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冠军教练带领跑者实现PB的独门秘籍:适用于每位跑者

图片
在群里看到这么一位跑者说道: “如果你的马拉松目标不是奔着330去的,就增加跑量就行了,体能训练根本没必要。”
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对的,体能训练可谓是根本,不注重打好身体基础的能力提升,注定是一盘沙,不遇到伤痛还好,遇到了就会彻底崩塌,PB皆是空谈。
我是体能教练秦乐乐,同时也是这次夏训营体能训练动作的编排教练,今天来说说我的故事。
图片
大学一毕业,我来到了学校当体育老师,教学一段时间因为一些原因又从事了健身教练这个职业,深耕健身这个行业多年,期间荣夺过全国健身教练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冠军、江苏省健身教练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
2年后我遇到了慧跑团队,开始接触跑步,刚开始跑步,主要是以学习为主,跟着体院教授戴剑松老师、跑步研习社创始人郑家轩做无伤跑法,陆陆续续也参与了不少慧跑组织的线下跑步体能教学课程,慢慢也吸取到了很多跑步理论与实操经验。
那时候我还没有真正开始跑步,依然是专注于健身这个领域,与跑步联系最深的就是体能训练。
带领我真正入门跑步的,其实是在一次和家轩一起去南京体院做800M测试,家轩连续跑了10圈,平均配速是三分四十,当时我跟着他一起跑,刚开始还能勉强跟上,到第二圈就感到气喘吁吁、非常吃力了。
对比之下,我与家轩之前共同从事的都是健身行业,后来家轩转项为跑步教练后,而我依然坚持做健身,没想到心肺耐力悬殊这么大,这让我备受震惊。
我开始重视并发展跑步这项运动,我发现健身和马拉松完全就是两回事,当你真正想要在马拉松跑出一定的成绩,其实较大的体重或较多的肌肉量,对身体来说是一种负担,唯一相同的是,我们都需要注重体能训练。
图片
参加跑步训练营
发现跑者普遍存在的训练通病
刚开始接触跑步,训练很简单就是跑,没有科学系统、阶段性训练的意识,但由于底子好、力量训练也足够,所以体能对我来说不成问题。
我报名参加了第一场马拉松杭马,最终以4小时40分完赛,虽然顺利完赛,但这个过程还是非常坎坷艰辛的,我开始意识到系统训练的重要性。
2021年11月,家轩推荐我加入跑步研习社【无伤PB冬训营】,为深入了解跑者训练情况,也便于为我之后的教学吸取经验,我基于现阶段的能力和目标加入了400组别,开始了系统跑步。
我按照训练营的训练课表跑了3个月,课表的完成率达到80%,以前做健身训练一周至少4练,4次都是力量训练,下肢训练一周至少锻炼一次,剩下的会更加注重上肢力量,更加注重胸、肩、背的单关节肌肉训练,自从跟着训练营训练后,我把力量训练基本都停掉了,专注于做跑步技术训练的提升;
跟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400课表的训练强度对我来说太轻松了,毫无压力,又将课表改成了330,按照课表练习,成绩很快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这种做法,我并不建议大众跑者效仿,因为你并没有足够的了解你的身体,如果跑者想要去体能马拉松提升,体能基础是一定要有的。
体能训练有多重视,你的能力就会有多强,如果你没有这个基础,直接就跑,势必会因为柔韧性不够、核心力量不足、动作模式错误引起的一系列训练/伤痛问题。
我对自己的身体足够了解,是有基础来支撑我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1、我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有科学系统训练的训练理念;
2、我目前的体能状况,足以支撑我现阶段的训练负荷;
3、大多数的跑步教练可能会将90%的时间花费在跑训上,而他只有10%的时间花费在体能训练上面,而我之前的训练或者是教学经历都是90%的时间花在体能训练上面。
我敢保证在体能训练方面我是绝对专业的,不管是从体能表现、动作输出或还是理念建设,我都能清楚得熟知。
图片
加入训练营后,跑步研习社会将报名的跑者拉入到对应的训练组别中,群里面每天都会有学员打卡、训练分享,学习氛围非常融洽,当然这里也卷的厉害,卷配速、卷公里数、卷装备,有竞争就会有动力,这对于跑者来说是好事。
冬训营之后,我跟着家轩又做了几次基本功训练营的体能教练,通过我长期的观察以及工作室教学经历,我发现跑者训练的共同通病就是不够重视体能训练。
因为缺乏体能训练导致跑步伤痛不断来袭、能力提升缓慢,并且我发现80%的跑者在关节柔韧性、活动度都是有很大的缺失,改善空间是非常大的。
训练营会安排一周三次的体能训练,长期坚持打卡的跑友跟练下来,成绩会提升至少一个配速,而没有坚持体能打卡的跑友,成绩提升的非常慢,几乎无效。
某冬训营学员经过一个冬训,5分02的配速就可以完整跑完半马,配速相比较之前提升了一分半以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伤跑步
体能训练是根本
为什么很多跑者只要一上强度,就会跑步受伤,提升缓慢?
