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楼市细节:没有你认为的泡沫,也没有你认为的低谷。

成都这几个月破万的二手房成交量,基本上就是刚需购房者撑起来的。
这没有水分,也不是夸张,作为人口突破2100万大关的成都,购房的需求一直都在。
只不过在楼市火热的时候,各种购房客户群体,都会趋之如骛地进去;当楼市平稳或者微跌的时候,你见到的,大概率就只有刚需。
一系列的楼市调控之后,各种烟花散去,留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刚性需求,而如今的成都楼市,就是真真切切没有水分的状况。
大家准备好美酒,咱们接下来就详细聊聊。
成都楼市观察员,一个有专业、有态度,三观比五官还正的良心观察员,值得信赖和支持!
一 关于成交量的真实情况
先看一下最近几个月,成都的二手房成交量数据:
图片
成都二手房成交量
看图就能简单看出,从去年12月以来,抛除2月春节,基本上都是破万的成交,并且3月甚至高达近一万四千套了。
可能大家不怎么熟悉这个数据,简单说就是,这个成交量如果继续维持,就和一六年一七年的成交量基本持平了。
图片
近三年历史第二高成交量
说一千道一万的楼市涨跌,交易量是最基本的衡量,犹如泉有活水,生生不息便不会枯萎!
虽然这个成交量确实表现得可以,但也不代表楼市的火热。
数据观察员没有详细统计,但是大致的情况,应该是如此:
无房纯钢的成交量大致占据了六七十的样子,纯改善的成交量大致占了二十多的样子。
也正是因为这种细节,所以大家才会发现,成交的基本是200个以下的房子,还有就是高于500个以上的房子。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二手房的成交量,这两个月基本和新房持平了。
图片
二手和新房开始持平
要知道,过往的岁月,基本上新房成交量大概是二手房成交量的2.5倍左右。造成这种变化,虽然有不可抗的外部原因,但其实也是大势影响的范畴。
成都,正开始步入存量房时代,而外部大环境加剧了这种进程。
二 关于板块房价的真实情况
当指导价房源在各大网上能够展示的时候,大家大吃一惊:
图片
金融城板块挂牌价
不是印象中,成都的房子不大降价,都很难出手了吗?
怎么金融城的价格,几个月时间,反而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光是金融城,攀成钢、三圣乡、武侯新城、青羊新城、茶花板块皆是如此!
全城普涨的时代,早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原因无他,楼市分化的大时代,已经来临。
这种大时代,是诸多宏观因素综合而成的,是历史的既定规律。
有政策调控,有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有整体经济,有社会人口结构变化等等因素。
观望,是分化的开始;
择优,是分化的结果。
所谓观望,是对涨跌的反思,是对自身真实需求的回溯,是理智客观的开始。
所谓择优,综合主旨便是观察员过往文章提及的,价格回归价值,价值回归地段。
房子这个东西,是在精不在多的。
大家都开始明白这个道理了,各个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数据就证实了这点。
图片
3月份二手房挂牌量
3月份的时候,成都二手房存量148751套,排名全国第四。而如今这个数据还在上升,基本上已经快到16万套了。
中房地产时代,或者说楼市分化的时代,观察员所提的家庭房产优化,说直白了就是不再盲目地追求房产的多,而是把多变成精,更为甚者变成具备城市历史价值的房子。
而成都未来的几年,金融城依旧是金融城,但是泛天新便愈加每况愈下。
简言之,楼市分化,便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不同发展,这种发展,是对资源的最合理安排!
三 关于楼市逻辑的真实情况
真相,总是残酷的,令人伤心!
调控不是为了降房价,而是为了保房价的;
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房子,但不是人人都能有好房子;
工资收入,从来跟房价没有特别重要的关系;
地价,不会被调控,是一直稳步上涨的;
房子,是一直具备金融属性的,现实是无法剥离的;
从来没有打压过房子,为的只是让房地产长期稳健发展;
图片
过往十年地价变化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算了,言尽于此,醒着的人,始终醒着;装睡的人,拿着扩音器,也是无法叫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