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空心房】道县:把好“四个度” 确保农村“空心房”拆除见成效

图片
近日,笔者从道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获悉,为确保农村“空心房”拆除工作见实效,道县出实招,硬手腕,“四度”融合深入推进,自2019年以来共拆除“空心房”35585座334.5万平方米,拆除率达98.09%。
坚持村民自主,党建引领有温度
拆除整治工作,群众工作是起点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老房子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村民对它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针对这一情况,道县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党员大会等大力宣传“空心房”拆除相关政策,讲清拆除“空心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走访入户面对面与村民谈心交流,用最通俗最接地气的话语,给村民摆政策、讲道理,调动群众参与“空心房”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引导村民转变陈旧思想观念,让农户真正了解到拆除“空心房”的益处,破除“守祖业”的传统思想。坚持党建引领,号召党员干部要做好先锋示范作用,党员干部带头拆除自家“空心房”,不断推进“空心房”自拆、帮拆工作,为提升农村环境整治助力添彩。工作有温度,老百姓自然而然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力军、主力军、排头军,实现了“空心房”和谐顺利拆除,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详细调查摸底,目标明确有精度
底子摸清了,盘子定准了,才能一张蓝图干到底。按照“摸清底数—核实认定—统一拆除”的工作思路,前期由各镇村组成专班,对辖区内“空心房”进行细致摸排,准确掌握本辖区内“空心房”的数量、规模,详细了解每栋“空心房”的房主,权属面积等信息,逐栋建册归档,建立台账,并及时上报县农村“空心房”整治办,县农村“空心房”整治办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核实认定。对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持钩”项目条件的地块,由自然资源部门实地踏勘后列入项目库。同时,各乡镇根据本辖区内农村“空心房”现状,科学编制各村“空心房”整治计划,确定每栋“空心房”的整治类型,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具体措施,张榜公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保台账数据清晰,任务目标精准。
周密安排部署,拆除迅速有强度
为推动“空心房”整治工作高效落实,道县从组织领导、动员部署、跟踪推进等各个环节入手,精准发力,强力推进。制定了《道县农村“空心房”整治行动实施方案》《道县农村“空心房”整治行动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道县“空心房”整治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指明了工作方向。在道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下设农村“空心房”整治办公室,办公室从住建局、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将“空心房”整治任务层层分解,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建立了“一月一统计、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排名、年终结总账”工作制度。开展“空心房”整治“百日行动”,各镇村纷纷你追我赶,掀起了“空心房”整治工作的热潮。实行包村包网格责任制度,乡村两级干部全部下沉到各村,层层召开工作动员会,精心组织,统筹安排。依法依规与户主签订拆除协议,充分做足前期工作后,镇村迅速统一组织施工队伍对确认的“空心房”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中做足安全措施,确保户主、村干部、联村办点干部三人到场,拆除后建筑垃圾及时清运。确保拆得放心、拆得安全、拆得到位。
注重拆后利用,长效结合有亮度
“空心房”拆除后,闲置和零星的空地如何打造利用成为接下来的聚焦点。道县坚持‘拆、建、管’并重,根据村庄规划拟定旧宅基地拆除利用方案,拆除后用地可作为公共设施用地(绿化、停车场等),也可通过土地复垦等方式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提高村庄建设管理水平。针对拆除后分布零散,不能连片使用的地块,镇村组干部引导农户在被拆房屋旧址上及时复耕复绿,科学规划设计,新建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生态景观,改善村内生态环境,实现村容村貌换新颜。对拆后集中连片面积较大的,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取村集体收益,真正把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变成了群众可直观感受到的财产性收入。
作者:杨武林 编辑:郑杰
一审:阳欧荣 二审:熊纯车 三审:黄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