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5省份常住人口减少,原因在哪?

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30个省份公布了2021年人口数据,有15个省份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减少,这还不包括尚未公布数据的吉林省。
根据吉林省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省总人口为2407万人,与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减少338万人,10年间减少12.31%,年均减少1.31个百分点。由于吉林省已经连续多年人口负增长,考虑到2021年与吉林省同属东北的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常住人口继续下降,因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2021年吉林省常住人口也继续下降。这意味着,全国至少有一半省份的常住人口在减少。
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是人口外流。例如,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多年负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比2010年减少1101万人,既有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也有人口外流的原因。又如,2021年云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3%,虽然是正数,但常住人口反而减少了32万人,主要原因是人口外流。
二是出生人口减少。2021年全国人口出生率只有7.52‰,出生人口只有1062万人,出生率和出生人口均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其中,2021年广东出生人口相比2017年下降22%,同期山东下降了57%,河南下降了43.6%。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的死亡率变化不大,出生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去死亡率。2021年多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近几十年首次转负。例如,2021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1.12‰,湖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和湖南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不过,江苏与湖南有一点不同,2021年湖南常住人口减少23万人,江苏常住人口增加28万人。为何2021年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常住人口反而增长呢?原因是有外来人口净流入。
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因为二孩堆积效应减弱。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到2021年已经是第六年,二孩堆积效应基本结束了。其次是因为结婚人数连续多年下降。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为1346.93万对,2021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此外,由于生育、养育、教育子女的成本高昂,也压抑了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
虽然我国在去年已经出台了三孩政策,但从各地已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出生人口数据来看,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仍然没能得到扭转。例如,安徽省池州市今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为2436人,而去年一季度出生登记为2966人,今年一季度下降了17.9%。又如,山东省德州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2022年1-3月份通过山东省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出生人数为7770;去年一季度该市出生人数为8630。也就是说,今年一季度出生人数下降了10%。
虽然我国人口在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但很多二线城市的人口却呈逆势增长趋势。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增长120万,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成都增长24.5万,杭州增长23.9万,而西安、南昌、长沙则分别增长20.3万、18万和17.8万。二线城市已经成为人口增长的主力军。相比之下,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2021年,广州常住人口仅增加7.03万人,深圳仅增加4.78万人,上海仅增加1.07万人,而北京常住人口则减少0.4万人,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唯一出现常住人口减少的城市。一线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落户门槛和房价都普遍高于二线城市。随着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的发展,以及落户门槛、房价和生活成本的“友好”,这些城市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