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风采】新时代的农民——记江苏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士锋

图片
新时代的农民
记江苏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士锋
文 字:程中伟
摄 影:姚建国
视 频:司 奇
图片
图片
夏风吹过,田连阡陌,稻花飘香。几个孩子在无边无际的田间追逐嬉戏。他们比赛看谁能跳过灌溉用的沟渠。已经跳过去的孩子不停地挑逗叫喊:“跳啊……快跳啊……哈哈……不敢跳了吧……”
“跳就跳……哎呦……”
仅有6岁的马士锋话音刚落就跌倒在沟渠里。好在沟渠不深,他当时并没有大碍,只是脚崴了一下。谁料第二天脚脖肿得老高,疼得只能单腿跳着走路。
“爷爷这是什么呀?”马士锋见爷爷在瓦片上煎虫子,就好奇地问他。
“地鳖虫,也叫土元,煎一煎,吃了脚就不疼啦!”
“啊,好吃吗?”
马士锋的爷爷笑而不语,把地鳖虫煎好捣碎熬制了一些糖水让他喝下。很快马士锋脚脖的胀痛就有所减缓,这让他感到很神奇。当马士锋长大以后才知道,原来他爷爷是中医药世家,在跌打扭伤、肩酸关节痛方面有祖传秘方,当时给他喝的就是一剂地鳖虫汤药。
把玩地鳖虫
“爸爸,这是什么?”马士锋见爸爸回家,还带了一瓶硬币大小棕黑色椭圆形的虫子,迎上去问个不停。
“地鳖虫,在蒙师傅那里买的,他从广西老家带来的。”
“这么多啊,我要玩,我要玩。”
这是马士锋再次接触地鳖虫,想起了前些年脚崴的事情,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他就从瓶子里抓了几只放在地上。刚放地上,地鳖虫就开始四处逃窜。马士锋赶紧拿了根小树枝把它们拢在了面前,嘴里还絮叨个不停,不断发出惊叹:“哪里逃,一条腿,两条腿,三条腿,哇,地鳖虫有六条腿,哦,还有两根常常的触须,两只眼睛,一个脑袋……”
“哈哈哈,难道还有三头六臂不成!”马士锋的爸爸笑得前俯后仰,“别让他们跑丢了,很贵的,一块钱才30只!”
图片
马士锋一听,眼睛骨碌一转,就把自家的米罐给腾了出来,然后把地鳖虫全放了进去。地鳖虫在米罐里不停地向外爬,可是米罐内壁十分光滑,爬来爬去也爬不出来。马士锋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爬上爬下,发出沙沙地声音,感觉非常好玩。他顺手拿了一只把玩时突然问:
“爸爸,不是30只,是31只!”
“你真厉害,这也能数得清楚,买一块钱的就会送一只。”
“哦,我说怎么多了一只。对了,它们吃什么呀?”
“残渣剩饭瓜皮草茎什么的,都吃!”
马士锋闻讯马上去给地鳖虫找吃的去了。他找了一圈,找了几根青菜叶子放进了米罐。刚放进去,地鳖虫就开始吃了起来,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太好玩啦!”
“那以后就交给你养啦!”
“好,好,好!”
马士锋只知道好玩,他却不知道,这31只地鳖虫的繁殖能力有多强。每只母地鳖虫可以产蛋30只,每只蛋都可以孵化出30只左右的幼地鳖虫。这样算下来,第二年就是数千只地鳖虫了。
这可把小小年纪的马士锋忙坏了,虽然每天只需喂一次,但那么多地鳖虫的食量还是不小的,都需要他去准备。不过,这也给马士锋带去很多乐趣。不论是地鳖虫吃东西、下蛋,还是孵化出米粒大小的幼虫,都令他十分兴奋。
养殖万元户
“蒙师傅,你家养地鳖虫吗?”
