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侧记丨“小黑”班长付周辉的蜕变轨迹

图片
他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了青春;他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了青春;他用他的青春展现了一名消防救援人员的崇高品质。他就是彝族小伙付周辉,阿坝森林消防支队马尔康大队的班长,因为黝黑的皮肤,更因为优秀的个人素质,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小黑”。
他在学习中对自己“黑”。刚入伍时的他,大字不识几个,说话也紧张到结巴,与大家格格不入。某天早上,他把中队的人都得罪了,因为他一大清早就在学习室朗读,硬生生把起床铃声提前了半小时,每当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总是看见学习室亮着一盏灯,当别人在闲暇和娱乐时,他在学习室看书写笔记。每当有新闻点评、班务会发言、个人交流分享的机会,他也是积极争取上台发言,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队长助理鲁学高在一次交流分享中讲到:“才见到付周辉的时候印象很是深刻,个子不高,字认识不到几个,普通话也不太会,不过黑黝黝的皮肤以及一张略显稚嫩的脸还是很有特点,但是在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发现他不仅长相有特点,学习也是非常刻苦,不仅普通话讲得很好了,其他各方面也都得到了提升,更是在今年年初经过大家的民主测评选举为一班班长,我也不知道那小小而又黝黑的身体里为啥会有那么大的能量。”
图片
他在工作中对自己“黑”。听他说第一次打火是在甘肃的迭部县,当时他还没有熟练的掌握业务技能,激动、紧张、害怕多种情绪交杂于心,不过在老班长的带领下圆满完成了任务。那次回来后他就不断的钻研业务技能,每次在进行装备训练的时候就会研究装备该怎么操作,怎样操作才能把效率提升到最高,他还向队伍里的“装备技师”请教、学习。在队伍里,他经常说“哪里不会就学,哪里不行就练”,他就以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同时也以这种精神感染着身边的队员。
“小黑”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那次是在凉上木里的灭火作战任务中,火势以及扑救难度当年之最,他主动请缨和队长说:“队长,让我上吧,我进来年头久,经验比他们多点儿。”简单的一句话之后,他就面对火线,抗着枪头向上走去,留下一个简单的背影。当明火被扑灭他们在火烧迹地稍作调整时,下方突然复燃,他们被明火包围,事态紧急,他就带着一群人疯狂的向山下跑。事后在山下河边,他心有余悸的说了句“活着真好”,其他队员见到他那犹如从洗砚池里向出来的样子,都尊称他为“小黑班长”,从那场火后“小黑”就取而代之成为了他的名字。“小黑”就以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完成了一次次任务,更是在2021年的灭火作战中荣立三等功。
他在生活中对自己“黑”。孙进前说:“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除了牙齿其他都是黑的,让人看着就有点害怕,经过后面的了解才发现,他并不是像看到的那样。他乐于助人,在我什么都不会的时候站了出来,教会了我如何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到干啥都会的人。记得有一次,在甘孜八角楼乡灭火作战时,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灭火作战,他给我说:‘上了火场别乱跑,听招呼,守规矩!’于是我就一直跟着他,在上山途中,一块很大的落石砸了下来,要不是他把我一把拉了过去,我想那块石头砸的就不是树而是我了,在平时训练中,他也是一个刚正不阿,不打折扣的人,在生活中,他像大哥哥一样,宁愿自己少拿点、少吃点、少喝点,也要先照顾好班里的其他人。”
图片
记得刚下队时,我们班有一名新消防员因为写材料写得很晚,付周辉见他半天没回来就帮他把被子铺好,枕头放好,热水也给他接上。每次班里有公差、勤务他也是跑在前面,每天打扫内务卫生的时候他总是自己先拿上扫帚默默打扫,班里的人对他既佩服又崇拜。
今年,是他在队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他不停奔波在打火的途中、靠前驻防的途中、防火执勤的途中,他一直坚持在岗位上,闻令而动、逆行而上,他始终初心不改,用汗水描绘自己的逆袭轨迹。
审核|陈维奇
编辑|雪力 卢耀强
作者|吴斌