代才正式结束研制,最终服役军队。“口径”巡航导弹主要对标的是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但如果仔细对比的话,会发现俄罗斯的“口径”在攻击性能、突防性能以及适装性要强于“战斧”,而在打击范围方面,后期改进后的“板斧”与“口径”基本上非常相近。
俄罗斯五代机VS美国五代机:俄式战机反隐身能力强,美式战机隐身能力强
据统计,目前俄军的空中实力仅次于美国,战机数量也仅次于美国,拥有米格—29、米格—31、苏—27系列、苏—25、苏—35系列等,它们分别对对标美国的F—15、F—16等,除此之外,目前俄军还在加紧苏—57的服役,主要对标美国的F—35战机,不过对于苏—57,尽管俄军一直声称其是五代机,但许多军事专家认为其依旧停留在四代机的技术,尤其是隐身能力,无法与F—35相提并论,但值得注意的是,苏—57的反隐身能力非常强,而F—35的反隐身能力较弱,这两种战机真可谓是各有优势。
图片
自战争爆发后,俄军的主要战机如苏—35、苏—35S、苏—25战机等都曾亮相乌克兰战场,对乌克兰境内的军事目标发起攻击。但值得注意的是,除战事爆发初期曾传出俄军苏—57现身乌克兰战场的消息外,此后未曾有苏—57战机亮相乌克兰的消息。
目前乌克兰战场已经成为俄军的主要新式武器试验场,同时旧式武器也在战场上发挥着巨大威力,但随着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加码,以及不再区分“进攻型武器与防御性武器”,所以未来美式武器很有可能会大量涌入乌克兰,所以俄式与美式常规武器正在迎来一场战场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