“养,我家养得多呢,养了三十多年啦。”
马士锋知道爸爸说的那个磨刀的蒙师傅就住在自家旁边公社废弃的仓库里,人缘非常好。他除了给生产队及社员家磨刀、磨剪子外,还常常帮助人家做些杂活。于是,他放学后常常找马蒙师傅学养地鳖虫的方法。
图片
一年,两年过去了,马士锋养的地鳖虫越来越多。他还无意当中听蒙师傅说,药店是收购地鳖虫的。于是,他隔一段时间就会跑几里的路到万绥大药房、孟河大药房打听:
“要不要地鳖虫?”
“要的!”
就这样,马士锋每年累计可以卖5元钱。这可是一年的学杂费都用不完啊,他顿觉自己非常富有。从此,他再也不用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老师叫出座位站讲台了。
1987年,马士锋高中毕业。他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看着平时闲养的地鳖虫,又想到每年都能给他解决学费、伙食费,就琢磨着能不能不去上班,自己在家养殖地鳖虫创业呢?于是他跟父母商议后,决定随蒙师父远赴广西南宁学习地鳖虫养殖技术。
蒙师傅看到跟他学习的马士锋从不惜力,还非常聪明能干,就把几十年养殖经验悉数相传。经过半年的学习,马士锋学成归来。蒙师傅为了支持他这个远在江苏常州的徒弟,有求必应。马士锋又走访全国名师,集众家之所长,结合自身情况在常州孟河镇万绥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场。他初投资800元,建成60平方的养殖面积,当年收入就达3800元。
图片
“这比上班好多啦!”
“对呀,上班技术骨干每月才35元,普工20元,可以抵上他们10年的工资了。”尝到甜头的马士锋自信地对家人说,“养地鳖虫大有可为!”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他们家在门前晒地鳖虫,村上的人家在门前晒稻子。
当初左邻右舍还不知道他们晒的地鳖虫具有祛瘀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等巨大的药用价值,能主治关节炎、腰腿痛、跌打损伤、闭经等疾病,晾晒时还发出很大的腥味,因此很不能理解,连走路都掩鼻绕开。
直到几年后,马士锋通过养殖地鳖虫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在家建起了一排足球场大小的平房用来扩大养殖规模,还在村上架起了第一根电话线,家里用上了电话。村民这才猛然发现,马士锋家因为养地鳖虫成了上个世纪90年代村上的第一个万元户。
创新增效益
“地方不够用,这可怎么办?”
马士锋踏尽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说尽了千言万语、历尽了千难万险,在河北、安徽、广州、四川等地都留下了他开拓市场的身影,健全了全国销售网络,养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前景一片大好。不过,他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在地面养地鳖虫的方式占用太多的地方,他根本没有那么多土地供自己养殖。
图片
在一次上楼的时候,他突发奇想:能不能让地鳖虫也住上“楼房”?若果可以,不就省地方了嘛!
从那时起,马士锋就开始尝试立体式工厂化养殖。他想一旦成功,不但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不说,还能提高喂食、筛虫等工作效率,节省很多人工。
经过反复试验,立体式工厂化养殖取得了很大成功,在同样大的地方可以提高10几倍的收益。
同时,马士锋还敏锐地发现,地鳖虫经人工养殖几代后存活率、品质等都在逐年下降,这可是个大问题。如何破解这一技术瓶颈?他想稻子可以杂交,那地鳖虫可以嘛?一连串的问题困扰着马士峰。于是,他带领技术人员与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合作,与孟河镇畜牧兽医站联合,积极地进行地鳖虫杂交技术的实践研究工作。期间,技术人员撰写几十篇养殖地鳖虫的技术性专业文章,发表在《农事百事通》、《农业科技报》等报刊上。
从2007年开始,马士锋每年到山东、广西等地采购野生地鳖虫数万斤,运回养殖场进行远缘交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培育出了优质地鳖虫杂交新品种。新品种体型大、抗病力强、产量高,增加不少收入。
另外,马士锋还围绕地鳖虫药用价值,运用自家祖传秘方,结合现代科技工艺研究开发出三个新产品:地鳖虫超力酒、地鳖虫酒、中华地鳖虫膏药。产品走向市场后,赢得了广大老年朋友喜爱,为千万名老年朋友解除了病疼。
图片
马士锋从最初闹着玩在米罐养地鳖虫开始,再到高中毕业后的小打小闹,养殖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到2012年时养殖面积已达到12000个平方,一举成为全国最大的地鳖虫养殖场。由此,马士锋走上了规模化、工厂化、科技化的养殖之路。
最近,马士锋又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养殖方式,该方式让养殖地鳖虫更加简单化、现代化、高效化,下一步将在全国大力推广。
在马士锋的带领下,江苏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为江苏广播电视台“绿色养殖基地上榜品牌”,被评为新北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江苏省“五好”合作社、江苏“三好、三强”合作社。
共奔富裕路
“一家红不算红,大家红红一片!”