这里就需要说到信封效应。
当我们运动时,肌肉骨骼就会承受、传递、最终消解运动负荷,当运动负荷恰如其分时,我们身体不仅可以承受,而且还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壮,经过恢复,身体就会适应这种负荷。
这种适应负荷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能力的增长,代表着耐力的提升,力量的增长,肌肉更结实、韧带骨骼更强壮~
但如果身体处于疲劳还没有充分恢复和消化吸收负荷,就进行下一次训练,在承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承受负荷就非常容易导致受伤风险的增加。
如果运动负荷明显超过了身体承受能力,导致身体结构,比如关节软骨、肌腱等实质性损害,修复无法完成,那么这时伤痛就真正产生甚至是不可逆的了。
也就是说,身体具有变得越来越强的潜力,你的韧带、骨骼、肌肉都可以变强。
变强需要一定的合理刺激和足够的修复,如果刺激过强或者修复不足,触及某个上限阈值,就有可能导致机体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如同一个信封,信封越大,里面能装的东西就越多,循序渐进的运动负荷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承受更大的跑量,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负荷装在信封里,这也就是信封效应。
如果让身体有一定能力去承受越来越多的跑量,这时候就需要注重专项力量训练,让自己多方向、多方面、多角度的去训练自己的身体。
体能训练以身体基本功能训练和跑步专项体能训练为核心,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体能训练对于提升跑步经济性、吸能缓冲、预防伤痛发挥重要作用。
跑者应当首先加强基础力量训练,跑者可以通过下蹲、弓箭步、单腿硬拉、平板支撑、俯卧撑等等练习增强基础力量;
在此基础上,成熟跑者可以通过更加专项化的跑步专项力量训练提升运动表现,比如可以通过弓步提拉、臀桥提膝摆腿等模拟跑步专项的技术动作来进行训练。
对于高级跑者则需要重视专项爆发力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快速奔跑所需要的肌肉快速收缩能力。
图片
本次无伤PB夏训营
体能训练迎来全新升级
2022年的无伤PB夏训营,我被家轩邀请参与这次训练营的体能训练编排,并加入了跑步研习社的专家团进行体能训练指导。
这次结合我对跑者的研究和教学经验,针对跑者现阶段的训练短板,柔韧性不足,关节活动度不够这个问题,设计了一套简单有效的训练动作,为跑者针对性地作出改善。
这套体能跟练课程,简单易操作,学员无需动脑,只要摆在一样的体位,照着模仿学习,每天花个二十分钟的时间,坚持下来就一定能见成效。
当你坚持练下来以后,其实你会发现你练第一遍这个动作练跟练第十遍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次夏训营的体能训练,我设计了32个跑步身训动作指导教学、105次跑步专项体能训练计划,从改善身体灵活性、协调性入手,再到核心强化、下肢稳定性训练,最后到爆发力和跑步专项力量训练;
整个计划非常专业,不仅可以避免跑者炎热天气下跑步消耗过大,还能改善体验,有效强化能力。
图片
图片
总结
另外本次夏训营与之前的训练营相比,除了体能训练还新增了2点升级优化,跑者无需担心线上训练营不能带来完全式陪伴感,无法与教练实时沟通这个问题:
1、新增了一周一次的教练实时点评
教练会根据学员训练的数据情况给出针对性的建议,针对训练的痛点,为学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每周一次的教练点评,学员可以及时的解决问题,训练高效也能够避免因为不合理的训练导致伤痛发生。
2、提供帮助跑者/教练分析的训练管理平台
通过 COROS Training Hub,跑者可以更加全面的看到个人详细数据,这些数据远比APP上能显示的多得多,充分满足那些数据控跑者的需求。
COROS Training Hub 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
图片
跑者还可以通过 COROS Training Hub 一键导入训练计划或者任意生成某天以及某几天的训练计划,这些计划也将发送到手机上,便于跑者训练。
对于跑步教练来说,COROS Training Hub 更是一个强大的教练工具,学员加入教练所在团队后,教练就可以查看每个成员的训练详情,为学员在线设计、定制、调整和发布训练计划,还能与学员进行交流反馈。
3、跑步专家全方位指导,包含跑步体系、跑步训练、力量训练、伤痛康复、可穿戴技术。
本次训练营的一个重要亮点是我们集合了在跑步体系、跑步训练、力量训练、伤痛康复、可穿戴技术五个方面的顶尖专家,每周进行一场直播;
每场直播至少两名专家出场答疑,解答跑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涉及训练、伤痛、跑表使用等等,能够得到专家亲自指导,对于很多跑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 END -
# 话题讨论
你平时训练会安排体能训练吗?
说说你是如何看待体能训练的?
抽2位留言粉丝(转发+赞)赠送亚瑟士T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