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企业博睿迪生物:液相芯片让育种家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自古以来,粮安天下,种为粮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就有这样一家长期专注在动植物生物育种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企业—南京博睿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睿迪”)。
图片
南京公司负责人王军介绍说,博睿迪是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更好拓展华东市场,筹建的南方总部。之所以选择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落户”,是因为这里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赋能,将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相融合。同时,高规格的政策通道、高标准的载体支撑、高层次的金融保障、高水平的创新服务、高质量的公共配套正是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博睿迪通过自主研发的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的液相芯片,把原本需要固定在硅基上的生物探针,溶解到小液滴里实现同样功能。这一技术打破了国外固态芯片垄断,同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博睿迪以该技术为支撑,参与制定了《植物转基因成分测定目标序列测序法》、《植物品种鉴定MNP标记法》等国家标准。
与国外垄断的固态芯片相比,博睿迪研发的液相芯片具有针对小到中量标记数量检测、价格优惠、开发周期短等优势。经过长期的优化研发,低成本、高通量的液相芯片已成为育种家可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生物育种工具。
图片
“目前,我们的重点产品有水稻40k液相芯片、玉米40k液相芯片、凡纳滨对虾40k液相芯片、猪50k液相芯片等。育种中使用相关液相芯片产品,可以在植物幼苗或者是动物是小仔,甚至更早期就可以对种质做出高效准确的判定,极高地节约育种周期和成本。此外,液相芯片技术还可以在种质资源鉴定、全基因组选择、功能基因鉴定等多个方面应用,为育种家提供研发技术支撑。”王军介绍说。
以奶牛为例,目前市面上普遍认为A2奶牛相较于普通奶牛产的奶,其结构更接近母乳,所含的乳清蛋白更容易被人体充分吸收。因此,饲养纯合的A2奶牛带来的效益高于普通奶牛。
乳业相关企业如果在育种环节,使用A2奶牛基因检测液相芯片,就能在奶牛很小的时候对相关位点进行检测,从而确认纯合的A2奶牛。基因检测的结果可协助奶企建立完善的奶牛A2基因血统追溯及基因筛查体系,精准指导牛场的精准选配、分群饲养、独立收奶等工作,从而加速奶牛特色群体和种质培育及乳品生产研发。
图片
在植物方面,玉米、水稻、小麦、大麦、绿豆、花生、桃、黄瓜等植物DNA提取只需要幼嫩叶片。以玉米为例,通过使用博睿迪GBTS技术进行分析鉴定,可以将自交系划分为瑞德、兰卡、黄旱、唐四平头等多种杂种优势群,帮助育种家快速了解植株的株型、粒型、株高、配合力等相关信息,有了这些信息,育种家就可以根据育种目标,进行群内改良或者群间杂交组配,避免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据了解,该公司总部已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中国水产院等机构的专家合作,联合开发了覆盖作物、畜禽、水产、果蔬等60个物种的液相芯片系列产品。同时,产品已经在隆平高科、先正达、大北农、正邦股份、海大等国内龙头企业的产业化育种中大规模使用。
除此之外,自动化程度高也是博睿迪一大亮点。博睿迪南京分公司将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提供的新场地内建设二期600㎡的全自动化产线,技术人员只需进行样品登记、上样、下机、数据分析,中间的实验步骤全部经机械臂传输,在各个自动化设备上根据预设程序完成,无需人工值守。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模块,快速升级。“流水线”式设备也实现了国产化,技术上杜绝了被“卡脖子”的可能。
图片
采访中,王军特别提到一件事,由于南京博睿迪的分子育种业务开展完全依赖实验室,为解决这一难题,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多次陪同公司负责人在周边寻找实验室载体。目前已建成的实验室可实现日均1000个动植物样本的通量。他表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服务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让我们的项目顺利落地,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种业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是育种的未来。在动植物的重要物种中进行全面覆盖的同时,博睿迪将逐渐从科研向产业快速深入的延伸,从基因分型技术研发与应用向试剂、耗材、设备平台等上下游领域转型发展。“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是先进现代农业集聚地,通过举办各类企业交流活动,我们找到了与各领域企业合作的机会。近期,我们与中心入园企业天邦集团开展了关于猪育种技术交流、与邹学校院士的新创蔬菜团队交流蔬菜育种合作等。”王军说。
未来,公司将加速发展高通量自动化检测工厂的打造,品种的基因编辑技术、微生物(病原体、种养殖端)冻精技术、组培以及表型技术(快繁育种、胚胎育种)等技术的研发,不断提高市场与客户的附加值,满足生物育种全产业生态链条发展需要,最终推动产业化落地,赋能民族种业振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爽
通讯员:卢钦 叶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