走上富裕之路的马士锋在10多年前就有了新的想法,就是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他想大家富才算真正的富,这与国家提出的“振兴乡村、建设美丽新农村”走“共同富裕”之路的战略也不谋而合。
20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马士锋租赁原大队闲置的23亩土地,成立“江苏省常州市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打造地鳖虫养殖品牌,为带动更多农民致富铺平了道路。
“怎样才能让前来学习养殖地鳖虫的人快速地掌握养殖技术呢?”马士锋想,“要想带动更多的农民养殖地鳖虫,学会科学养殖十分关键。新的养殖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我几十年的养殖经验学会,怎么办?我要编一本《中华地鳖虫养殖专业知识手册》,把我几十年养殖的技术经验全部记录在册。”
为了编写《中华地鳖虫养殖专业知识手册》,马士锋天天通宵达旦守在养殖房,以便观察地鳖虫的成长过程、生活习性。地鳖虫什么季节下蛋、什么温度最适宜、几天后开始孵化、多长时间长大等等,他都要找到最准确的时间,形成最佳的科学养殖手册。
图片
第一天过去了,他没写出一个字。第二天过去了,他还是没写出一个字。第三天过去了,香烟都抽了两条,结果他还是没写一个字。
是没有东西可写吗?当然不是,而是要写的专业知识点太多了,很多来学习的人大多是农民,文化水平不是太高,写得太专业老百姓根本看不懂。
“要写得简单好记、通俗易懂才可以。”马士锋动笔前告诉自己,“并且只要养殖户按照我编写的知识手册进行养殖就可以。”
有了这些思考后,马士锋开始动笔了。他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把地鳖虫从虫蛋孵化开始到成虫的整个过程进行简单化、要素华、流程化、标准化,另一个方面就是用通俗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把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答。
马士锋通过几年努力,编写而成的《中华地鳖虫养殖专业知识手册》都是干货,并且还配合摄制了一套《中国地鳖虫立体养殖技术》光盘。这一整套高效科学成功养殖地鳖虫的技术资料到了养殖户那里,他们如获至宝,当成养殖地鳖虫的宝典。
图片
多年来,江苏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长期面向全国招收学员进行免费技术培训,相继被武进电视台《农事300秒》、常州电视台《常州新闻》、中央电视台《金土地》等栏目播出,登门求教求助者纷至沓来。2003~2022年先后办班146期,学员30000余人次,在全国发展地鳖虫养殖户千余家,还利用直播、微信群等网络技术进行时时解答和服务。合作社依靠自身专业的养殖技术和强大的营销网络,负责为养殖户提供良种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并签订购销合同,为各地求富者解决了后顾之忧,提供了一条稳定的生财之路。
图片
马士锋成功地把自己的兴趣变成了事业,年近60的他只关注了一件事情,就是怎样把地鳖虫养好。并且不断创新,进行升级换代,用科学技术武装自己和合作社,紧跟时代步伐,使自己成为一名永不落伍的新时代农民。接下来,他还要把江苏超力地鳖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成全国的样板,带动更多的农民共同致富,为我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战略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