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云祭祀”正大规模兴起,网络祭扫平台成标配

近年来,因各地疫情防控的需要,如何祭祀扫墓变成了人们都 在关注的焦点。而自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会议后,网络祭祀、鲜花祭扫等一系列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开始大规模兴起,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使用。那么以新代旧的网络祭奠习俗发展至今,率先体验过“云祭扫”的用户们,对网络祭扫的感受怎样?
年过40岁的许先生,是每年家族清明祭祖的组织者。“实话说,每年清明异地之间来回奔波确实特别累,要开好几个小时车,还常常堵在路上。”许先生祖籍南京,但由于工作关系,一家老小都定居上海。他那一代人,非常重视清明节祭祀活动,回乡祭祖成了每年惯例。
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许先生一家无法回乡,经朋友介绍,他们选择了行业内最知名的网上祭祀平台—思念堂,一家人准备通过“网络祭扫”的方式,完成清明节祭祖。
“蜡烛、纸钱、供香、水果等祭品一应俱全,十分方便。”许先生觉得这样的祭扫方式也不错。
图片
而从来没去过自己家乡祖坟的90后女孩小敏,今年是第一次通过家人在“思念堂”搭建的“网络纪念堂”祭奠家中长辈。
由于疫情影响,加之网络祭扫的兴起,小敏的叔叔为家中已逝长辈建立了一个网上纪念堂,并把链接发在了家族群里,让大家都可以“尽一份心”。
在“纪念堂”页面里,叔叔上传了长辈们的一生事迹,并把他们的相片也尽数传了上去,永久保存。一家人可以看到彼此的留言,平常不善言辞的叔叔伯伯们,把本该在墓碑前,对家中已逝老人说的话,都写在了留言区里。充满思念之情的语句,看得小敏热泪盈眶。
与中国人的性格特质有关,许多长辈并不擅长情感表达,尤其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表露内心。而在思念堂进行线上祭扫,却让一些小辈意外地感受到了家族内的情感传承,这或许也正是千百年来清明祭祀延续的意义所在。
图片
长久处于疫情之下的我们,虽然在祭奠长辈的形式上有所改变,但缅怀追思,无限礼敬的赤诚之心却从未改变。且“云祭祀”既是特殊时期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更为有效且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值得我们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